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闲言碎语消磨时光,交有道高人谈古论今。”

        说这话的,是名叫丹珠的老人。

        丹珠有个博客——“养心斋”,第一个模块“我的生活”内容简介中,写的就是这两句。乍读令人心惊,细读,就让人想起五柳先生来,顿时不知说什么好。而在“博主简介”模块,他写了一首《鹧鸪天•自嘲》:

 

                几度奔波几闲暇,几人诋毁几人夸。

                五湖四海觅古迹,天南地北观落花。

                迎朝阳,送晚霞,而今两鬓霜染发。

                一身傲骨忆青春,人生不过一壶茶。

 

        最主要的“博文”模块,则是他的诗词作品,其中内容最多的,是仿旧体诗、近体诗而作的诗词。

        对于丹珠老人,我是熟悉的。他大我二十来岁,或许因为民族相同爱好相近的原因吧,彼此能聊到一块儿,算是个忘年交。他年轻时爱写诗,在桑多镇,是个颇有名气的诗人。后来,桑多镇升格为市,常住人口近七万人,以藏族为主,算是典型的藏地小城。多年来,地方政府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提拔,丹珠出身贫寒,又爱好文艺,好学上进,刚从某民族大学毕业,就经组织分配,进入桑多师范学校任教,成了组织有意培养的对象,据说还进了地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库。之后人生之路虽有波折,但仕途还算通达,官至党校校长,后来就退休了。

        他退休的那年,我在桑多文联工作,编辑一个叫《阳光》的文学期刊。有一天正在看稿子,听到敲门声。进来的,正是丹珠,高而胖,细眼阔嘴,红光满面,像极了年画中的关公。

        我忙起身迎接:“啊呀呀,啥风把老哥吹来了?”

        他握住我的手,满脸是笑:“退休的风吹来的。没退休的时候,太忙,顾不上来看小兄弟,抱歉啊!”

        我说:“老哥您就别客气了。”

        入座后,沏了茶。他吹开浮在水面的茶叶,呷了几口,这才笑眯眯地看着我。

        “老哥可真是稀客哪!啥时候退休的?”

        “去年10月份退的,都半年多了。”

        “那这退休的日子,您习惯吗?”

        “哪有不习惯的道理?你知道,我兴趣爱好挺多的。”

        “就是就是,兴趣多,日子就好打发了。”

        “嗯。现在我写写画画,重操旧业了。”

        我很惊讶:“您又开始写了?还是新诗吗?”

        “新诗早就不写了。现在常写旧体诗词。”

        “您以前写过藏文格律诗,有这基础,写旧体诗,没啥大问题的。”

        听我这么夸他,他就从贴身口袋里摸出几页纸,递给我:“这是我最近写的,你看看,合适的话,在《阳光》上发一发。”

        我郑重地接过来,展开一看,是首打油诗,诗名《年度述职报告》:

 

                常行善,不作恶,遵纪守法爱祖国。

                胸怀坦荡远俗媚,心中无鬼不招魔。

                天公道,地宽阔,匆匆人生一过客。

 

                知天命,勤工作,学问功夫细细做。

                世态炎凉皆经过,得失是非已看破。

                对是他,错是我,心存淡泊身为客。

 

                高层显,中层阔,底层也要过生活。

                青菜萝卜品真味,诗书画影自得乐。

                穷也过,富也活,人生各自有快活。

 

                自在过,逍遥活,人生本是人生客。

                佛经六书常洗耳,静坐常思自己过。

                儿女陪,孙子伴,粗茶淡饭天伦乐。

 

        我匆匆看完,念出“高层显,中层阔,底层也要过生活”一句后说:“老哥,您批判的锋芒还是不减当年!”

        “有些人,就该讽刺,该批判。我这还算是笔下留情了!”

        我忙岔开话题:“感谢老哥关心《阳光》,稿子先留着。主编正在出差,她回来后,我就呈给她,您看行不?”

