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民大还不叫民大,叫西藏民族学院。” 2009年,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后,郭晓军成为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其实,早于郭晓军半个世纪,曾有一批批热血青年,走出军营,走出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名校。他们汇聚于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渭河之滨,汇聚于西藏民族大学。他们从教几十载、著述斗量,热血青年已成慈祥长者,桃李遍高原。

       这些老者,早已成为这所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西藏骨肉相连。而今,西藏民族大学正以其独有的资源和魅力,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

       从2002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西藏民族学院接受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对口支援。2007年,教育部增加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为西藏民族学院对口支援高校。2012年,教育部启动“6+1”团队对口支援工作,组建由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全面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十几年来,这些国内顶级高校有力促进了西藏民族大学办学理念的更新、师资力量的提升、学科建设的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在国家和教育部关怀支持下,有了对口支援计划。我很荣幸,到对口支援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郭晓军说。

       在东南大学3年深造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郭晓军参与了“863”“973”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通过参与这些科研项目,我认识到,我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是有偏差的。”郭晓军说,“国家在网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处的层次,跟我之前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网络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2015年,获得博士学位的郭晓军,回到西藏民族学院,这时,学校已改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此时他意识到,他所从事的工作,不只是授业。技术被用来做什么,关键在掌握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计算机网络技术好比‘屠龙宝刀’,一定要用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西藏安全上。”郭晓军说道。

与郭晓军不同,外语学院的赵长江教授原从教于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后,来西藏民族大学任教,涉藏翻译领域深深吸引了他。

        “我们把西藏的民族典籍、西藏旅游资源等‘译’到国外,让国外了解西藏。再把国外有关西藏的文章译成汉语。”赵长江教授说话声音不高,透着自信,“现在本科生里,有一批藏族学生准备报考我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7英本二班的桑旦尼玛就是其中之一。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就不必再进行转译,这是藏族学生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在西藏民族大学工作近6年来,赵长江教授最大的感触,就是对藏民族文化典籍蕴含的深邃思想了解越来越深刻。

       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黄丹告诉记者,她将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们介绍西藏地方法治史以及现在的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区位优势使我们的研究针对性特别好,我们在民大这个平台得心应手。”毕业于云南大学,在医学部从事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工作的姜钊说,他想用专业特长,对西藏的药材和疾病进行生物数据分析。

       近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实施了一批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师资力量不断提升。目前,现有教职工1291名(其中校本部101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4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38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64名;专任教师702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29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7名,研究生导师215名。

       如今,西藏民族大学已成为各地学子加强民族团结、矢志西藏、报效祖国、充实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