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草原牧村上演的“南木特”藏戏,吸引了周边群众。这一散发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历经岁月的洗礼,从民间走向舞台,历经融合发展的历程,扎根于民间。

        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情节完整、结构完整的“南木特”藏戏如一朵旖旎的奇葩,广泛流传于整个安多藏区,成为生息于此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

        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后,保护传承重任不容推卸。承载着传承藏民族文化的重任,担负着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沐浴一路风尘,一路走来,“南木特”藏戏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前行。


《唐东杰布》:古典藏戏的现代呈现


        “噢,拉索,唐东杰布,千年之后,天降神人,炼铁水造铁桥,尝百草开医药,启智巧继百工,聚歌舞创藏戏,世人称颂为‘铁桥喇嘛、藏戏癫僧,百工之王,藏药仙翁’……”在浑厚的男声藏语咏颂中,由甘肃省藏戏团暨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安多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拉开了序幕。

        这部凭借精致的现代化剧场营造出的古朴清新、儒雅秀丽的大型剧目,因主题鲜明突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丰满感人、场面盛大壮美、舞美美轮美奂而备受关注,被列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大舞台剧创作项目,2015年10月赴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调演,获重点优秀剧目奖……目前,该剧正在筹备代表甘肃省参加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展演活动。

        传承安多南木特藏戏的古典风韵,丰富和拓展其表现形式,注重与时代主题的融合,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唐东杰布》不懈的追求……

        西藏帕竹王朝时期(约明朝中叶),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江河纵横,交通困难,藏地僧俗为此苦不堪言……铁匠桑钦派自己新婚不久的新娘拉姆,携带家传冶铁秘术《金刚冶铁秘籍》前去迎请唐东杰布回乡冶铁造桥。拉姆中途不幸被洪水冲走,生死不明。恰巧目睹这一切的唐东杰布联想到有史以来雪域众生的水阻之苦,当即发下宏愿,决心在江河之上架设铁索桥。

        场面惊险、扣人心弦……

        唐东杰布历经千辛万苦,在临近80高龄之际,在雪域高原千江百河之上架起了58座铁索桥。在岁月长河的风霜雨雪中,已成白眉须发老翁的唐东杰布在嘱咐桑钦重新续编刻印《金刚冶铁秘籍续》,鼓励小拉姆继承藏戏事业后溘然长逝……

        《唐东杰布》共分6幕,全剧以鲜活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印记和艰难历程,集中揭示西藏社会进步与落后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历史地再现了藏汉文化科技交流的史诗画卷,折射出藏汉团结的社会历史传统。

        在创排上重拾古典藏戏之古风遗制,回归古典藏戏之自由精神,彰显安多藏戏之本体特色。在剧目创新上,编剧选择了唐东杰布这一藏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为戏剧核心,以其募铁修桥为戏剧事件,极大地提高了关注点及看点。又因为唐东杰布本人就是藏戏的创始人,但至今没有一部表现他事迹的剧目,此剧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藏戏题材上的重大突破。

        《唐东杰布》的题材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各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无疑是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主流的历史延伸,这也成为该剧在主题创新上的成功尝试。在表现形式上,紧扣艺术框架来表现主题,并在严格遵循南木特藏戏艺术传统和戏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个别新的唱腔,使用了现代舞台的舞美和声光电手段,采用了由26人组成的中型民族管弦乐队,营造出一个全新的舞台戏剧效果。

        而这幕《唐东杰布》最大的特点,便是历史题材的现实呈现中时代主题的生动体现。

        “命运难违,但心可寄托,人生如一场戏,苦乐共存……”剧目充分演绎了这句台词所表达的意境。

        古老的西藏是封闭的,使得交流无法实现,藏地的自然条件带来的是长期的滞后和缓慢发展,百工技艺水平较低,无法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然而在艰难的水运条件下反倒形成了高价的摆渡和腐败的官吏,从而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直至西藏的各个阶层感受到了它的痛楚……

        藏地的冶炼水平较低,修架铁索桥无法绕开冶炼这个关键环节,此刻是两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观念的接触和适应,这个先进与落后的矛盾转化点,就是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由四面八方向西藏的输入和应用,就是各个民族历史性的交往、交流和交织的过程中社会演进的动力和活力……这些现实聚合成了《唐东杰布》的主要戏剧因素。