        “好。你们的领导我也认识,过两天我给她打个电话,说说这事。”

        于是不再说稿子的事,闲扯如何度过退休时光的话题。正聊得热烈,有人过来找我办事。丹珠见我忙,就遗憾地告辞了。

        三天后,主编出差回来。我忙把丹珠的诗稿拿给主编,请她定夺是否采用。

        主编是桑多地区有名的女作家,大家对她,自然特别尊重。她仔细看完了丹珠的《年度述职报告》,笑了:

        “你看这稿子怎么样?”

        “我觉得是篇劝人静心教人向善的作品。”

        “这种怪模怪样的诗歌,我担心发出来后,有人笑话呢!”

        “嗯,标题写成《年度述职报告》,倒合乎他的性格。”

        主编又笑了:“都退休的人了,还写这样的诗词,估计他心里有疙瘩,还没消散呢!”

        我建议说:“要不请他改个标题,用笔名发,您看行不?”

        “这样处理也行。你跟他协调一下。”

        我拨了丹珠的手机号,只响了两声铃,电话就通了:“喂,哪位?”

        “老哥好,是我。”

        电话里,他的声音洪亮清晰:“听出来了小兄弟,是稿子的事吗?”

        “啊呀老哥,未卜先知啊,我确实要给您汇报稿子的事。”

        当我说了改诗名用笔名两个要求后,丹珠沉默了。我还想解释,他却挂掉了电话。我正在纳闷间,他又打了过来:

        “这几年我也在看你们办的《阳光》杂志,发的那些诗歌,朦朦胧胧的,叫人怎么读都读不懂。那算什么文学创作?我看就是瞎胡闹。我这首诗歌,是关注当下干部职工的生活的,是来自底层的,你们竟然还要我改!我告诉你小伙子,这两条建议,我都不能接受。你们不用,我就投给别的刊物!”

        说完,他又挂了电话。这段话,他几乎是连珠炮般说的,声音里的愤怒,完全能感受到。我顿时就蒙了。我把老人的意思反馈给主编,主编很是感慨:

        “人们说得没错,他还真是个怪人!”

 

2

 

        人们说丹珠是怪人,是有原因的。

        上民大时,他喜欢写诗。先用藏文写格律诗,在校园里有了些声名。后来嫌读者面过于窄狭,就学着写现代诗。刚开始学朦胧诗,写得有模有样的。大三那年,他的作品竟然在省级刊物《敦煌》的“大学生诗苑”上发了。这一发,就不可收拾了,他以旺盛的创作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写了二百多首诗歌,搭了辆出丛书的便车,出了诗集《桑多歌谣》,从此跻身于陇地校园诗人之列。在桑多师范学校时,也没放下写作,既然诗名在外,就由着自己愤世嫉俗的性格,不再写别人读不懂的朦胧诗,改写口语诗,内容多以讽刺社会不良现象为主,一不小心,又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口语诗代表诗人之一。名气渐盛,就不再踏踏实实教书,摆出不想在学校里呆的样子。年近花甲的老校长,在听了师生的反映后,找他谈话,和颜悦色地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试图感化对方,让他重新回到教学工作中来。谁知他不理对方:“少给我讲这没用的道理了。就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教育家,使我们的民族教育大业,陷入了泥滩!”校长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讲理不成,只好使出杀手锏,命他限期调离:

        “你想去哪就滚到哪去,少在这里误人子弟!”

        别人觉得丹珠的生存出现了危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他笑了:“啥单位嘛,又穷又左的,我巴不得离开呢!”从此不上课了,一边在家休养,一边想法子换单位。不久,折腾到了桑多文联,在《阳光》编辑部当编辑。他一改在校时短发短须西装领带的模样,留起长发,蓄起胡须。衣服,也随着个人的喜好穿:紫色夹克衫配蓝色灯芯绒裤,脚蹬陆战靴,像个新时代的旗手。要么就穿红色风衣,骑辆金色五羊牌摩托,箭一般在街道上狂飙。

        “这才是诗人的样子!”他自己这样评价自己,别人也这样评价他。

        按说,他的当编辑做诗人做骑手的生活,这下算是安定了。然而,他又开始筹划入党的事。他给朋友们宣告说:“我要做个又红又专的诗人!”

