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还原”44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南部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一支团队的研究显示,4400万年前,在印度次大陆向北俯冲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贡觉盆地由海拔700米的沙漠快速隆升为海拔3800米的森林地区。该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

    其他 2020-06-30

  • 感受艺术魅力 全民悦读朗诵会西藏赛区在拉萨启动

    29日,全民悦读朗诵大会评选暨2020青少年朗读课文大会西藏赛区在拉萨启动,众多西藏资深朗诵艺术家、朗诵爱好者和参赛师生出席,共同感受朗诵艺术的魅力。

    文学 2020-06-30

  • 业界首次 西藏自治区开创藏文蝶类认名系统

    达娃表示:“这是首次以藏汉双语形式,全面、系统地整理出分布在西藏的567种蝶类名录,呈现西藏分布的每种蝶类形态特征等信息,创造性地开创了藏文蝶类认名系统和对西藏分布的蝴蝶进行了藏文命名。便于蝶类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其他 2020-06-29

  • 聚焦产业发展 40个研究项目获西藏科学技术奖

    西藏官方28日举行全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共40个优秀研究项目和3位杰出贡献者进行表彰。

    其他 2020-06-29

  • 中国东喜马拉雅山南坡发现“隐世”百年植物

    此次发现,首次证实该物种只存在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墨脱县境内,纠正了产于印度的错误记录。物种采集者胡君等人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

    其他 2020-06-29

  •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新发现文旅资源点234个

    按照“外业查资源—专家审资源”的新资源发现模式,深入摸排资源点位,努力发现新资源,提交县级专家审核,经过为期12天的外业普查和后期整理,已完成2215个文旅资源点普调登记,其中,旅游资源1321个、文化资源894个。初步认定4级资源点31个,5级资源点6个,美术馆藏品220件,地方戏曲剧种1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传统器乐1件,不可移动文物177处,可移动藏品总数480件。累计新发现文旅资源点234个。

    旅游 2020-06-29

  • 四川省理塘县六月赛马会(2020资格赛)举行

    6月25日至26日,正值端午小长假,“中国藏族赛马文化之乡·理塘”6月赛马会(2020资格赛)在被誉为“天空之城”的理塘县“八一赛马场”举行,来自四川、云南、西藏、内蒙、青海、新疆等省区的百余名骑手和马匹,在马背上争夺14类赛马及马技比赛项目的桂冠,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端午节感受了一场马背上的速度与激情。

    其他 2020-06-29

  •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建县70周年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6月26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建县70周年文化丛书发行暨县庆主题歌发布会在天祝县博物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并进行全网直播。走进发布会现场,电子大屏上呈现的《文学天祝》《聚焦天祝》《印象天祝》等10本文化丛书分外醒目,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书碟 2020-06-29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较高密度荒漠猫种群

    5月16日至6月16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委托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启动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豺、荒漠猫专项调查,科研团队历时30多天开展了第一阶段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着较高密度的荒漠猫种群,是现阶段中国最容易目击荒漠猫的区域。

    其他 2020-06-28

  • 《中国推介-好客中国》青海省海西州录制圆满收官

    自《中国推介-好客中国》节目宣传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组织、认真策划、加强沟通、快速对接,严格按照节目录制要求,指导各市州做好宣传推介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让青海更多的文旅资源亮相全国,打响“大美青海·旅游净地”金色名片。

    影视 2020-06-28

  • 西藏第二批25位传统藏棋段位棋手在拉萨产生

    6月26日,自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举行首届藏棋段级位赛,并产生藏棋历史上首批段位棋手后,西藏2020云宿·倾城杯成人藏棋春季段级位赛在拉萨举行,勒辉等25人成为第二批藏棋段位棋手。

    其他 2020-06-28

  • “赛唐唐卡文化艺术发展论坛”在西藏拉萨举行

    近日,由西藏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西藏鹏矗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和西藏慈觉林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西藏赛唐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赛唐唐卡文化艺术发展论坛”在拉萨举行。

    文化 2020-06-28

  • 甘肃省天祝县民族美食大赛开幕 共设24个奖项

    据悉,此次民族美食大赛以天祝“八珍”为主线,开展天祝名菜、名点、名小吃、名宴评选活动。大赛以天祝藜麦、天祝高原食用菌、天祝白牦牛肉、天祝高山细毛羊肉四种特色食材为题设立四个系列奖项,各评选一、二、三等奖,共计12个奖项;天祝特色名小吃、名点共设6个奖项;天祝名宴设立藜麦宴、全牛宴、全羊宴、高原食用菌宴、天祝八珍宴、雪域迎宾宴各1个奖项;共计24个奖项。

    文化 2020-06-28

  • 多名藏族作家获中家协2020年民族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其中,藏族作家洛迦•白玛(李铭暇)的汉语诗集《以行走抵达飞翔》、娜穆卓玛(拉珍)的汉语诗集《半个月亮》、孔占伟的汉语诗集《恰卜恰的星空》、西月(王靖淙)的汉语诗集《祁连山辞典》,索南达杰的藏语长篇小说《结》和普琼的藏语理论项目《新时代藏族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扎巴的藏语理论项目《小说创作技巧探究》等获得立项资助。

