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曲1.jpg

丹曲,甘肃肃南人,藏族,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1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

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从事藏学研究工作;现任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藏学研究所所长、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主任、《西藏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等职务;兼任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格萨(斯)尔》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甘肃合作民族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历史与文化、史诗《格萨尔》、民族古文献学以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现在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承担《藏族文化》《藏族宗教文化》《西藏寺庙文化与管理》以及《敦煌古藏文文献释读与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出版学术著作有《敦煌古藏文文献释读与研究》《拉卜楞寺简史》《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拉卜楞史话》《甘肃藏族史》《卓尼藏传佛教历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西藏藏传佛教寺院》《<格萨尔>所反映的山水寄魂山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藏族史诗<格萨尔>论稿》《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藏族生态伦理观念研究》《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调查研究》《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甘肃卷)、《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祁连山志)等数十部。

丹曲2.jpg带领研究生在青海湖考察

长期关注地方民族史、藏族历史与文化、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口头传统研究,注重田野考察研究、民族志写作与学术理论思考的三维互动。先后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完成调研报告10余篇。其中参与编写的《夏河县志》(文化志·民政志),获2001年度甘肃省社科图书最高二等奖;论文《简述藏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及其影响》获1990年甘肃第二届优秀社科三等奖;专著《拉卜楞寺简史》,获1995年度甘肃省社科图书三等奖;专著《安多地区文化艺术》,获1998年度十五省区社科图书二等奖;工具书《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获2011年第十二届甘肃优秀社科(工具书)三等奖;调研报告《甘南藏族部落及其老人组织在当代的影响及其作用》获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成果三等奖;专著《<格萨尔>所反映的山水寄魂山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获2015年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调研报告《黄河流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黄河源区为例》获2019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丹曲3.jpg在北京大学办公室前留影

近年来,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完成2005年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藏文文献中的“于阗”(li-yul)研究》;主持完成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藏文40卷《格萨尔》精选本”二期工程的编纂工作;主持完成2013年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甘肃卷)(甘南卷)(祁连山志),主持完成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敦煌古藏文文献释读与研究——对中古时期于阗历史的解读》;主持完成国家民委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研究——以羌族为例》和《关于“尼江”地区团结稳定长治久安社会问题研究》;主持完成西藏民族大学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正确处理西藏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的关系”重大项目、西藏自治区“十大工程”研究“美丽西藏”重大项目、深入推进“正确处理好西藏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的关系”实践研究等课题。主持西藏自治区党委重大委托课题《中华文化对西藏文化影响的史实整理与研究》课题、主持完成2020年西藏民族大学“藏秦喜马拉雅·高峰人才”重大课题《拉卜楞历史文化文库》编纂;主持省部共建项目“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西藏为例” 专项招标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