        未曾料到的是,他的入党行动,刚开始就遇到了阻力:桑多文联的一把手,是毛泽东时代过来的干部,看不惯他吊儿郎当咋咋呼呼的样子,偏偏不让他做“又红又专的诗人”。结果,他的入党申请书,安安静静地在一把手的抽屉里躺了几个春秋,愣是没有出世。不但没出世,还引出一把手的指责:“看看他怪模怪样的打扮,疯疯癫癫的行为,神经兮兮的诗歌,哪像个要当党员的样子!”

        有人把这话传给了丹珠。他听了,给传话者说:“我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你听啊!”

 

                庄院里的骡子,看不到骏马奔驰的身影。

                屋檐下的麻雀,看不到飞鹰翱翔的雄姿。

 

        传话者说:“你甭犟嘴。看样子你在文联也呆不下去了!”

        丹珠急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于是这个自称爷的诗人,又把自己折腾到了桑多日报社。报社的总编,听说是他的远房亲戚。有了这层关系,他的命运终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年过后,圆了入党的梦,而后摇身一变,成了广告部的副部长,专门负责日报的广告信息业务。

        这期间,春风得意的他,却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爱上了一个没工作但会唱拉伊(情歌)的美女。人们替他惋惜:美貌和拉伊又不能当饭吃,娶这女人做媳妇,就是个累赘嘛。可他不听劝,骂别人狗拿耗子,勇敢地把美女娶进了门。

        副部长当了两三年,使唤人上了瘾,他就撇下文学,一心一意研究做官的门道去了。

        “文学是啥?就是个抒发感情的东西,当敲门砖用用也挺合适的。现在,我早过了抒情的年龄啦!”同学会上,他撇着嘴这样说,摆出一副已经把文学完全看透了的样子。

        先前爱他敬他崇拜他的文友们,听到这话,心里有点儿痛,慢慢地,就不和他来往了。他也懒得搭理文友,只撅着屁股在仕途上努力。这努力还真有效果,一年后,成了要闻部的部长。又三年,成了桑多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又三年,回到桑多日报社,成了总编了。

        “是鸿鹄,就不能待在屋檐下。”他这样总结鼓励自己。

        在鼓励自己的同时,他开始在报纸上写政论性的文章。因为自己是总编,在发表文章时,不好意思用真名,就取了个笔名:草原旗手。这笔名起得真好,愣是让人不得不关注他写的关于民族教育、民族区域自治的文章。读了,就不得不赞叹:这家伙写的文章,确实又有视野,又有见地,又有态度。

        类似的文章发得多了,就有人打听这“草原旗手”到底是谁。

        没有不透风的墙:“那草原旗手,就是丹珠主编嘛!”

        于是人们议论纷纷:

        “他起这笔名,到底是啥意思呢?”

        “谁知道呢?”

        “那他为啥在自己主管的报纸上发自己写的文章呢?”

        “饭店的老板,也可以当大厨啊。”

        有人又把这些议论传给了丹珠。丹珠一听,气得拍起桌子:“怎么有这么多专抓耗子的狗呢?我不但要发,还要出成书呢!”

 

3

 

        丹珠说到做到:他真出了书。不过,是几年之后的事了。

        那时他在桑多党校当校长,我呢,在某校校庆办公室,忙着撰写校史。某月某日,他来找我,不敲门就进来了。

        我说:“啊呀老哥,你看我忙得晕头转向的,不知道您老人家来了!”

        丹珠坐定后,担起二郎腿,问我:“你在研究啥?”

