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揭晓,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名列其中。

  西藏拥有令人遐想的古格王朝遗址、充满谜团的桑达隆果墓地等众多著名考古发现,“卡若遗址”到底特殊在哪儿?为什么能代表西藏入选?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讲起。

  一个偶然,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横空出世

  西藏和平解放后,陆续有科考人员在西藏发现细石器。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1.jpg       图右为卡若遗址发现的部分细石器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杂志2019年第1期第62页局部翻拍

  简单来说,细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从距今约300万年始—1万年左右止)晚期出现的一种石器加工工艺。细石器的观感比较小巧精致,有的比手指头还小,像小石片,但如果仔细看,人工打造的痕迹很明显,一般被用来钻孔、刮削,也有镶在骨头、木柄上的。

  但这些细石器标本都来自地面,因为没有地层依据,研究价值不大。

  直到1977年,人们在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扩建水泥厂挖地基时,意外挖出了一些十分精致,但又不像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石斧、陶罐、玉石等物品。

  巧的是,有天晚上水泥厂放了一部有关出土文物的电影。工人们发现,电影里的一些出土文物和在工地上挖出来的东西很像。于是,几位好奇的工人带着这些东西搭车到了昌都,找到了当地文化局。

  无巧不成书,据参与了卡若遗址发掘、曾任西藏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侯石柱记叙,那时正好有一个西藏文管会派出的“文物征集小组”在昌都征集革命文物,住在文化局。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看了工人们带来的东西,了解了出土情况后,赶到水泥厂工地挖了一条1米宽5米长的探沟,果然又出土了一些文物。

  关于这一发现的报告,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1978年组织的试发掘中,仅230平方米就挖出了5座房子,这在考古活动中都很少见。

  卡若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巨大轰动。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2.jpg       图为卡若遗址石头房屋遗迹 图片来源:昌都市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昌都旅游

  1979年5月至8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邀请国家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卡若遗址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

  这次实际发掘了1070平方米,出土了28座房屋、数万件文物、大量植物标本和动物骨骼,成果丰硕。

  鲜为人知的是,这次发掘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事件。

  据当年参加发掘的四川大学76级考古班成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显丹记叙,6月初,当地海拔4900米的高山上发生山火,接当地政府通知,所有人员立即投入扑火。

  当时火势猛烈,被烧裂的山石不断滚落。班长曾少立大喊:“大家注意安全!”话音刚落,就被一块石头砸倒。碎石仍在飞溅,险象环生。陈显丹和同学马建华迅速脱下工作服,将两把铁锹把分别穿入工作服的袖子,做成了简易担架,在几位民工的帮助下,抬着曾少立安全撤离。当他们再次回到火场,发现风助火势,火仗风势,山火越烧越大:满山的干枝枯叶见火星就着,再加上松树的果实被火烧裂后像一颗颗“飞弹”四射,飞到哪棵树上,哪棵树就立即被点燃。参加扑火的人们只得退兵。直到几天后一场大雨,山火才被大自然扑灭。

  不过,考古工作没有受影响,按计划顺利完成了。

  此后,卡若遗址在2002年、2012年又进行了2次发掘。

  4次发掘,卡若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31座,道路3条,石墙3段,圆石台2座,石围圈2座,灰坑20处,水沟1条,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域1200平方米左右。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粟米、动物骨骼等。

  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3个单位对14份样本的碳14测定数据,卡若遗址的年代被定为距今5000—4000年之间,卡若聚落(村落)被认为延续了至少1000年。

  5000年前的小米,想告诉我们一个有关黄河的故事

  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时代标志最明确、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卡若考古,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西藏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古代遗址,从此,考古学总体介入藏学研究领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川大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霍巍曾撰文指出,卡若考古的意义首先在于从根本上颠覆了旧史学中有关西藏早期历史的认识,全面重塑了西藏史前史,此后,几乎国内外所有关于西藏历史的开篇,都得从距今5000多年前的卡若文化谈起;另外,它首次将西藏史前人类的发展进程与其相邻地区紧密联系,科学地阐明了西藏高原并非“化外之地”,而是与同时期的黄河上游等地区相互依存、交流密切,在同一路径和轨道上运行。