        这些戏剧因素产生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三条戏剧脉络和事件本身,在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时,随着情节的展开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交织在一起,又舒展起伏;它们互为因果,又对立统一;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又互相推动,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同时,在《唐东杰布》中,人文情缘也交织在整个剧情当中,这就是唐东杰布创制藏戏并使之成为民间演出剧种并广而推之的重大文化贡献。

        “唐东杰布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有两点:一是冶炼熟铁架设铁桥,为西藏人民解决了交通困难的问题;二是募集炼铁资金创制藏戏,为藏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唐东杰布》编剧、甘肃省藏戏团团长、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院长嘎玛道吉说,“唐东杰布不仅改变了藏区交通问题,提高了当时西藏的商贸流通和信息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文艺品种,解决了藏族群众的文化渴求。”

        嘎玛道吉认为,纪念和借鉴唐东杰布这一艺术形象所透出的人文价值和精神思想是创排《唐东杰布》最初所期望达到的时代主题。

        可以看出,唐东杰布这个特殊历史人物的形象,以牺牲小我而造福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引发主体的故事情节,从而形成矛盾冲突的主动源。在观看《唐东杰布》时,无论是洪流中的顿悟、各方利益的冲突、募铁中的艰辛,还是修桥大业的圆满,我们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主题思想的体现,即: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对团结一心的重视,对和谐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富强的努力,对人间大爱的诠释,对敬业诚信的坚守。


“南木特”藏戏的诞生


        神秘古朴的拉卜楞寺,碧草蓝天的桑科草原,浓郁淳朴的藏民族特色,勾勒出蓝天白云之下的静谧之乡——夏河。

        “世界藏学府 中国拉卜楞”,千百年来,在拉卜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培育下,被誉为安多藏区最权威,全面性和艺术之一的“南木特”藏戏在此发源。

        “南木特”是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

        “南木特”藏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深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始发于18世纪甘青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隆务寺,是继西藏藏戏之后极具影响力的第二大地方藏戏剧种,艺术特色十分明显。

        据夏河县志记载,“南木特”藏戏在产生之前,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时期。拉卜楞寺自1709年创建后,拉卜楞地区逐渐成为了甘肃、青海、四川藏族聚居区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寺内丰富的佛教文学艺术及该地区独特的民间歌舞,奠定了“南木特”藏戏产生的客观文化基础。早在寺主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1728—1791)时,在他授意下,由三世贡唐仓丹贝卓美(1762—1823年)编写了《至尊米拉日巴语考释成就者密意庄严》一书,并将其中的“语考释”部分改编为“哈欠木”跳神剧,综合了歌舞和其他艺术形式,构成有说有唱,有歌有舞,又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表现上同跳神舞蹈有较大区别。 

        “哈欠木”第一场为规范平整净土,第二场为米拉日巴祈祷,第三场未鹿舞,第四场为猎犬表演,第五场为猎人贡保道吉示威,第六场为米拉劝化。剧中人物、野兽出场都是成双成对,近似分身表演。”

        以歌、舞、剧、技结合唱白,已突破了只舞不言的哑剧形式,向具有一定程式化的表演艺术迈进了一大步。

        1940年,五世嘉木样创编安多藏戏“南木特”,琅仓•尕布藏洛合西嘉措接受了编演法王松赞干布题材藏戏的任务。

        据《夏河史话》记载,琅仓•尕布藏洛合西嘉措是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自幼出家于佐盖新寺。8岁时被拉卜楞寺主定为三世琅仓•久美老哲嘉措德转世灵童并坐床,后入喜金刚学院学习天文、历算、音乐、法舞等,又入闻思学院学习显宗教义,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

        1928年,琅仓活佛应内蒙古僧众恭请,赴呼伦贝尔盟讲经,后创建了拉旗格尔寺,在内蒙讲经建寺的10年中,每到冬季,转居北京,住京期间,因喜京剧,渐识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李万春等艺术名家。

        接受创编任务后,琅仓根据民间传说和藏史资料,用安多口语创作了藏戏《文成公主进藏》和《冉玛乃》等剧本,歌颂藏王松赞干布在沟通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丰功伟绩,剧本汲取了京剧与西藏藏戏的艺术手法。

        《松赞干布》是“南木特”剧问世的第一个有正式文学剧本的剧目,它由拉卜楞寺高僧嘉措等执笔,五世嘉木样大师修改剧本,由琅仓活佛指导,1946年冬由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的60余名学员在德央宫大院演出,它的产生是以拉卜楞地区的歌舞、“哈欠木”跳神剧为艺术形式的原形和借鉴,取消了大部分面具,进行简单的化妆,配以乐队,增加了民间歌舞,充实了唱腔,吸取了民间的许多唱腔曲调,“南木特”剧顿时丰满鲜活起来。一时间引起轰动。