        我把校史资料往他跟前一推:“都是和这所学校有关的东西,要选出有用的。感觉像理乱麻!”

        “不要那么卖力。鞭打的快牛,你不知道吗?”

        “真理啊老哥!”

        “别拍马屁啦,来看看我新出的书。”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暗红色封面的书,厚厚的,书名《丹珠文集》,字是毛体,烫了银,左下角的出版社名也是银色仿宋字体,看起来美观大方,有种热烈喜庆的味道。翻开,一看目录,顿时让人哑然失笑,书中竟然把政论文、讲话稿、新闻稿和诗歌都囊括了,虽然被分成了四辑,但总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第一辑政论文,首篇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体会》,并且在文末注明了出处:“原载《桑多日报》,入选《中国发展研究文库》”。可见他对这篇文章,还是特别重视的。第二辑讲话稿,收录了他担任桑多日报社总编期间写的政论文,篇幅之多,足足占了书的一半。第三辑新闻稿,首篇是人物通讯《桑多民族中学,我为您自豪——记桑多民族中学的创建者丹珠》,其他内容,也是他以通讯员身份发表的消息、通讯之类文字。第四辑诗歌,还是他的首部诗集《桑多歌谣》里出现过的新诗,不过显然是被精选的部分。

        “老哥,恭喜您又出新书。要不要搞个发行仪式什么的?”

        “那是要搞的。不过你先说说对这本书的印象。”

        “说实话,您这书猛地一看,像个大杂烩。”

        他有点儿不悦,斜眼看我。我赶紧解释:“整个书的效果,看起来挺好的。不过,第三辑那篇人物通讯,显然是别人写您的,为啥要收进文集呢?”

        他说:“这牵扯到一件往事。你先给我添个茶,我慢慢给你说。”

        我一看,他早就把茶水喝干了,忙添满水。

        他问我:“教育局的虎局长,你知道吗?”

        “知道啊,现在还是桑多教育界最牛逼的人。”

        他冷笑一声:“牛逼个啥,不过是个夺人成果的二货罢了!”

        “他夺了谁的成果?”

        “我的!”

        原来,自离开桑多日报社后,他就负责桑多民族中学的筹建工作。市上某领导任筹建组组长,他任副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他们疏通渠道,四处求援,争取建设资金。历时一年多,工程终于破土动工。两年后,一所初具规模的学校,在荒芜之地上拔地而起。正当他踌躇满志地着手校园美化、室内装修和招生工作时,他又被组织任命为桑多党校的校长。在难以言说的怅茫和喜悦中,他离开了辛辛苦苦打拼出的一亩三分地。

        接替他副组长职务的,正是现在的虎局长。那时,当然叫虎校长,是个干劲十足的人。在组长的鼎力协助下,虎校长高效地完成了学校的后续建设工作。一年后,桑多市第一所民族中学宣告成立。之后,年轻有为的虎校长,带领最新组建的教师队伍,花了六年的时间,把学校第一批民族生送入国内的民族院校,考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辉煌的成绩为虎校长铺就一条通往教育局局长的鲜花之路。这个意气风发年近不惑的实干家,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局长的宝座,成为桑多教育界的风云人物。

        然而,新局长还没当够两年,实干家就变成了邀功者,性格上也变得刚愎自用,在许多公开场合,开始吹嘘自己当年创业的艰辛,而今奋斗的锐气和今后开辟的蓝图。

        “他把创建桑多民族中学,当成了他最重要的政绩。我的付出,其他人的付出,他根本不提一个字。”丹珠说,“你看,竟然有这样不要脸的人!”

        我说:“这就是你把这篇通讯收入文集的原因?”

        “就是,我就是要告诉别人真相!”他说,“历史真相,是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歪曲的,也是不能被时光淹没的。”

        我说:“老哥啊,桑多民族中学究竟建于谁手,对你来说,真的这么重要吗?”