  在卡若遗址发现之前,学界观点认为西藏高原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多不会超过2500年。但卡若考古一下把这一历史向前推进到了距今5000年。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3.jpg  左图为卡若遗址出土的陶罐 图片翻拍自《昌都卡若》考古发掘报告;右图为甘肃马家窑文化三角折线纹彩陶壶 图片来源于马家窑文化官网

  同时,卡若考古以一系列实物,实证了卡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主根主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5000年,是中华文化根脉所系,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从1921年10月,发掘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至今,在河南、陕西、山西、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等地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

  卡若遗址出土了家猪骨骼和大量碳化小米,专家推测,卡若居民当时已经饲养家猪,并以小米为主食。而在黄河流域,小米人工栽培史至少有8000年,猪的人工训养也有近8000年历史。

  并且,卡若遗址出土的房屋,尤其是早期半地穴、地面红烧土的房屋,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极为相似;出土的陶器,与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如出一辙,特别是彩陶,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而在彩陶中,很少出现即兴的任意描绘的图案花纹,纹样大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预先设计好的,传承性很强。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4.jpg图为卡若遗址发掘区域 摄影:李元梅

  有趣的是,出土文物还表明,卡若居民在漫长的1000多年时间中,与西藏高原及其他地区居民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吸收他们的文化,也影响着他们的文化。

  比如,在卡若遗址也出土了我国史前考古中经常发现的作为装饰品、产于南海的贝壳,这说明,卡若居民与我国其他地方同时期的人们有着共同意识,也说明当时部落间的交换非常活跃。

  再比如,即便建材种类如此丰富,在西藏自治区和川西高原地区,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砌石技术建造石墙、平顶的方形住宅,而这在卡若文化建筑遗存中能够找到踪迹。

  古老遗址焕发新气象

  卡若遗址在中华远古文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自发现以来,不仅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保护措施也日臻完善。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5.jpg       图为昌都卡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图片来源:昌都市旅游局微信公众号昌都旅游

  1996年,卡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受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的委托,有关专家正式提出了集保护利用为一体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园的总体保护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卡若遗址的保护、研究、利用踏上了快车道。

  2014年,总投资1.2亿元的卡若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2015年,作为西藏首个古人类遗址公园,卡若遗址公园一期工程竣工。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6.jpg       图为卡若遗址公园大门 摄影:李元梅(摄于2018年)

  2019年10月2日,卡若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初步实现了以遗址展示、模拟考古、场景复原为基础,集文物展示、利用、研究、教育、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古遗址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理念。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7.jpg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卡若·北京新村对面的若巴温泉大酒店和卡若儿童乐园全景 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2020年,卡若遗址二期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终验。

  值得注意的是,昌都市特别注重持续加强文物惠民。遗址看管员卡若村村民斯郎曲珍每个月去遗址巡查3次,一年可以获得14000元看护费。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令她非常满意。

  据了解,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会抽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看管人员的履职情况,核算看管经费并发放至各县。仅2020年,昌都市就发放了各级看管人员工资超过120万元。

  并且,在各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昌都市也十分注重助力当地百姓致富,要求施工单位采购本地沙土、片石等材料,优先雇佣本地农牧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9月初,昌都市与文物保护有关的各工程项目共购置本地材料945万元,雇佣380人,发放工资585万元。

  据介绍,卡若遗址公园未来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遗产管理、动态监测等工作,既有强调静态保护的原状陈列,也有设计精巧的场景陈列,还有注重环境体验的开放陈列等。以期让更多公众了解青藏高原的史前人类文明、认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理解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中国史。

卡若遗址背后隐藏的故事8.jpg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的卡若·北京新村全貌 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卡若,藏语意为“城堡”。

  传说,曾有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欲征服此地,当地居民为此修筑城墙进行抵抗,但后来城堡被攻克并遭到摧毁,只留下了它的名称……

  传说,藏族的祖先是由北方南下的“氐人”……

  古老的传说似乎是曾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先民们的种种悲欢离合的回响。

  从黄河到澜沧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5000年前的卡若遗址,为了保护遗址而废弃的20世纪的水泥厂,新近建成的21世纪现代化住宅区……就在这里,看到绵绵江水浇开的花,漫漫时光结出的果。

  人生代代无穷已,中华民族的故事就封藏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灿烂的文化中,待我们去发现。每多发现一分,便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伟大文明更加了解、热爱、骄傲一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也是考古的魅力与责任所在。

  在考古造就的时空交叠中,我们,他们,虽从未谋面,却如此熟悉,如此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