        2012年66岁的久西草,是甘南乃至安多藏区的名人,她是一位多面手藏族民间艺人,舞蹈、藏戏和弹唱无一不精。最重要的是她还是拉卜楞寺第一代演藏戏的女主角。

        “最初藏戏的公主都是男角扮演的,我当时在《智美更登》里扮演的是公主。”久西草说,1978年拉卜楞寺红教寺排练南木特藏剧《智美更登》时她便成了第一个女演员,从此之后,南木特藏剧打破了无女演员的历史。1981年进入甘南州藏戏团,任教练,从事藏戏唱腔及基本知识的培训工作,退休后仍在从事藏戏唱腔及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工作,她的学生遍及安多及其他藏区。

        “词要咬真,唱腔要稳定。”久西草说,因“南木特”藏剧的唱腔、表演、舞蹈等方面的艺术形式,使在当地民间歌舞、方言、说唱艺术、寺院音乐等基础上,吸取了宗教文化和各地文化艺术长期相互交流过程中,综汇融合,吸取提炼,塑造形象而铸成的。

        甘南“南木特”藏戏通常分“开场”“正戏”“结尾仪式”三个步骤,演员上场前,有笛子、扬琴、龙头琴、四胡、鼓等乐器伴奏。演员除神怪角色戴有面具外,其余演员都化妆,其服装头饰讲究,道具新颖别致。演员出场后,则不配伴奏表演细腻,韵白清晰,绘声绘色,唱腔时而高亢爽朗,时而低缓悲凉等特点。其演出色彩、风格、情趣等与其他藏戏有所不同。

        “表演时要把闪、跳、甩、摆、转、摇、顺等这些产生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动作提炼、夸张,给人和谐、健康的美感。”久西草说,“南木特”藏剧从浓郁的民间歌舞中诞生,因此在表演手法上带有鲜明的民间歌舞的印记。因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处境的人物的动作都迥然不同,人物形象鲜明,而姑娘们的舞蹈基本保持着民间歌舞的情绪特点,动作幅度小,节奏缓慢、文雅柔软,男演员的则气势磅礴,节奏感强。

        “拉卜楞藏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山寨农村、草原帐庐里都流传着数不尽的说唱故事、说唱诗史以及民间叙事长诗,八大藏戏的剧本。民间文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为“南木特”剧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嘎玛道吉介绍说, 夏河地区的农牧民,生性豪放旷达,善歌吸舞,不管是吉庆节日,还是歇息期间,都会对一曲情歌、一组舞蹈、轮流唱跳,直到尽兴为止。这一带流传的民间曲调有500左右,深厚的艺术土壤营造了浓郁的氛围,为“南木特”剧的产生、发展、充实奠定了基础。

        嘎玛道吉介绍说,“南木特”剧的最早雏形“米拉日巴劝法”由第二世嘉木样大师引进并倡导。 受拉卜楞寺的影响,安多地区不仅普及了“米拉日巴劝法歌”,而且相继出现了很多小杂剧,群众集会时常即兴表演,尤其在六月草茂花香期间,农牧民纷纷上山头、下河滩,过“香浪节”,各种杂剧应用而生,如“狩鹿”、“娶新娘”、“牦牛舞”等,这为“南木特”剧的发展、完善创造了条件。

 

村庄里的过年大戏


        正月初九,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新寺村村委会里人潮拥挤,鼓声低沉,村民们围拢在村委会的砖瓦房里,等待每年一次的“南木特”藏戏上演。 

        11时许,在一架古老的扬琴和笛子奏出的悠扬乐声中,身着戏服的演员化着浓重的妆容,扮演神怪角色的演员戴着面具,踩着低沉的舞步上场,合着音乐,手臂在空中舞动。 

        演员们个个神采奕奕,表演细腻,韵白清晰,绘形绘色,唱腔时而高亢爽朗,时而低缓悲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甘南草原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中。 

