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青海湖虽然还是冰封的季节,却已经成了鸟类的天堂。在湖西一片绵延30多公里的湿地上,每年雪花飘落时,数千只大天鹅会从西伯利亚、新疆等地陆续飞来。来年冰雪消融时,它们又悄然离去。

    湖边的一位藏族“阿卡”智华(安多藏语中对藏传佛教僧人的称呼)常年守望、保护着这些洁白的生灵,与它们结下了不解情缘。

    今年33岁的智华就生活在青海湖西岸共和县石乃亥乡的尕日拉村。从小在湖边放羊的他对野生动物有着深深的感情,特别是每年飞来越冬的美丽的大天鹅,常常让他流连忘返。15岁那年,智华在尕日拉村的尕日拉寺出家当了“阿卡”。出家人的慈悲心让他更加积极地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

智华拿着相机、三脚架向大天鹅栖息地出发

    2008年,智华成为一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义务监测员,并自己设计、制作了鸟类监测的表格,坚持不懈地记录尕日拉湿地的鸟类数量、行为,以及栖息地的变化,并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每年10月到来年4月,是大天鹅在青海湖越冬的时间。由于石乃亥乡的湿地有许多地下泉眼,冬季不会结冰,并且食物丰富,因此成了大天鹅栖息的乐园。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上,大天鹅们成群结队,聚集在3个水域。智华每次观测、记录都需要一一走到离它们最近的冰面上。完成一次监测需要两天时间。每一次,他都是骑着借来的摩托车驶过崎岖不平的草场,然后远远地把车停在离栖息地很远的地方,再轻轻地走过去。

    “天鹅是很怕人的动物。但天长日久,它们好像已经认识我。”当记者随智华来到尕日拉村的泉湾时,200多只大天鹅正怡然自得地在水面上追逐嬉戏,全然不顾人类的到来——这与上次记者独自来到泉湾时,天鹅们纷纷游走的情景大不一样。“它们见你和我在一起,就知道是朋友啦!”智华有些得意地说。

    智华熟练地架上三脚架,先装上摄像机,然后打开相机,开始拍摄。“我这个镜头最长焦距能到300毫米,基本上够用。但相机的跟踪对焦功能不行,天鹅一飞起来我就常常拍不实。”

    去年,在由青海省林业局主办的“乡村之眼——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青海牧民影像剪辑培训班上,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智华将长期以来拍摄到的影像资料整理、制作成了一个约15分钟的纪录片《我与大天鹅》,影片讲述了尕日拉的“阿卡”、乡亲们为保护大天鹅所做的点点滴滴。

智华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听老人们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青海湖的湖水还围绕着尕日拉寺院所处的山崖,山崖上有很多玛尼堆和放宝瓶的地方。每当僧人们吹起海螺,青海湖黄色、黑色的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会围成一圈吃祭祀的宝瓶。可是现在青海湖的水位下降了10米,退缩了3600米。我们应当保护和珍惜这片水域和生活在这里的生灵。”智华说。

    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天鹅栖息地周围的居民几乎都成了保护青海湖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志愿者。寺院的“阿卡”们常常和他一起捡拾垃圾。当发现有人在湖上凿冰盗渔湟鱼,他们会悄悄地去扯断网绳,并拨打举报电话。住在向公村栖息地边的牧民还担任起湿地保护志愿者。

    如今,随着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恢复,飞来越冬的大天鹅数量逐年增加。去年达到了4000多只。

    “天鹅是我们心中最美最神圣的大鸟。它们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和它们长相厮守是我一生的愿望。”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