        他奇怪地看着我,语调忽然变高变重了:“怎么不重要?我给你打个比方。若你是个女人,日思夜想有个娃娃,机缘来了,那小生命真的出现了。你辛辛苦苦怀了九个月的胎,眼看着他生下来,眼看着他慢慢长大,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应该是有深刻体验的。但是,突然间,有人说这孩子不是你生的,是她生的。你愿意吗?显然不!你不生气吗?生气极了!”

        他说得蛮有道理,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翻到《桑多民族中学,我为您自豪》细看。这则人物通讯讲述的是桑多民族中学创建的艰难历程,歌咏为创建学校付出心血的相关领导和各界人士,也介绍了学校多年来的办学成就,最明显的一点,是强调了丹珠——学校重要创建者之一的自豪和欣慰。之后的另一篇文章《难以忘怀的无悔往事》,更是用抒情的文字,细数他和桑多民族中学的种种关系,强调他选择筹建新校这一抉择的无怨无悔。

        一杯茶已经喝败了,但他的讲述还没有结束:

        “歪曲事实的人,迟早会走上歧途。”他说,“你等着,不久他就会一跤跌倒摔个大跟头的!”

        事情竟让他给说中了:半年后,不知什么原因,虎局长突然就被调离教育部门,去了一个闲得能生出故事和虱子的单位。

 

4

 

        “小兄弟啊,你老哥是过来人,能看出子丑寅卯的。”

        退休后,丹珠似乎闲着没事干,总是找各种借口来找我。一来,就坐好长时间,不喝败杯里的茶是不会离开的。闲聊期间,总是说些官场里的事。他口才好,思维又敏捷,在絮叨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停顿。他总是关注着虎局长的升迁,当听说虎又被调往市志办担任主任后,他使劲搓着手掌,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我早就看出他不是个东西,这不,市志办主任,就是他最后的归宿啦!”

        桑多地区冬日漫长,夏季短暂,春天刚过,全国各地的文艺家协会就计划着来领略桑多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博大深邃的佛教文化,因此我的手头有很多工作需要尽快处理。但丹珠的不请自来,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工作。我只好委婉地提出建议:

        “老哥,今天就聊到这吧,下次我专门抽个时间,找个地方请您坐坐。您看行吗?”

        “啊?想赶我走吗?”他生气了,脸上腾起红晕,脖子也红了。

        “不是不是,就是觉得在办公室里聊天,挺不合适的。”我解释道。

        “哦,我明白了。那你把我的《年度述职报告》安排在第几期了?”

        “请您改题目,您不改,换个笔名发,你也不同意。我们只好先搁着啦!”

        “被搁置了?小伙子,翅膀长硬了啊,我开始搞文学的时候,你还在‘a o e’呢!”

        我又蒙了,心底生出了恼怒。正待回几句,他又笑着说:

        “我跟你开玩笑呢,你别往心里去。”

        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假话还是真话,就没吭声。

        “那个述职报告你们觉得不合适,就先不发了。我这里有个自传,你给我把个关。”

        “谁的自传?”

        “我的。”

        我着实吃了一惊:“老哥您开始写自传了?”

        他得意地笑了:“写了个草稿,五万多字,还得补充。”

        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写自传的,不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就是有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影视明星、节目主持人,或者在其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但一个退休的地方老干部写自传,还是第一次听到。

        “老哥写自传,有啥目的吗?”