        “可以通过藏戏了解历史故事,我很爱看藏戏,年年都要来看的。”新寺村村民娘高说,牧区文化生活单调,“南木特”藏戏是藏文化的精华,是一种娱乐享受。 

        除了新寺村当地的村民,周边当江村、德合茂村以及佐盖曼玛乡的村民们也骑着摩托车赶来观看。 

        新寺村村委会主任周加才让说,新寺村是纯牧区村,牧民109户,过着逐水草而生的生活。1980年,村里成立了藏戏团,演员都是村里的牧民,冬窝子时,牧民们聚到村里,在春节前演员们集合排练,初七正式上演。自1982年春节第一次正式演出起,每年都如此,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年看“南木特”藏戏成了村里不变的传统。 

        新寺村的每年的“南木特”藏戏,从大年初七开始,演出3天,每天演出一个剧目,今年初七演出的是《松赞干布》,初八是《卓娃桑姆》。 

        今天上演的藏戏剧目是《诺桑王子》,也是新寺村今年春节的最后一场藏戏。新寺村民间藏戏团团长东高饰演法王。 

        东高自18岁起便加入了村里的藏戏团,进入藏戏团后,跟着村里的老演员们学习演戏,饰演过《松赞干布》里的徒弟,也演过《卓娃桑姆》里的反面角色,每场戏都分上、中、下三部,每场都要演5、6个小时,藏戏场面大,每场剧目都要20、30个演员上场。 

        岁月流逝,人员新老更迭,自1982年至今,已经30个年头了, 当初的老演员们有的相继离世,有的已经退出。当初筹备的演出设施和道具也已经陈旧,村委会每年会根据演员的情况更换、调整演员。去年还自筹资金更换了一小部分服装。也曾从拉卜楞寺特邀名师,为学员们系统的传授藏戏理论知识和演艺技能。    

        老支书扎西东珠是老扬琴手,现在他已62岁,因年事已高,3年前村里的年轻人娘去加便接替了他。 

        东珠加木措是《松赞干布》的主演,已经演了十几年了。而今年27岁的女演员仁欠草也是主演之一,到藏戏团也3年了。 

        现在藏戏团有48人,其中男演员19个,女演员11个,其余的便是后台服务及乐器弹奏人员。演员中年龄最大的演员40岁,最小的只有19岁。 

        服装旧了,道具旧了,但新寺村牧民们对“南木特”藏戏的激情依旧。 

        “我们的藏戏跳的是最好的,演员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能演戏都很高兴!”东高说,今天的演出结束后,他的团长就结束了,明年又将另选团长。能到外头演出,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演出是他最大的心愿。 

        “虽然条件差,资金不够,但新寺村‘南木特’藏戏每年都会有。”村委会主任周加才让说,他们一定克服种种困难,让“南木特”藏戏在民间继续流传。

        而新寺村只是“南木特”藏戏发展的一个缩影。

        原甘南州文化局局长云丹龙珠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藏区文化生活日趋或与,藏戏剧目增加。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戏——《达巴丹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仓”(红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区第三部“南木特”藏戏——《智美更登》,并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戏曲汇演,获得了奖项。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此后,“南木特”剧目在甘南地区的藏族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碌曲、玛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县,也以寺院、村落为单位纷纷成立剧团,至五十年代末州内发展藏戏演出团队达36个,剧目9个:《松赞干布》《达巴旦保》《智美更登》《召娃桑姆》《诺桑王子》《罗摩衍那》《阿德拉茂》《赤松德赞》和《降魔》。

        到了60年代,藏戏又进入兴盛时期,但随着“文革”的开始,藏戏再次遭到禁演。

        1970年代末,“南木特”藏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获得再生。1981年成立了“甘南州藏剧团”。1982年在合作举办了全州首届“南木特”藏戏调演,夏河、碌曲、合作等县藏戏队和甘南州藏剧团参加了历时7天的藏戏汇演。甘南各地都成立了以乡以村为单位的藏戏队,走乡串户演出。

        从1946年第一部“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的创演至今,累计演出剧目12部之多。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排演了现代“南木特”藏戏——《长碑》,1995年与州歌舞团组成“中国藏族歌舞团”,赴美国、加拿大出访演出;1997年到国内32个大中城市巡回演出;2000年受国家民委委派,2002年受国务院外宣办和省外办委派,赴英国、荷兰、瑞典和挪威欧洲四国巡回演出,荣获多种奖项。

        同时,演出单位也由拉卜楞寺的一个演出队,发展到几十个专业、业余演出队,几乎遍布甘南草原,并流传到青海、四川藏族聚居区,“南木特”藏戏的表演艺术、唱腔音乐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完善。


