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943024365986.png

“当我们知道不应该放弃我们拥有的权利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推诿和逃避我们的责任。承认现实,不仅仅是有胆略和气度的表示,而且是一种富有责任感的自尊。”这句话出自闵有德所写的《在历史的断面上》一文,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本人直面生活态度的缩写,但无论如何这至少是其完善自我的一种大胆表露。

认识闵有德是前不久的事,可他写的文章、编导的电视片,我却是早已读过、看过,可以说是久闻大名了。尤其在认识他的许多朋友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倔头”,说他有时苛刻的近乎于不通情理。后来有幸与闵先生坐下来平心静气地闲聊,这时我才理解了朋友们对闵先生的善意,而这种评价中的敬意更是滋于言表。这“倔”,是一种刚毅的品性,是一种勇于求索的力量;而不通情理则恰恰是对于世俗的背叛,即在自我的生活中少了一点阿谀而多了一点精神。

如果说每个人的品性都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性,那么,我肯定闵先生的这种品格则更多的是来自于一个强悍民族的血统的遗传。1948年1月,闵有德出生在舟曲县白龙江畔的一个普通藏族人家里。他的祖辈们就世居在神秘的青藏高原边缘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艰辛地收获。是青稞糌粑和玉米粥养育了他的生命,而获取这糌粑和粥米的不易,从小又使他懂得了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艰难,也更懂得了生存的伟大。对此,他始终为之而自豪,他说:“藏民族创造着人类生存领域里的奇迹”

一干就近20年,现任甘肃电视台国际部主任。也许正是高原赋予了他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高度的心理韧性,这20多年中,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心血,都投入到了让世界了解甘肃的事业之中。他编导的一部部制作精细、思想深邃、语言优美的电视片,在国内外播出后引起的是一次次强烈反响。特别是在甘肃与世界各国电视文化交流中,他不仅是其开拓者之一,也是始终不渝的参与者。然而,就在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老闵的根在西部的土地里却越扎越深。多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而他本人1994年也荣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任何成功者的背后,都会在其内心深处有一种牢不可摧的信念,这也是成功者最雄厚的资本和之所以能够永远向上的最坚强的支撑点。对于闵有德先生来说,让世界关注和了解中国西部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关心普通人命运的变迁,复活固化在西部这块辽阔土地里的各个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文明,井把他们不屈服于恶劣自然环境的困扰,时时所创造的一切告诉世人,这才是他最为执著的追求,而如何把这一切通过最为完美的电视艺术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世界的面前,这又是他在艺术上永远思考的命题。在他看来,艺术上的完美追求,也正是他内心对人格完美追求的外在表现。而始终激励他的则是厚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但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西部的深爱,来自于对事业的执著。

80代初,国门还尚未完全打开时,闵有德便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和勇气,把目光投向了邻国日本。1984年,日本秋田AKT与甘肃电视台合作完成了每集1小时,共6集的纪录片《甘肃大地纪行》,其中老闵既是中方的编导,又是中日联合摄制组的总负责人。片中把甘肃各族人民当时的真实生活状况、尘封时久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风光无限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表现得那样酣畅淋漓,一个形神兼备的陇原大地千年来首次走出国门,而片中所隐含的甘肃人民当时渴望开放的要求又是那样的强烈。在当时并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这保密,那不准拍,去这儿要批示,上那儿要条子,吃苦不说,光拍这部片子所冒的巨大的政治风险,就足令投机者闻风而逃,而老闵成功了。

以《面对跨世纪的挑战》为总题目的十余集电视纪实片,则更是闵有德先生对西部挚爱的见证。这部片子首先把电视镜头切入甘肃人民改造自然和历史留给他们的遗产——恶劣的环境和可怕的贫穷上,展示的是在这场与命运抗争的搏斗中,中国西部的“脊梁”们以惊人的毅力所创造的神奇壮举。为了拍好关川河流域治理,他一遍又一遍地上上下下地滚爬在定西最贫穷的山山峁峁之上,沟沟壑壑之间;为了拍摄实现引水梦想的引大入秦工程,5年间,他不计寒暑七下永登、青海实地拍摄;为了关注我省实施的向河西疏勒河流域迁徙 20万人的移民工程,年近50岁的他毅然带领摄制组加入到了重建家园的移民队伍之中,跟着4位农民,在玉门关与东乡县之间的千里路途上往返十来次,完成了纪录片《家园》;为了纪录中国农民今天的现实生活和观念变化,他随四季转换一次次前往河西走廊跟踪拍摄,完成了纪录片《西部的太阳》。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告诉那些依然守望贫穷的农民,鼓起勇气,改变观念,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同时,也让世界了解和关注这块土地上滚动的生存现状及其艰难的变迁。

20多年中,拍了多少片子,在甘肃乃至中国西部的大地上行程几万里,老闵自己也难以说得清楚。

作为一个电视人他热爱西部,也更热爱他的民族。这几年他先后拍摄了纪实片《甘南藏区纪行》、文化探讨片《从帐圈走来》、十二集电视艺术片《远古风·高原流韵》等,这不仅展示了藏区那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更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了藏民族雄踞世界屋脊之巅,在千百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极强生命力,所创造的丰富文化,以及所形成的独特的人生观、道德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等。就这样,他不断地回报着母族对他的博爱与宽厚。同时,也把这一切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来开掘、来弘扬,与世界和全人类共同分享。不了解这一点,恐怕很难理解他对信念和事业的如此专注追求。

面对闵有德先生所取得的不凡成绩,和他保留下的许多堪称无价之宝的珍贵镜头,我们除去对这位同行的敬羡之外,更多的是被他这种不懈追求人格与事业完美的精神而深深感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深信,已步入天命年轮的闵有德先生,将来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更为神秘而精彩的西部世界,给人们留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