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是近年来巴中最为活跃的诗人,众多文友肯定会提起王志国。作为近年来在我市以及全省颇具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他的佳作不断在国内外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以至于连他本人都不记得,国内是否还有权威的文学刊物没有刊发过他的作品。本次在文学奖上折桂就是他创作实力的一大证明。让人意外的是,他本是一名地道的康巴汉子,在大巴山的土壤上,激发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汲取着巴中带给他的文学创作营养,在洁白的纸面上,他寻找到了故土家园情怀。

 

曾是文学门外汉 同学嘲笑他写不出诗

 

别看现在王志国的诗歌在圈内很有名气,可是在15年前,他连文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作为一个在阿坝州金川县的高原小村寨的藏族学生,在走出大山读大学以前对文学根本不懂。如果说与文学有点沾边的话,就是作文特别好。”

1997年,他考入达县师专中文系,这是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他参加了现当代文学老师组织的写作兴趣班,老师给这些文字基本功较好的学生们推荐了几本现当代文学书籍,从那时开始,他才算真正接触文学。

说起他最初写诗,有一部分原因是被激出来的。当时一名同学不时能够写两句叫做诗的东西,这名同学爱在他面前显摆,同时还夸下海口:“你一辈子也写不出我这么好的诗。”

不服输的性格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出诗。一次在图书馆读书时,一名女同学说屋里太闷了,随手推开了窗子。这一幕给了他灵感,写出了个人的第一首诗《推开那扇窗》。而就是这首他一时灵感的作品,现当代文学老师看到后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在阶梯大教室给全中文系学生解析,在当时的校园内引起轰动。

这点燃了他心头的一团火,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开始在国内的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在老师的眼中,这是一名极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在同学们眼中,他是一名满腹墨水的才子。他也有一些自满,觉得凭着自己的诗歌,可以带来工作或生活上的改变。

 

来到巴中获新生 十年“攻”遍权威刊物

 

几年后大学毕业,虽抱着厚厚一摞发表的作品,但是这个农牧人家的穷小子还是被分配回老家一所村小。他过去一看,这所村小有6名学生3个班,他将是这里的唯一一名教师。虽然心怀回报家乡的志愿,但是他觉得被现实所愚弄。在整整思考一周后,他选择了离开。在重庆一家媒体短暂停留后,2000年底,他听从了巴中女友的建议来到巴中,有了一份经常和文字打交道的稳定工作。

离开校园后的两年时间,他一度放弃了写作。来到巴中后,他发现这里有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周围有一大批活跃在文坛的长辈和朋友,使他心里的那团火又燃烧起来。特别是一次在本地诗人杨通的办公桌上,他看到一本两年前出版的《拉萨河》文学刊物,上面竟然有自己当年投稿后没有下落的诗歌被刊载。在他乡遇到久别的朋友,这让他十分激动。在杨通等巴中作者的鼓励下,他又提起了笔,笔下的主体,是千里之外那让他不能割舍的故乡。

当年底,他的组诗《家园》在《诗刊》上重磅推出,他也成为这本国内诗歌最权威刊物力荐的最小年龄作者之一。他随后受到国内另一家诗歌权威刊物《星星》诗刊的关注,当年底受邀参加该刊组织的全国诗会,在此期间,和全国各地文友的交流让他受益匪浅。

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诗歌被国内《人民文学》各大文学刊物先后刊载、转载。至今已有约700首诗歌公开刊发,国内所有文学权威、大型刊物被他一一“攻”下,他的诗歌被美国、加拿大的中文文学刊物刊发。2011年,他选取123首作品出版诗集《风念经》,最终凭借此作品在今年折桂第五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个人爱好不看名利 写诗让自己安静

 

“经过十几年的文学创作,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王志国说,文学写作首先是个人爱好,不会带来名利。对于他而言,写作可以让他变得更安静,可以让他在文字间寻得心灵的宁静。

“什么样的诗歌是好作品?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见解。”王志国说,对他而言,虽然他的作品大多是故土家园,但那是他童年时最真挚的回忆,也是对巴中这个第二故乡的情感表达。他只是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作品才有了打动人的力量。诗人有时只写好巴掌大的地方就行,在小我中写出大我。

采访最后,王志国说;“我这次获奖并不代表什么,这只是对我上一个阶段的肯定。真正的好诗、好作品在民间。巴中有很好的文学氛围和许多优秀的作者,没有巴中这个文学氛围,我不可能汲取足够的营养,也不会写出这么多作品。”

 

文友点评:写出了故土情结和精神家园

 

在市作协副秘书长杨通看来,王志国写他特殊的从小在草原生活的经历,以唯美的笔触,写了许多草原题材的诗歌,出去之后给人以浓郁的抒情美和意境美,诗句排列上的形式美和浓郁的音韵美,读来让人美不胜收,这也使他成为一匹从草原而来在巴中诗坛奋蹄的黑骏马。此外,他在写出他故土情结的同时,更在寻求心灵上的的港湾,写出了他的理想、他的思考和他的精神家园。这些真挚的话语自然而通透,散发出大地质朴、温润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载于2013131日《巴中晚报》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