从民间走向“非遗”之路


        甘南州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道路整洁宽敞,新建的房屋上经幡飘动,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致。

        而在二地村,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村中央的戏台,以及2013年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木特’藏戏传承保护基地”牌匾。

  “南木特”藏戏,无疑是二地村乃至双岔乡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每年农历4月初,村里的演员们就开始精心排练,为村民们演戏。

        演出当天,二地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们都会早早赶来,站在房顶上,期盼藏戏早些开演。

        二地村藏戏团组织者旦木召告诉记者,二地村的“南木特”藏戏团是由双岔乡旺藏寺院依拉久美大师参照西藏民间藏剧,借鉴拉卜楞藏戏,在挖掘双岔本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于1978年创建,目的是传播和繁荣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

        二地村党支部书记扎西东知是“南木特”藏戏传承人。他说,从1978年成立至今,二地村“南木特”藏戏团已经有37年的历史。37年间,难能可贵的是,二地村从未间断过演出活动。

        二地村“南木特”藏戏演出的主要优秀剧目有《松赞干布》《智美更登》《诺桑王子》等,有现存完整的手抄剧本5本,民间艺人48人,鼓、锣、笛、海螺等多种乐器和道具120余件,演出服饰123套。

        到目前,二地村“南木特”藏戏团已成功演出250多场,受到了当地和周边群众的喜爱与好评。

        2013年2月21日,二地村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木特’藏戏传承保护基地”命名仪式。之前,国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南“南木特”藏戏的保护与发展专门下拨资金162万元,用于濒危剧目的抢救性记录、演艺人才的培养等。国家的支持和地方的重视为“南木特”藏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扎西东知说,《松赞干布》《智美更登》《诺桑王子》他都演过,前年才换了一批年轻人来演绎。而且,党委、政府还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去年搭建了戏台,更换了一部分服装和道具。

        “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很喜欢‘南木特’,很重视每年的演出。”扎西东知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藏戏团不仅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而且村里的年轻人也都积极参与。

        村民拉毛才旦是《智美更登》剧目的新主角,是一名年轻人,以前饰演小角色,如今通过努力,已经能演重要角色了。他很希望把戏演好,把“南木特”藏戏传承好。

        “融合发展,是‘南木特’藏戏发展的必然趋势,剧目从传统逐渐向新创现代过渡,题材由历史事件向现实生活过渡,场地由露天广场向舞台演出过渡,剧团由民间自发组合向专业团队过渡。”云丹龙珠说“南木特”藏戏遵循着发展的规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民间的藏戏团因各种原因逐渐解散。“南木特”藏戏的传承和保护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原甘南州文化馆馆长马庆禄介绍说,“南木特”藏戏的保护传承工作早已引起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2005年被列入甘肃省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 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扩展项目名录。

        自2005至2012年,甘南州文化馆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合作、夏河、碌曲等地收集整理资料,已整理“南木特”藏戏剧本13个,藏文版剧本已经出版,并整理了完整的视频资料5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各1人。2011年,又进一步完善了“南木特”藏戏资源数据库建设,重点进行抢救性资料搜集和整理。

        “ 召开甘南‘南木特’藏戏学术研讨会;征集甘南“南木特”藏戏实物,聘请专业音乐人员开展记谱等工作;建设甘南‘南木特’藏戏传习馆,选派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大型活动;定期开展全州调演活动,建成演、研一体的保护中心是我们下一步的规划。”马庆禄说,他们已经做了详细甘南“南木特”藏戏保护工作计划,规划正在待批。

        “‘南木特’从寺院走向民间,又由民间走进专业舞台,演艺质量有了根本性提升,但它仍深深扎根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艺术享受,至今州内仍有数十个藏戏团队,扎根活跃在群众之中。云丹龙珠感叹道。

        目前,南木特藏戏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甘肃、青海、四川藏区有着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和群众基础。

        穿越历史的长河,甘南“南木特”一路走来,必将在“非遗”的路上越走越远……

赵梅2.jpg

        赵梅,女,忠于自己的内心,在路上寻找心安的媒体人。曾参与5.12汶川大地震和舟曲8.8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等重大灾难事件的采访报道。参与采写的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多次获甘肃新闻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先后获“甘肃省十佳记者”“甘肃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著有《此心安处》(散文、报告文学卷)《青春使命——80后女记者汶川大地震亲历回访录》《舟曲,请你作证》等文集,文学作品散见于《文艺报》《飞天》《甘肃日报》等刊物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