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1203083215.jpg

        在我住处窗外有两棵几十年树龄的高大核桃树,夏日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我刚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时,午后经常坐在树下窄窄的石阶上。村民与镇上的干部不时从身前走过,熟识的便打个招呼,或者起身攀谈一会,但更多时候还是端坐在那里,透过枝叶与楼顶间的小块天空向远处望去,注视着朵朵白云缓缓飘过,或者根据形状将它们想象成一座山、一只羊、一匹马、一个人。这样的情景在此后两年的时光中反复出现,如果说自己那个小小的房间是我思考的地方,那核桃树下就变成了我放空的所在。

        任职村“第一书记”的日子总是很忙碌,并且随着融入的时间越久,事情也愈发繁杂。在北京待久了,进入基层如同跌入一个失重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基层如同神经传输的末梢,似乎只能在永恒的被动中尝试建构起自身的主动性。

        当我任职8个月时,诸般生活与工作的况味时常袭来,令我欢呼雀跃,引我唏嘘感慨。文学,在我心目中拥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于是,当我又在核桃树下闲坐的某个时刻,我突然起身回屋,打开电脑,写下了《山中岁月》一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另一种生活》。

        从写下第一个字开始,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关于环境与工作的记录,我试图去穿透生活的表象,在展示不同群体的形象中努力思考复杂的人性,揭示永恒的困境。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看到农民的良善、朴实、上进,也尝试去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与缺点;我看到乡镇干部的辛苦与无奈,并为之而心疼,但也会批评他们的固执与偏见。在基层,在农村,许许多多发生的事情如同冰山一角,牵扯到的是海面下的巨大存在。我不敢轻易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也不敢轻易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唯有以一颗悲悯之心小心翼翼地对待并努力扛起肩上的担子。

        我任职期间及之后,写了16篇文章,里面有对地方人文风景的描述,如《甘南漫行》《浪山》等;有对扶贫工作的记录与思考,如《修道》《山上来客》等;有自己所做的助学活动以及对乡村教育的思索,如《从图书馆到助学路》;有对远方、家人朋友的想念,如《不可念》《时光杂记》等;有对当地村人以及镇政府年轻人生存境遇与内心的描摹,如《小镇青年、酒及酒事》《牛人何暖阳》等;还有自己对这段工作生活的梳理与深切反思,如《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等等。

        在山村生活的日子里,远离家人与朋友,孤独如影随形,无数次屋外狂风席卷着核桃树的枝条,抽打着门窗,或有大颗的雨滴在玻璃上叭叭作响,而我孤身一人伏案写作。是写作给了我安静下来的力量,在读书与写作中,我学会了享受孤独,充盈内心,而这些也都会流露在《山中岁月》的字里行间。

        这些文章见证了我的青春,铭刻着岁月的痕迹。一个人,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当中,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之付出,何其有幸。我在作品中以个体的视角与思维,通过不同角度与面向记录并展示了自己两年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复杂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本书也会引起很多在全国各地奋战的“第一书记”们的共情,他们或许会从中看到自己认真体验生活,转变固有认知,破除刻板印象,拥抱莫测变化的成长与担当,这里面不仅有我,还有我们这群人的理想与青春。我们有过迷惘与彷徨,有过脆弱与失望,但更多是始终向前的坚定身影。


原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2月3日



附孟繁华评论:陈涛《山中岁月》——在承担使命中淬炼青春


        《山中岁月》是陈涛在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挂职驻村第一书记时的所见、所思、所感。全书16篇,10余万字,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冷暖人生。

        2019年8月,我采风时曾到过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沿途是难得一见的甘南风光,大片人迹罕至的草场,晴天时可以极目万里。对冶力关的美,《山中岁月》也有细致的描述。不过,陈涛不是旅人,他要在这片土地驻扎两年,和乡亲们一起改变池沟村的面貌。

        陈涛到甘南挂职做驻村第一书记时35岁。他下乡的任务是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和陈涛一样从城市来到乡村的青年们的共同使命。陈涛知道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除了来自工作的压力外,一个人远离家庭,一切都要从头适应:气候——“我们这个地方,说起来就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餐饮——除了牛羊肉,食堂的蔬菜常年是“一盘凉拌黄瓜,几瓣大蒜”;还有孤单,晚上常常“点一根蜡烛,在房中静静坐着,手机、电脑不可用,于是或闭目养神,或读书、抄诗,或是想村里的人与事,以及平日里接触到的年轻人。”不过,陈涛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书中所说:“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虚度这段时间,不要对这段岁月说后悔。”

        在《山中岁月》中,我们看到作者和当地干部走遍全镇所有村小学和幼儿园,通过调研掌握比较全面的信息后,创建网络助学平台,陆续建起村小学图书室、开设美育兴趣班;看到作者从最初听不懂当地方言,于是不断观察和学习当地干部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到深刻理解这一方水土,认定这方水土与自己从此息息相关。

        两年驻村生活,推广扶贫项目,走访、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卫生……作者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关键,是“要在高强度、高压力、异常繁琐的工作中始终怀有一种悲悯、一份耐性,凸显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民”。乡镇干部虽大多来自本地,为切实完成脱贫工作,多与家人分居,“自己在镇上工作,爱人在一地,父母在一地,孩子在一地”。从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依靠的是《山中岁月》中所描述的无数基层干部和当地百姓的勠力同心。

        作为文学博士,陈涛的敏锐观察力和文学表达能力,让他在驻村期间捕捉到许多稍纵即逝的细节与细腻的情感流动。《山中岁月》在回望这段基层实践之余,也将这些瞬间记录下来,既有对个人内心的反省,也有对同代乡下青年的观察和理解。我曾经在冶力关镇住过一夜,看到当地青年和陈涛的友谊,那份真挚又不善于表达的纯朴感人至深。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叙述这一切时的平静:很少游离于具体的人和事,更没有空泛的抒情,从中可以看到基层工作对一个年轻人的历练。

        池沟村的面貌变了。陈涛为此交付了一段青春,更因此深刻理解了中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着的脱贫壮举,体会到个人汇入时代洪流中的无悔青春。


原刊于《人民日报》2020年8月28日


陈涛.jpg

        陈涛,197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论工作与散文写作。曾供职于鲁迅文学院、外联部、创联部,现为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先后执笔《80后文学创作群体创作于生存状况调研》《中国当下非会员状况》《1-4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散文、评论作品。著有非虚构作品《山中岁月》,《甘南乡村笔记》入选2016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主编有《中国青春文学典藏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