    文学 2020-06-24

  • 那萨作品入选《中国女诗人诗选2019年卷》

    日前,当代诗人施施然主编的《中国女诗人诗选2019年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藏族女诗人那萨作品入选。

    文学 2020-06-24

  • 监测显示三江源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在增强

    记者23日从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获悉,“中华水塔”三江源区2019年地表水资源量,与1956年至2000年多年平均相比增加四成,多年监测指当地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在增强。

    生态 2020-06-24

  • 四川松潘:非遗进校园 多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松潘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生活着藏、羌、回、汉等民族,各族儿女长期和谐相处、互相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拥有着藏族“笛厦”、羌族多声部、土琵琶弹唱、花灯舞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 2020-06-24

  • 甘南藏医药年服务诊疗50万人次 研发千余种制剂

    拥有千年历史的藏医药,近年逐步揭开“神秘面纱”,并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遍地开花”。基于特有的绿色药用资源和显著独特疗效,该地持续探索藏西医结合之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目前,当地州、县两级藏医院年诊疗近50万人次。

    医药 2020-06-24

  • 甘肃甘南州:“一碗奶”酿系列新品飘香海外

    甘肃甘南藏区通过多年探索,将历史上多现于草原餐桌上的“一碗奶”,研发出牦牛乳奶粉、牦牛乳酪蛋白等五大系列30多种产品,远销欧盟、美国、中东、中非及东南亚等86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 2020-06-24

  • 青海:河湟香包大赛传古老手艺兴文创产业

    当日,由青海省海东市政府等主办、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的海东市首届河湟香包大赛在海东市平安驿举办,参赛作品1500余件,大赛还分互助、平安、乐都、化隆、循化、民和等6个展区。

    经济 2020-06-24

  • 中国“五彩神箭之乡”:藏族学子演绎民俗冀在传承

    据尖扎县文化馆馆长扎西才旦介绍,近年来当地利用节假日、旅游旺季,将包括“达顿宴”在内的“非遗文化宣传展演”搬至各村落、景点,集中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力量进行表演展示,文旅结合实现“活态传承”。目前,“达顿宴”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2020-06-23

  • 中国青藏高原地震监测能力提升项目进展顺利

    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是在中国测震站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青藏高原多个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提升措施,新建和改建的72个测震基准站包括西藏30个、青海28个、新疆14个。

    其他 2020-06-23

  •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再创新高

    记者22日从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2020年该保护区第三次鸟类调查共记录鸟类33种7700余只,隶属9目16科,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再创新高。

    其他 2020-06-23

  •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云南香格里拉市召开座谈会

    近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云南迪庆藏区工作调研座谈会在香格里拉市举行。迪庆州委统战部、迪庆州各部门有关领导及各界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文化 2020-06-23

  • 西藏自治区《传统贴(堆)绣唐卡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标准化研究所主导编制,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西藏大学、西藏唐卡画院共同起草的《传统贴(堆)绣唐卡地方标准》通过专家组技术终审,经报请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审核正式批准发布。这是西藏在唐卡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文化 2020-06-23

  • 青海海西:“非遗购物节”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自6月13日起,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化馆通过在文化馆非遗展厅设置实体店及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海西非遗购物节”以来,让传统工艺重新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参加“非遗购物节”活动共有70多户商家,共销售17余万元。

    经济 2020-06-22

  • 河湟历史名家书画展在青海省海南州举办

    此次展览共展出河湟地区清代、民国时期32位书画名家的艺术精品106幅,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河湟文化。同时,为延伸博物馆展览和教育功能,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提升青海文创产品开发能力,青海省博物馆与海南州民族博物馆将在共享文物资源的基础上,合作开发符合青海地区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建立青海地区博物馆文创品牌。

    文化 2020-06-22

  • 格萨尔史诗藏绣长卷在青海省贵南“开绣”

    6月18日,青绣——贵南藏绣精品展暨格萨尔史诗藏绣长卷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芒村举行,投资2800余万元,内径宽度净尺寸1.1米,卷轴总长260米的格萨尔史诗藏绣长卷正式“开绣”。

    文化 2020-06-22

  • 若尔盖花湖生态治理:黑颈鹤“家族”日渐壮大

    “水面面积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指标之一。”韩金锋毕业后参与的第一个“大工程”,便是花湖生态修复。据他回忆,花湖当时的水面只有215公顷,这会让天生喜爱涉水的黑颈鹤、大天鹅等禽类逐渐“流离失所”。“我们紧急修建了一条长1740米生态堤坝用来蓄水,2015年花湖水的面积就达到了650公顷。”如今,黑颈鹤、大天鹅以及白鹤在花湖成群结队的场景,已成为这里的“名场面”。

    生态 2020-06-22

  • “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完成14座佛殿主体修缮工程

    经过近八年大规模半封闭整修,有着“世界藏学府”之称的拉卜楞寺已经实施的14座佛殿主体修缮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主体修缮的弥勒佛殿、嘉木样寝宫、夏卜丹殿、白伞盖佛殿等14座佛殿正在等待国家文物主管部门验收,部分佛殿已陆续对公众开放。

    教界 2020-06-22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