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青稞出青之路1.jpg青稞地。

探寻青稞出青之路2.jpg       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对黑青稞萌芽粉进行打包检查。

探寻青稞出青之路3.jpg       新丁香粮油公司研发的青稞挂面。王臻 摄

       一粒种子的出现,撑起了高原的生命奇迹,这就是青稞。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的饮食观念深入人心。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多种有益成分的青稞越发受到关注,青海省青稞产业日渐壮大。如何凭借青藏高原“超净区”的优势,将青稞产业打造成带领农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支撑呢?

       青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农作物,青海是青稞的主产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青藏高原青稞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万亩(26.67万公顷),产量约150万吨,不仅是青海农牧业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更是开发营养保健类产品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青稞是青海重要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青稞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是打造“青字号”特色品牌的必选项。那么,青海省目前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青海是全国青稞

       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将青稞确定为特色农牧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列为青海深度贫困地区的主要产业。国务院扶贫办把青稞产业发展作为青海脱贫攻坚精准产业,青稞产业成为青海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从顶层设计出发,青海省出台多条政策措施支持青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青海省启动实施《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通过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和绿色生态青稞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提高青稞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实施青稞生产加工标准,发挥绿色生态条件,重点扶持青稞β-葡聚糖、青稞黄酮、青稞饮品等系列高端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拓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到2020年新(扩)建青稞制品生产线5条以上,建立繁育基地0.4万公顷,打造青稞知名品牌2至3个,构建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青稞全产业链条,提升青稞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深度贫困地区5%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青稞产业成为青海大力打造“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的重要选择。同年8月,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专程调研青稞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好资源禀赋,发展好青稞产业,实施好三年行动,建设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青稞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提升青稞综合价值,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不久之后,青海省青稞产业联盟成立,旨在集中优势,抱团发展,不断提升青稞产业在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力,推动青海青稞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0年,青海省进一步出台《关于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从优化产业布局、建立规范化标准体系、实行绿色有机生产、推动深度开发利用、壮大企业市场主体、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流通体系、培育青海青稞品牌、推进产业扶贫合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十个方面提出推进我省青稞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和青稞全产业经济总量翻一番的发展目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稞产业发展,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提供保障,青稞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巩爱岐说。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昔日的民生粮变成了今日的致富粮,同时还培育出一批青稞加工龙头企业。

       据青海省扶贫局初步统计,青海仅青稞带动扶贫的贫困户就有11400多户,带贫人口达4万多人。与此同时,目前青海青稞加工量已占青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8家,青稞商品化率达到83%以上,加工率达60%以上,是全国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涌现出可可西里、汉和、新绿康、新丁香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在不断地探索着企业与种植户间的“双赢”模式,不断挖掘着青稞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

       传统青稞加工产业

       百花齐放

       青稞,又被称为裸大麦,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长的麦类植物。有学者研究指出,青稞的种植使得人类得以在青藏高原这种高海拔地区大规模永久定居。正因如此,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起来的青稞具有原粮口感粗糙、消化率较低、面筋蛋白较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青稞直接作为粮用作物很难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因此,如何通过转化,让青稞原粮在加工成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去粗取精、改良口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方向。

       有着近七十年发展历史的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立足青海青稞资源优势,将粮食变成粮食酒,成为我国青稞酒酿造行业的代表企业。据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67万公顷酿酒青稞种植田,其中0.67万公顷为有机田,此外每年还面向农户收购青稞原粮,收购量达青海总青稞产量的三分之一。

       “没有完美的结合,就没有青稞华丽的转身。”青海好朋友乳业有限公司将醇香浓郁的酸奶搭配颗颗饱满的熟青稞粒,不仅健康又可饱腹,而且丰富了酸奶单调的口感,这种互补互助的组合让青稞酸奶系列在近6年时间都稳当好朋友乳业的明星产品,去年一年就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1亿元。

       企业亲身实践的不俗业绩让青海好朋友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新峰认为,在青稞产业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其他食品与青稞的结合,增强人们对青稞的认知度、接受度,青稞酸奶良好的市场反应就是证明。近期,好朋友乳业研发的青稞牛奶即将上市。“牛奶的消费群体很庞大,在牛奶中加入整粒青稞,就是利用牛奶原有的市场基础,与青稞高纤维、低脂的优点相结合,以更健康的产品形象赢得消费者,同时也提升了青稞的认知度。”

       此外,青海省的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已有青稞方便面、青稞麦片、青稞挂面等13种青稞类产品面市。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也推出了青稞糌粑饼、青稞麻花、青稞奶贝、青稞奶条等产品。作为青海发展高原绿色产品的重点园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目前拥有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康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青稞加工企业6户,青稞产业年产值约7亿元。可以说,传统青稞加工产业已经呈现出多元多样、百花齐放的景象。

