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清晨,朗朗读书声在海晏县金滩乡宝洁希望小学校园上空回荡,顿时让人感到亲切。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校园和一张张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笑脸。

“他们真是太幸福了!”海晏县宝洁希望小学校长马桂兰由衷的感慨。谈起农牧区的教育变化,她如数家珍:“危房没有了,校园变漂亮了,学生的学杂费全免了,教师待遇提高了……。”马桂兰在基层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现在的学科带头人,亲身经历了海晏农牧区教育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由一支粉笔到一个鼠标

“刚参加工作时,学校里只有两排平房,一排是教室,另一排是教师办公室和宿舍。教室里的课桌板凳破旧不堪,凳子有的还是学生自己从家里搬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主要教具,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下雨天,屋顶漏雨,上课的学生经常被淋湿;冬天,靠家长拾牛粪供学生们生火取暖……。”回忆当年的办学条件,马桂兰不甚感慨。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今的学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上课用起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资料应有尽有。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从县城到乡村,一座座全新的校舍矗立起来,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校园网、仪器实验室、图书资料室样样都有,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了。

由读不起书到免费上学

“以前,许多学生因为家里困难,小学上到一半就辍学了,每到新学期开学,看到教室里又多了几个空座位,我们当老师的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马桂兰这样说。

从2000年开始,国家开始下大力度查处教育乱收费现象,逐步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2005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的保障范围。从2007年春天起,新机制再次深化,国家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课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寄宿补助,农牧民家庭再也不会为筹集学费而犯愁。

“党的政策好啊,不用交钱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资源。”马桂兰告诉笔者,新机制实施后,“普九”义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一个学生只要交10元钱的作业簿费,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交。学校办公经费政府全部埋单,教师工资财政全发。现在是小孩到了年龄都能上学,都能上得起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还能获得500多元的寄宿补助。目前,全县小学入学率、初中升学率都达到了100%。

农牧区孩子到城里读书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海晏县搬到县城或西海镇居住的农牧民家庭有近300多户,这些家庭进城除打工、做买卖外,有70%以上的家庭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而搬家的。说起这件事情,马桂兰的心里有喜有忧,喜的是如今学生家长的观念转变了,为了孩子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可以撇开劳作了几十年的土地,举家搬迁到县城居住;忧的是学生减少,学校教师编制也相应减少,但需要教授的课程没有变,基层教师的担子更重了。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几年海晏先后撤并了莫湘滩、扶轮、阿尕图、永丰等学校。今年秋季开学,又在金滩乡探索实行各村6年级学生集中到乡中心小学上学的办学模式,并提出了村办幼儿园、乡办小学、县办中学的新的办学思路,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合理的整合教育资源,逐步拉近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