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文华奖颁奖仪式在重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出席活动。青海省在国家级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由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创排的大型安多藏戏《金城公主》主演完么吉,凭借精湛深沉的舞台表演荣膺文华表演奖(全国仅十个)。这是青海历史上首次摘得“文华表演奖”,为青海舞台艺术再添一抹厚重的国家级荣光。这既是对演员艺术修为的至高肯定,更是青海长期深耕艺术创作、推动文艺繁荣的成果体现。
作为本届艺术节全国55部入选剧目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戏曲作品,同时,也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唯一入选的剧目,《金城公主》从创排之初,便肩负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立项资助,由青海省藏剧团历时三年精心打磨,以唐蕃和亲的宏大历史为背景,通过“乱世童年”“西行入蕃”“力促会盟”“传播文明”等关键情节,细腻塑造出金城公主胸怀家国、坚韧睿智的女性形象,完整呈现了她以智慧化解纷争、以慈悲凝聚人心,推动汉藏文明交融的壮阔人生。
完么吉荣膺文华表演奖,与濮存昕、靳东、刘敏涛、赵文瑄、陈丽君等同台领奖,这不仅是对其个人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更是青海舞台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映照出青海文艺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图景。作为青海省藏戏领域的领军演员,完么吉以清亮婉转唱腔与形神兼备演技深耕多年,是青海非遗传承和艺术表演的中坚力量。她功底扎实、台风稳健,塑造诸多经典舞台形象,在传统藏戏《意卓拉姆》中担纲主演,以丰沛唱腔与细腻情感诠释角色内核;在安多藏戏《金城公主》中活化历史人物,凭传神演绎收获业界与观众的双重认可,其艺术实力屡获专业肯定,先后斩获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青年传承人才奖、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等重磅奖项,在专业赛事中尽显功底。在坚守舞台之余,她积极拓展藏戏传播边界,赴国内外参加各类非遗展演,推动青海文化跨地域、跨国界传播;受聘担任“非遗进校园”指导老师,助力传统艺术在青少年中群体扎根;2021年跨界推出原创歌曲《扎西圆舞曲》,以民族音乐为桥,为藏戏艺术注入新传播活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藏戏,安多藏戏以高亢唱腔与特色面具承载青海少数民族精神审美。青海省藏剧团秉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理念,创排《意卓拉姆》《藏王的使者》《金色黎明》等藏戏屡获国家级奖项。《金城公主》既保留安多藏戏传统程式,又融入汉族戏曲与当代艺术精华,以“传统为骨、现代为魂”的风格在本届文华奖参评时广受赞誉。业内专家认为,该剧既是对藏戏这一非遗瑰宝传承发展的切实推动,也是向全国展示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繁荣成果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持续引导与支持下,通过设立创作资助机制、搭建展演平台、培育青年艺术人才等举措,一批兼具民族底蕴与时代精神的舞台精品不断涌现。自《金城公主》项目启动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将剧目作为推动青海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为剧目从文本打磨到舞台呈现的全流程提供坚实保障。针对历史题材把控、艺术表现创新等关键环节,多次组织研讨并提出修改建议,推动剧目从历史叙事向艺术精品不断升华。在冲刺参评的关键阶段,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强化统筹指导与协调,联合黄南州着力解决巡演经费、人员调配等实际问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剧目复排与演员集训,从演出申报、材料准备、现场保障到新闻宣传,实施精细化指导,全力支持《金城公主》参评。
下一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文艺创作工作,加强对藏戏、平弦戏等青海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更多优秀舞台作品和艺术人才走出青海、走向全国,以艺术为桥梁,讲好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绵长而鲜活的文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