四、奥地利藏学家

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 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Dr. Rene de Nebesky-wojkowitz,1923—1959),奥地利藏学家。1948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供职于该校人类学博物馆。1950—1953年参加希腊和丹麦王子彼得组织的中亚考察队,在印度和锡金边境地带收集资料,对藏传佛教的护法神产生强烈兴趣。通过在噶伦堡的达多仁波且、詹东仁波且、齐美仁增等3位活佛的指教,得到大量藏文资料,最后在藏人尼玛的帮助下写成《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该书对西藏宗教护法神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使欧洲学者对于西藏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认识有了巨大的飞跃。此书在1956年出版后,受到国际藏学界的重视和好评。谢继胜汉文译本1992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1954年应荷兰莱顿大学民族博物馆的邀请,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去整理研究该校收藏的藏文木刻本和抄卷,编制了一部简明目录。此外还有论文《对西藏造像学的一个贡献》、《以大山为神灵的地方》、《西藏的宣谕神和守护神》、《维也纳人类学博物馆所藏藏文木刻本和手抄本书籍》等。另有遗作《西藏的宗教舞蹈》一书,于1974年出版。

厄恩斯特·斯坦因凯尔勒(Prof. Dr. Ernst Steinkellner) 厄恩斯特·斯坦因凯尔勒,维也纳大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著名藏学家。他起初在大学所受的基础训练是梵文和印度哲学训练。20世纪60年代他从维也纳大学印度系博士毕业,导师是著名印度学家、佛教学家弗劳沃奈尔。博士毕业后他便留在维也纳大学任教,60年代末,他的研究领域拓宽到佛学与藏学的内容,他根据藏译本重构梵本《因滴论》,在因明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73年在维也纳大学印度系佛教与藏学部分的基础上创建了维也纳大学“佛学与藏学系”。他还任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

斯坦因凯尔勒教授一直专注于因明学,即佛教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研究,致力于研究古老东方哲学中的思维科学,成为国际上这一专业领域内的著名专家。他的研究侧重于这一学派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思想。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已完成了对法称重要著作《因滴论》的研究。当时学术界认为《因滴论》梵文原典已佚(近几年已在西藏重现其梵文原典),学者们只能从保存在注疏中的片断中考察原典的内容。于是他以藏译本为依据,从注疏及今存其他梵本中搜寻并摘出引文及其相应文句,构成该论的主体部分,将残缺部分根据藏译本还译成梵文,如此重构出《因滴论》梵文本,然后据此译成德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以后的岁月里,致力于因明学重要典籍《释量论》和《量抉择论》等的翻译和研究。在长期从事梵藏文佛典校勘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法。这套方法体系已为越来越多的梵文学家所接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影响。

在斯坦因凯尔勒教授的组织和领导下,于1995年6月18日至24日,在奥地利格拉茨市成功举办了第7届国际藏学会。那次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人出席会议。中国有21位藏学家参会,是较前几次相比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国际藏学会主席贝戴克(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在大会演讲中肯定了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的成就,他认为中国学者,特别是藏族学者的与会改变了国际藏学会为西方人垄断的局面。会议主办人斯坦因凯尔勒教授也表示“没有中国藏学家的参加便不成其为国际藏学会。”斯坦因凯尔勒教授极为重视同中国的合作。他曾主动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等联络,到处呼吁“文物要保护,文本要研究”。在他牵线搭桥和积极联络下,2004年奥地利科学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正式签订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奥地利科学院关于合作研究梵文文献和共同出版研究成果的总协议书》,为双方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互派学者、互换资料,推动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赫尔穆特·卡热萨(Dr. Helmut Krasser) 赫尔穆特·卡热萨是斯坦因凯尔勒教授的得意门生,现任奥地利科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1989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维也纳大学藏学和佛学系开设“藏学及佛学”课程。目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为藏传因明与梵文典籍,有多部论著。通德、英、藏、梵、日等多种文字。

霍斯特·拉斯克(Dr. Horst Lasic) 霍斯特·拉斯克师从斯坦因凯尔勒教授,曾获维也纳大学博士。现供职于奥地利科学院亚洲研究所,主攻藏传因明和梵文典籍。在维也纳大学藏学和佛学系开设藏语课程。通德、英、梵、藏等多种文字。

库尔特·托佩尔(Dr. Kurt Tropper) 库尔特·托佩尔目前在维也纳大学南亚和西藏及佛学系任职,同时也是奥地利科学基金赞助的“喜马拉雅西部文化史”课题主要成员。2001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重点研究领域为西藏寺院的壁画和题记,曾参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承担的“印度达布寺研究”项目,曾对西藏夏鲁寺进行多次调研,并完成了博士论文《西藏夏鲁寺转经路壁画研究》。通德、英、藏、梵文,兼懂汉语。

赫尔穆特·陶切尔(Dr. Helmut Tauscher) 赫尔穆特·陶切尔为维也纳大学南亚和西藏及佛学系教授。曾在印度拉达克的一个藏传佛教寺院学习藏文和佛教经典,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观学和因明学。有多部论著,其中有的用藏文完成。

黛博拉·克林伯格·塞尔特教授(Prof. Deborah Klimburg-Salter) 克林伯格教授,美国人,1976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维也纳大学从事亚洲艺术史研究。她是目前在西藏艺术史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教授。现任维也纳“喜马拉雅西部文化史研究项目”主任、维也纳大学亚洲艺术史教授。她主持完成的“印度达布寺艺术研究”在国外学术界获得很高的评价。

巩塔姆·哈佐特博士(Dr. Guntram Hazot) 哈佐特于1991在维也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2—2000年供职于维也纳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其间兼任藏学和佛学系讲师。2000年后加盟到莱比锡大学与著名藏学家索仁森(Prof. Per K. Sorensen)合作实施“西藏中部寺院历史研究”项目。他多次赴藏区考察,与西藏社会科学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与西藏社会科学院次仁加布研究员一道完成了《雅拉香布山下的文明:吐蕃王拉·布巴坚和雅桑之历史》等著作。

戴姆伯格博士(Dr. Hildegard Diemberger) 戴姆伯格于1992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一直在维也纳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工作,自2000年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并任硕士生导师。与西藏社会科学院有长期的合作项目。与西藏社会科院学巴桑旺堆研究员一起完成了《协噶教法源流》等著作的翻译和研究。

查尔斯·然波(Charles Ramble) 查尔斯·然波,曾在维也纳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工作,多次赴藏考察。主要研究领域为西藏和尼泊尔的人类学研究。目前在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从事藏学研究工作。他是2003年第10届国际藏学会的主办者,2006年在第11届国际藏学会上当选为新一届国际藏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