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三角箭靶(图片转自青海湖网)

  如果不是因为酷爱射箭,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弓箭手达纳·霍特科很难想象自己会千里迢迢来到青藏高原的尖扎县城,与中外弓箭手一起比赛射击藏式三角靶。
  与奥运会和国际赛事普遍采用的环形靶不同,藏式三角靶用土制成,被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靶的最顶端插着一根小木棍。按照藏族的射箭比赛传统,射中木棍最顶端的选手胜出。
  今年,这一项由藏族先民发明的比赛规则已被上升为中国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竞赛规则,正在尖扎举行的第二届“五彩神箭”赛事也被列入中国三大国际民族传统射箭赛事。
  未来4天,来自美国、巴西、土耳其、波兰、匈牙利、马来西亚、韩国等11支国外参赛队将与国内35个代表队一道,采用本民族的传统弓箭在尖扎展开射击三角靶的竞赛。首届“五彩神箭”赛事于2010年举行,吸引了8个外国代表队和15个国内代表队。
  尽管在印第安纳州找不到藏式三角靶,霍特科和其他美国代表队队员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适应性练习,主要是加大射程,缩小箭靶面积。
  霍特科说:“藏式三角靶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以前在比赛中从来没有射过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箭靶。我本人对藏式三角靶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了解藏族箭术的传统和文化。”
  尖扎县县委书记林华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的尖扎非常希望以箭会友、结缘天下,使“五彩神箭”赛事成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成为促进尖扎经济繁荣的翅膀。
  随着“五彩神箭”赛事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增加,尖扎县的旅游业日渐活跃。官方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人口只有5.4万的尖扎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6万人,同比增长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73万元,同比增长72.5%。
  当各代表队选手在位于洛多杰扎山脚下的尖扎县体育场盛装亮相时,自6岁起就开始练习射箭的杨格东知觉得既激动又紧张。他说:“我很想看看那些外国弓箭手射击三角靶的技艺,同时也很担心,非常希望自己家乡的代表队能够获胜。在我们藏族人眼里,射箭不仅仅是一项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民族记忆,表达了我们对和谐与安宁的追求。”
  藏族人对射箭的钟爱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中叶。至今,村落之间每年都会举行射箭比赛,而尖扎的藏族居民对箭术尤为钟爱。
  尖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中卡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藏式三角靶看上去小,但其实它和现代奥运环形靶的面积一样,但是对射箭技艺的要求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它并非悬空放置,而是直接安放在地面上,越是顶端面积越小,也越难射中,这种规则深深根植于生活,因为在战斗中,没有目标是悬在空中的。 
        家住坎布拉镇俄家村的杨格东知认为,除了箭靶有差别外,藏族民间的射箭比赛同奥运会的射箭比赛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允许参赛选手对竞争对手进行骚扰。
  “你可以在对手的耳边吼叫,甚至可以在他拉弓的过程中拍他的肩膀,大声说‘别射了,反正也射不中’,但一旦弓被拉满,就不能进行肢体接触了。这么做是因为战场上射箭必须讲究一心不乱,谁如果在干扰的情况下还能够静下心来射中箭靶最顶端,那大家都要竖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杨格东知说。
  虽然在比赛中射不中会被大家嘲笑,但是比赛结束后的一场“达顿”宴就会立刻让对手成为朋友。在这次“五彩神箭”赛事中,所有中外运动员和与会嘉宾都被邀请参加由当地藏族群众筹备的“达顿”宴。在将近500米的达顿步行街上摆设了562张餐桌,共2000多人,桌子上摆满了手抓羊肉、酥油糌粑、藏式点心等美食。
  让霍特科兴奋的是,在这里他看到了自己的波兰箭友。“由于对射箭有着共同的喜爱,这个世界变得很小,朋友们总能相聚在一起,这真让人激动人心。”
  虽然在尖扎只停留数日,霍特科和朋友们参观了县城附近的几座藏传佛寺,还专门买了一件藏式上装,准备在开赛时盛装出场。在尖扎的观光途中,霍特科还发现当地人把传统的木质长箭插在高高的石堆上,有的长箭上面还被五种色彩装扮。
  杨格东知解释说,在尖扎人的心里,红色象征热情和活力,黄色象征富饶与高贵,黑色象征力量与公平,蓝色象征智慧和包容,绿色象征希望与和平,把长箭用五色装扮正式象征着藏族人的精神追求。
  “作为东道主,尖扎的射箭队即使输了我觉得也没关系,比赛总会有输赢,更重要的是要广交朋友,把我们的藏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