       功能型产品

       让青稞向高值化迈进

       与其说是高寒缺氧、水域纯净的独特地理条件孕育了青稞,不如说是青稞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基因,不仅适应了高原的严寒与贫瘠,还生长出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的独特营养价值。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院、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主任吴昆仑介绍,青稞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三高两低”的特点。

       科学研究表明,青稞籽粒所含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20.3%。此外,每100克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维生素B1)0.32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21毫克,尼克酸3.6毫克;维生素E0.25毫克。

       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麦特别是裸大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物医学界普遍认为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四大生理作用。

       2009年,国家卫生部把γ-氨基丁酸列入新资源食品。在青海,这一具有助眠、平衡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能有效抑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上升,并对更年期综合征及初老期精神障碍症、精神紧张有明显缓解作用的成分就存在于青稞中。

       高营养价值和多种有益成分的发现让青稞走上了一条高值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之路。其中,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从曾经的青稞传统产品开发毅然转向功能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017年,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所属的佐竹科技公司合作,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中国所属世界第一条青稞胚芽萌动技术生产线,实现了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批量化生产。据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晟介绍:“这条生产线激发出青稞特别是黑青稞中的最高营养含量,生产出的产品‘高稞极萌芽黑青稞粉’的γ-氨基丁酸每100克含量能达到142毫克,这将让黑青稞成为植物富集GABA物质之冠。”

       2019年年底,刚刚投产运行的青稞胚芽萌动技术生产线,年产6000吨产品已被新加坡、日本等地企业全部订购,扩能的5万吨生产项目虽然还在筹备当中,但已有不少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

       看到了青稞高值化发展的潜力,已开发出三十余种青稞产品的青海新绿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近期研究发现,从前用于饲料加工的青稞麸皮中麦纤素含量很高,这是减肥代餐产品的主要成分。如果开发一款青稞代餐产品,其附加值会远远高于青稞挂面、麦片等产品,还能实现青稞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每一粒青稞的价值“吃干榨净”。

       一公斤青稞,如果加工成青稞米效益可增加一倍;如果加工成青稞麻花、青稞饼干、青稞麦片,效益可增加10倍;如果加工成γ-氨基丁酸营养健康粉,效益可增加150倍,这背后是青稞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效益,也是科技点石成金的力量。而如何让青稞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邬剑谈到:“‘排他性技术’是青稞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拥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真正让青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条腿走路”

       研发拳头产品

       跟青稞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省农林科学院研究院、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主任吴昆仑对青稞充满了感情。他说,青稞是一种多元作物,作为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青稞具有不可替代的粮用价值。青稞的秸秆、青苗是畜牧业的补饲饲料,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从高产粮用、粮饲兼用到加工专用,从传统的农家品种选拔,到生物技术为主的自育高产品种、自育高产高品质兼顾品种,再到现在的多元、优质品种阶段,青海青稞的发展离不开优良育种的支撑。

       吴昆仑认为,青海青稞产业要实现区域内生产、区域外消费,就要以产学研为基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多条腿走路”,研发青稞产业的拳头产品,形成研发作支撑,龙头企业带动扩市场,产业链相关其他企业跟进发展的格局。“好品种的选育是打通整个青稞产业链的第一步。”

       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正军介绍,按照《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青海在育种方面投入了9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规模0.4万公顷,通过产量提升增加种植户收益。马正军说,通过积极培育或引进企业,不断提升青稞的加工能力和水平,才能给种植户以信心,实现更加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进而实现青稞产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提质。

       目前,由于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黑青稞萌芽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而生产原料是产量较低的黑青稞。虽然企业已经在青海省多地建立了1.67万公顷有机黑青稞种植基地,并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原粮,但原料紧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青海省青稞生产加工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在搞研发、拓市场、树品牌等方面力量和能力较弱。为了加快培育扶持青稞龙头企业,青海省已经在制定相关青稞企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以发展能力、规模、前景等来选择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领头羊”的带动引领作用。

       据巩爱岐介绍,今后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政策机遇,加大良种良法良技推广,推动青稞产业向粮用、粮饲兼用和加工等多方向发展,实现青稞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确立青海省在国家层面青稞的优势地位。同时,进一步突出青稞丰富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深度研发多元功能,推进精深加工、打造高端品质,完善产业链,打造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青海青稞区域公用品牌,全方位品牌宣传和保护,做好行业标准,不断提升青海青稞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青稞特色产品畅销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