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一只普氏原羚在青海湖边草地上奔跑。当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普氏原羚救护启动仪式在青海湖畔举行。这标志着国内首个普氏原羚特护区正式成立。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是世界濒危有蹄类动物,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向内弯,毛色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青海已建成中国最大的世界极度濒危动物、中国特有物种——普氏原羚救护繁殖基地。专家认为,这一基地的建设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将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动管部副部长汪晓飞介绍说,目前,地处青海省西宁市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已成为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普氏原羚救护繁殖基地。在人工饲养的同时,基地将建立普氏原羚详细的谱系档案,探索人工授精繁殖,为这一濒危物种的延续和保护探寻出路。

有关专家表示,人工繁育是保持普氏原羚物种有效延续的重要方式。2007年,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从青海湖环湖地区救助引进了首批7只普氏原羚,进行人工专门饲养。去年,其中两只母羚成功产下第二代两只幼仔。今年6月30日和7月3日,救护繁育中心人工饲养的成年普氏原羚成功地再产两仔。这是中国为数极为有限的人工饲养环境下繁育的普氏原羚幼仔。

被誉为“中华对角羚之父”的环保摄影家葛玉修说,针对普氏原羚生存现状,建立救护繁殖基地对普氏原羚进行人工饲养和繁育,进而建立普氏原羚人工种群,等达到一定数量再将其放归自然,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羚羊专家组在《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目前普氏原羚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部分区域,据最新统计,其种群数量仅为600只左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