        “我这一辈子,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辈子。我要写出一生的经历,一来给自己有个交代,二来想给我的子孙后代留个东西,让他们知道父辈们创业的艰辛。所以,我这一辈子,白纸黑字地记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说着,他拿出厚厚一叠书稿。我一看,文章名《草原赤子》,副标题是“我的一生”。再看目录,煞是有趣:

 

                第一章,在桑多河畔成长——我的少年时代;

                第二章,走向我的青春——我的大学时光;

                第三章,大河里的鱼——我的教书生涯;

                第四章,草原上的格桑花——我的文学梦;

                第五章,在桑多文联的日子——我的精神家园;

                第六章,曙光里的桑多人——我的报业生涯;

                第七章,草原深处教育情——我与桑多民族中学;

                第八章,党员的起跑线和加油站——我的党校;

                第九章,夕阳下的壮丽景色——我的晚年生活。

 

        天哪,九章内容,五万多字,密密麻麻的四号仿宋字,看得我脑袋都大了,有种晕晕乎乎的失重的感觉。

        “你慢慢看,别急。看完后给我提几条建议。”

        我都不敢接话了。

        “等定稿后,先在《阳光》上发表,然后我就出书,搞成公开发行的。你看如何?”

        “老哥,没必要搞成公开发行吧,印那么多,没人买的。”

        “这你就想错了,越是这样的传记,越是有人买。你要知道,我的经历,就是我同龄人的经历,就是老百姓在大时代大背景下的生活,谁还不感兴趣呢?”

        我只好说:“老哥说得有道理。”

        他交代说:“闲话不说了,你慢慢看,看完后给我打电话啊!”

        说是让我慢慢看,才过了一周,他的电话就来了:

        “小兄弟,你看完了吗?”

        “老哥,还没呢,最近特别忙。”

        “忙不是理由,你要重视它,不要应付我。”

        “老哥放心,我一定尽快看完。”

        我只好抽出时间,扎扎实实地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确实吃了一惊。自传中的这个人,的确是有血有肉的草原人,人生理想的开拓者,有担当有情趣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以细腻的文字、丰富的情感,清晰地抒写了他经历的六十五个春秋。这段漫长的人生岁月,他用的是素描手法,个别地方浓墨重彩,令人嗟叹人生的多彩、情感的深沉和命运的起伏。在第九章“夕阳下的壮丽景色”中,他大量使用了自己写的以安天知命为内容的旧体诗词,并摘录了颜氏家训和曾国藩家书中的部分内容,又将藏族传统的家庭教育要义融于其中,可以说是一章强化自身修养、重建家教模式的人文教育文本。

        在我唏嘘感叹之际,他的电话又来了:

        “小兄弟,你看完了吗?”

        “看完了,看完了。”

        “有什么建议吗?”

        “老哥,看得我差点儿哭了,哪敢提建议啊!”

        “你别哄我,说实话!”

        “是实话,从来就没这么感动过。”

        “那就好。真的没啥建议?”

        “有些错别字,我都标出来了。”

        “好啊,你改过来,我再补充一些内容。”

        半月后,他把补充好的稿子又带过来,要求在《阳光》上发表。这天,正好主编也在。他就先把自传给了主编,两人聊了很长时间。他离开后,主编喊我商量事情:

        “听丹珠说,你看完他的自传了。你认为写得很好,是吗?”

        “就是,挺感人的,写得也细腻,很真实。”

        “那你的意思是要在我们的《阳光》上发?”

        “这个主编您看吧,我吃不准。”

        “我觉得不好发,因为太长了,而且……”她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他还算不上桑多一带响当当的人物,这自传发出来,读者会说闲话的。”

        “就是,您的这个顾虑,是对的。”

        “要不这样吧,我刚才也给他建议了,就按他的想法,先出书。书出来后,我们可以节选其中的章节发表。”

        “嗯,这样处理,挺好的。您估计他的自传出来,有人买吗?”

        “这个时代,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平民的一辈子的。”

        “那我们杂志上发多少内容合适呢?”

