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贤译师灵塔


宝贤译师住锡寺


比度主寺


拉达克服饰


拉达克古城


拉达克王宫


前世日宗仁波切


日宗寺


信徒集体磕长头


  圣洁玛旁雍措神湖静静的安卧在雄伟庄严的岗仁波切圣山傍边,当年古格阿里王朝以此为中心的方圆数千公里范围内曾是新弘期佛教弘传的中心。阿底峡尊者等先辈祖师也将天竺圣教鼎盛时期的正法甘露相传于此,再由此遍洒到各地,就像发源于此的雅鲁藏布江绵延千里滋润着雪域大地无量有情。
  由此向西,细长的班贡湖西岸,绵延数千公里的喜马拉雅女神的双手环抱下,还呵护着一片美丽的人间净土,那里四周的雄伟雪山环绕,就如同安住于八瓣圣莲中间的宫殿,这里就是拉达克,又称芒隅,经典里记载这里是月贤王管辖的香巴拉净土、西方沃间圣地的东大门。历代上这片土地曾经诞生过宝贤译师等许多佛教先德,也是当年阿底峡尊者携圣教进入雪域的必经之地。历史上的芒隅附属于阿里王朝及雪域地方政权管辖,清代后期时才由不平等条约被瓜分给了邻国。
  拉达克的首府列城,一座地形风貌与拉萨极为相似的千年古城,之所以说相似,那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度气候植被与拉萨同样,还有同样雪山环绕、同样众多的藏式寺庙、古塔、建筑和僧侣、一条河流同样的从城前流过,更相似的是在古城中心的山坡上同样矗立着一座如同布达拉宫般的雄伟宫殿。这座宫殿就是拉达克的王宫,目前由于当地行政已经实行议会制管理,因此昔日的皇宫早已称为众多游客的观赏景点。站在王宫位置向西北眺望可的看到一座巨大的古塔,虽然顶部已经损毁,但整体轮廓依然清晰可辨,据说这曾是座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著名佛塔,也是当地政府的重点古迹保护目标之一。
  公元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二八年拉达克王室中先后诞生了两位叔侄王子,前一位王子出生后不久即被十三世土登嘉措法王认定为巴沽拉仁波切的转世,并赐法名:洛桑土登确努。而后一位就是日宗仁波切的转世,也就是现任的甘丹赤巴仁波切,他也同样得法王认定并赐法名:洛桑土登尼玛。这位日宗仁波切的父亲也就是巴沽拉仁波切的大哥。日宗仁波切自幼按旧例进入日宗寺学习,年满十八岁时前往拉萨哲蚌洛赛林扎仓继续深造,其间曾依止九十四任甘丹赤巴伦珠尊珠大师并于尊足前受具足戒。五九年后回到拉达克等地求学以继续完成学业,学业圆满时考取头等格西拉然巴学位。之后照例进入下密院学习续部教法直至担任嗡泽喇嘛、堪布等职。 之后的数年间仁波切还曾经担任了哲蚌洛赛林堪布、江孜法王等职直至荣任第102任甘丹赤巴至今。
  芒隅比度寺、日宗寺与拉达克大多数的格鲁派寺庙一样,历史上隶属拉萨哲蚌寺洛赛林扎仓,旧时的噶厦为体现安抚悲悯特别在甘丹颇章边建立了阿里比度康村,用以方便阿里及芒隅地区的学僧来此求学。芒隅地区格鲁派的主寺比度寺位于列城西区的一座不高的山峰上,脚下一条小河静静的流过,四周雪山环绕,由于寺庙已经具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因此远远望去雄伟的殿堂中还掺有几分沧桑与厚重。而日宗寺坐落于列城西南七十公里,路途中间要经过大译师仁钦桑布(宝贤)译师的寺庙,七八百年前的殿堂精舍及译师灵塔保存基本上完好,但观其造像及建筑绘画风格则与古格王朝的样式极为相似,现在只是作为参观和朝圣的地点,平时只有十几位僧人负责看护。再向西行不远就到日宗寺了,它建立在一座自然显现成海螺形状的山坡上,坐北朝南,任何来此寺庙的人习惯统都要携带一件供养物上山,一是由于高山上寺庙僧侣们的生活艰苦,平时香客不多,同时也为来此朝拜者种下一颗积聚福德的善妙缘起。这是寺庙数百年来不变的传统。现在为了便于信众,寺庙特别在山下必经之路旁准备了方便携带的木柴等物。寺庙大殿里历代日宗仁波切法座上供奉着一幅前世日宗仁波切的旧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上世活佛与现世仁波切的法相貌竟然极为相似!当向活佛问及原因时,仁波切也只是回以爽朗的笑声。
  同尊为拉达克王子的第十八、十九两世巴沽拉仁波切都是住锡芒隅拉达克的比度寺,还有其附属的若干个规模略小的寺庙。据香灯师介绍这里护法殿里每天下午准时的《誓具法王刚诵》酬补仪轨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期间从未间断。从位于一座小山顶峰的比度寺主寺向北望去,远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山脚下是片片古塔和散落的尸林,在尊者侍者的指点下,遥望远处高山半坡间隐约可见点点白色小房据说就是仁波切当年长期闭关的精舍。
  十年前盛夏某天,拉达克百姓曾上演过一场倾城而出恭迎巴沽拉仁波切重归故土的盛况,当时搭载仁波切的贵宾车前是由数百辆各式车辆组成的前导,所有车上的人都在有节奏敲打的鼓声中鸣唱着动人的赞歌,这是一种由古代阿里地区流传下来的特有鼓乐,段段天穹般美妙的歌声隐现在激荡的鼓点中,动人心魄但不嘈杂。路边是无数盛装的百姓夹道排列,随着前导车上的鼓点同吟赞歌外并向仁波切座驾方向散来雪片般的哈达和鲜花。中途停车小憩时,由数十位身着阿里地区典型盛装及头戴船型帽的姑娘伴着赞歌向仁波切贡献茶点、妙香、舞蹈等。这种梦幻般的经历现在追忆起来还宛如一段如亲临净土般的妙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