        “如果是小说,五万多字的,我们可以全文发。但这是人物自传,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儿,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嗯,我明白了。”

        “以后你看完作者的稿子,无论好坏,都不要急于表态。”主编说,“这样我们周转的余地大一些。”

 

5

 

        丹珠的自传《草原赤子》终于出版了,据说是他自己掏的腰包。因此只印了一千册,出版社留了二百本,其余的,都返还给了丹珠本人。

        果然如主编所料,没人愿意买丹珠的自传。

        他只好拿着自传到处赠人。先列了一个赠书名单:

        第一类,小学至大学的同学,凡是常联系的、健在的,都送;

        第二类,工作过程中认识的新闻工作者,凡是还在搞新闻工作的,都送;

        第三类,桑多地区的作家和诗人,凡是对得上眼、能谈得来的,都送;

        第四类,家人和亲戚,凡是晚辈和平辈,都送。长辈,要了就送;不要,就算了。

        每赠送一本,他都要在扉页上写些字。给同学送的,他写“请某某同学翻阅”。给新闻工作者送的,他写“请某某同志指正”。给作家和诗人送的,他写“请某某先生女士雅正”。给家人送的,他什么也不写。

        就这样又搭邮资又跑路的,送了一大圈,三四百本出了手。余下多半,都沉默地躺在书房里。

        有次我在路上碰到丹珠,问他的自传销售和赠送的情况,他说:

        “要的人挺多,都快没有了。我决定再版,印三千册,我想总该够了吧!”

        “老哥,很多人的诗集白送给人,人家都不想看。你的自传倒好,成行时货了!”

        “诗集,读者面太窄。再说你们写的那些朦胧诗,很多人都看不懂的。”

        “也是啊,现在出诗集,的确不好卖。”

        “不是诗集不好卖,是新诗集子不好卖。旧体诗,我看还是有市场的。”

        他说自己在整理近年来写的旧体诗词,准备古典雅致地出一本。我说也对,像省上的某某、某某、某某某等都出了这样的诗集,卖得怎么样不知道,但常常获这样那样的大奖。他听了,撇了撇嘴:

        “你说的这些诗人,我成名的那些年,他们还在模仿的道路上蠕动呢!”

        “现在,他们可有名气了,”我说,“有的已经走向了全国。”

        他露出怀疑的表情:“他们那样的作品还能走向全国?”

        “是啊,他们的作品越写越好,有了大的影响力。”

        “哦,那我赶紧整理诗集,印出来,也挽回一下逝去的名气。”

        我突然伤感起来。想当年,他是桑多有名的诗人。后来,因为人生中的不如意,远离了文学,走上了仕途。而今退休后,过不惯百无聊赖的日子,竟然萌发了回归文学的念头。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作出他这种选择的人,在桑多文学圈,还是比较多的。当初他们确实把文学当作仕途上的敲门砖,门开了,进去不长时间,就把文学当作了弃妇。仕途不如意,或者脱了乌纱帽后,就又把文艺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这才是他们此生真爱过的女子。

        这断了二十多年的爱情,还能重续前缘吗?

        或许能。丹珠通过我,通过《阳光》杂志,还在努力续着这个缘,因此总是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他最喜欢说道文学、议论文友了,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起初,我耐着性子听,间或插一两句。一插话,越发勾起了他的表达欲,话就更多了,一说就是半小时。我实在没法子,只好戴上耳机边听他说话边干手里的活,偶尔嗯嗯嗯地应几声。后来,只要见是他的来电,就眼发黑头发昏的,但又碍于忘年交的关系,不得不接。

        这一天,他又打来电话,我犹豫了片刻,还是接了。这次他倒言简意赅:“小兄弟,我的诗集出来了,你到我家来取吧!”

        我赶紧买了些礼品,去了他家。开门的,是他媳妇,当年的美女,成了满脸皱纹头发斑白的老人了。他呢,坐在茶几后,涨红着脸,很愤怒的样子。茶几上,堆着他新出的诗集。有几本凌乱地趴在瓷砖地上。

        “老哥,您给我打电话时,听起来还好好的,这一会儿工夫,就凶神恶煞的,到底发生了啥事?”

        他不回答,瞪了老婆一眼,他老婆就哭出声来。

        “哭个屁,你个小气鬼!”他骂起老婆来。

        我忙劝解:“都老夫老妻了,就别吵啦!”

        他老婆带着哭腔对我说:“钱都出上书了,那书能吃还是能喝?我抱怨了几句,他就摔这摔那的!”

        他跳了起来:“我就好这一口,就你管得多。万一哪天我死了,肯定是让你气死的。”

        我忙把他老婆拉进厨房:“嫂子,您别抱怨老哥,写诗出书,是他的精神需求,您就理解他吧!”

        他老婆抹着泪说:“本来我挺理解他的,可他一出书就花钱。上次出什么自传,花了两三万,这次出这个破书,又花了一万多。我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就这样叫他折腾完了。真的,出这破书干啥?还不如花这个钱去拉萨朝拜,敬个佛,积些德,那才有作用。”

        忽听得客厅里又传来书籍被摔的声音。我赶紧走出来,把地上的书一本一本拾起来,整理好,摞在茶几上。

        丹珠说:“这个臭婆娘,越老越糊涂,根本就不考虑我的感受。”

        我说:“嫂子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出书花那么多钱,换成谁,都会心疼的。”

        这样一说,他的眉头才舒展开来,这才招呼我坐下,又倒了杯饮料:“你先喝这个,我们说说诗集的事。”

        他又一次说到做到了,这次出的,是本旧体诗词集,没标出版社,显然是内部书号,书名也奇怪:《自嘲集》。序,是某位藏族作家写的。这作家概述了丹珠在民族教育事业、新闻业和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了他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再看诗集首篇,是首《老年谣》:

 

                日出东方落西山,春去冬来年复年。

                岁月如梭匆匆过,人生不觉到暮年。

                童年绮梦还未醒,额前发稀两鬓斑。

                功名利禄瓦上霜,看开放下心自安。

 

        读完,扭头看丹珠,虽红光满面,但头发已然灰白,仿佛他生命中的寂寥之冬,已悄然到来了。

        我说:“老哥,你实话告诉我,你早就远离文学了,现在又重新拾起,是真的想消磨退休后的时光吗?”

        他显然没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反问我:“你问这干啥?”

        我说:“仅仅想知道您真实的想法。”

        他沉默了片刻,以一种感伤的语气回答我:“小兄弟哪,刚退下来的那段日子,大概一年多吧,我确实有你说的这种想法。不过,当我重新把文艺拾起来,就突然发现: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头来才整明白,年轻时苦苦追求的功名啊利禄啊啥的,都是虚的。唯有这文艺,才能使我的内心安静下来,充实起来。在这里头泡得时间长了,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呢!”

        我说:“寻求内心安宁的,不是还有我们的宗教吗?”

        他说:“哎,你不知道,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似乎也能理解他了。

        他又说:“人退休了,俗务少了,搞文艺的心,就活了。以我的阅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如果要静下心来写的话,说不准可以整出《白鹿原》那样的东西来。”

        我吃了一惊:“《白鹿原》?”

        “对啊,《白鹿原》,他陈忠实能整,我就不能整吗?”

        我说:“人家陈忠实从没整过您这样的《自嘲集》!”

        他突然把食指竖在嘴唇前,偷看了一眼在厨房里忙碌的老婆,嘘了一声:

        “小兄弟啊,《桑多歌谣》是我在文学道路上走出的第一步,《草原赤子》是第二步,《自嘲集》是第三步。下一步,我也想写一部死了可以当枕头的书!”

        我一听,惊呆了!

 

刊于《青海湖》2017 年4月“藏族小说十二家”专号

       

        扎西才让,藏族,1972年生,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甘南州作家协会主席,第二届甘肃诗歌八骏之一。在《民族文学》《十月》《诗刊》《青海湖》《散文》《芳草》《红豆》《西藏文学》《飞天》等60多家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作品曾被《诗选刊》《小说选刊》转载并入选《2015散文精选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中国好文学》等40余部选本。著有诗集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