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423133522.jpg摄影:觉果

摘要:夏尔巴人居住在中尼边境,“夏尔巴”在藏语里意为“东方人”。从夏尔巴人的族源、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来看,与我国的藏族极为相似,渊源于藏文化或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

在中尼边界居住着的夏尔巴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他们不少人说自己是西夏党项人最后的皇裔并且至今仍保持着许多内地汉族人的生活习俗。他们的聚居地主要在西藏樟木口岸、定结陈塘、定日绒辖边境和尼泊尔的北部和东部山区一带锡金和不丹境内也有少数夏尔巴人散居。这里是山地亚热带和山地暖温带地段,平均海拔高度2000米左右。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原始森林密布,其地理位置大体介于北面西藏高原和南面尼泊尔山地平原之间。

一、历史概述

生活在中国西藏的夏尔巴人,还是游牧于尼泊尔境内的夏尔巴人,他们的语言文字、饮食服装、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均基本相同。可以定论,夏尔巴人和藏族同出一源,属同一文化圈的不同的氏族或部落。2004年7月~8月,笔者一行四人经过夏尔巴地区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将其历史与现状的大致情况了解如下:

(1)夏尔巴人的族源

综观学术界的观点,夏尔巴人的族源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西藏境内的夏尔巴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尼泊尔素伦昆布地区迁来的;学术界(尤其是藏学界和西夏学界)有人说是从四川甘孜一带迁来的;境外夏尔巴人谈其族源时,说他们的祖先也是由观世音加持的猕猴和度母化身的罗刹女结合繁衍而来的,并说他们就是猕猴和罗刹女慢慢演变成的藏人六氏族中的“冬氏”等。

西藏樟木雪布岗村是我国境内夏尔巴人聚居的最大村落,传说中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争才从东方进入西藏的。而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尼泊尔境内的夏尔巴人的经书里有明确记载,说他们也是从这里迁移过去的。他们的祖先们谈到自己时还提到“弥药”。藏文《夏尔巴教法史和祖源》一书中记载,夏尔巴人的祖先来自康区木雅地方,经拉萨、定日辗转到达西藏和尼泊尔交界的地方,最终在素伦昆布定居下来。此后逐渐向尼泊尔西北部地区和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雪布岗、立新,定结县的陈塘一带迁移。夏尔巴人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某些生活习俗、音乐等,与康区人相同或有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点,夏尔巴人所选定的居住区的环境,夏尔巴人的性格特征、人种特点也与康区和康巴人极其相似。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婚姻习惯和内地的宁夏、甘肃一带的一样。这是他们的身份披上西夏党项人后裔外衣的又一个例证。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夏尔巴人的祖先源于我国康区的土著人(在西康塞木岗的木雅日芝地方,西夏王朝前称之为“木雅人”,即党项木雅人)的后裔,与藏族先民“冬氏”出自一源,因历史战争和地方灾害等客观原因,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寻找一处新的栖息地,其中大部分夏尔巴人从四川西部木雅地方起程,沿青海玉树,经拉萨定日,翻越雪山辗转到达西藏樟木和尼泊尔交界的地方,少数残老带病的夏尔巴人在此停留下来,一部分夏尔巴人继续向西迁徙,最终发现昆布平原,在此定居下来。

(2)夏尔巴人的迁徙时间

从10世纪初唐朝灭亡后,国内半个世纪以来战乱不止。从政治上看,这一时期是各种力量重新并列组合的活跃时间,但对人民来讲,战乱无疑给他们带来了重重灾难。夏尔巴人也不例外。夏尔巴人何时来到素伦昆布等地,史籍、传说等方面还没有确切的说法。据《新编尼泊尔史》记载可知,夏尔巴人至少在距今五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居住在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他们到达中尼边境一带的时间还要早很多。他们从康区来到此地,繁衍种族,发展生产,实力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夏尔巴人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这一点及夏尔巴地区僧人与民间关系密切,可娶妻,寺庙、僧人数量不多且规模比较小等情况来看,夏尔巴人是在康区宁玛教法和噶举派比较盛行后离开故地的,因而夏尔巴人可能在13世纪末到达现在所居住的昆布一带。而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雪布岗、立新村的夏尔巴人于二百多年前从昆布一带迁移到此,定日县绒辖区和定结县陈塘区的夏尔巴人迁徙时间大致也就在这一时期。陈塘夏尔巴人在此地居住的年限及从何来,却无传说。西藏和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承认有夏尔巴人,因此他们把自己看成是藏族或混血后裔。直至70年代初,在樟木镇才出现有夏尔巴人的称呼。

所以,大量的夏尔巴人迁往藏尼边界的时间应该是13世纪末,而且不是一次性的迁徙,是在那一段动乱时期,陆续迁往的。原来由于战乱侵袭曾使一些夏尔巴人迁至藏尼边界,后来西夏被灭之后,那部分原来的木雅人,又沿着当年寻找牧场北上的路线返回木雅。公元1260年忽必烈南征时,木雅人再次遭战乱,于是这部分人又沿着前人的足迹踏上了前往藏尼的路程。藏族史书中说,萨迦扎巴坚参等时期,“从后藏越过雪山,来到昆布的”。

二、夏尔巴人的社会等级

境外(尼泊尔)夏尔巴人的社会结构由是国王、中央封建政权、专区、县、班扎、阿达西(相当乡长)、莎达西(阿达西副手,或相当于村长)、平民等组成。而境内夏尔巴地区,在民主改革前,处于封建社会初期,氏族集团解体,已分化成各自独立的自给自足小家庭。尼泊尔王国中央政权到现在还视我境内夏尔巴人为它的臣民,与素伦昆布一带夏尔巴人等同对待。以前,夏尔巴人每人每年向尼驻聂拉木商代处交纳人头税。噶厦政府坚持领土主权原则,一直没有放弃对夏尔巴人的统治。寺庙对夏尔巴人的剥削更是无孔不入,宗教活动所需财物,都向群众募捐或摊派,寺庙并借此大放高利贷,盘剥人民。所以在民主改革前,夏尔巴地区的群众身受三重压迫和剥削。

历史上夏尔巴人以野牛作为自己的图腾,并以野牛躯体的组成部分作为标志。流传下来的共有五个种姓,一叫“色尔巴”,是野牛头上的角;二叫“嘎扎”,是野牛头顶中部的白毛;三叫“莎拉卡”,是野牛的嘴唇;四叫“贾巴”,是野牛下巴;五叫“翁巴”,是野牛尾巴。这种种姓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族源和等级。夏尔巴人的种姓,以男子为依承代代下传,凡同姓,都视为一族,表示同祖同源。同姓之间不能通婚。这五种种姓,又依从牛头到臀部的顺序划分高低贵贱,以“色尔巴”为最显贵,以此类推,“翁巴”就是劣等姓氏了。但是这种古老的贵贱意识,随着阶级分化和财产地位的变更已经逐渐淡薄了。现在夏尔巴人的姓氏受到周边藏族的影响,基本上与藏族没有两样。

因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僧尼被视为上等人。他们大都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劳动,依靠布施为生,长年在家中敬神念经或为他人看病超度。

“嘎米”(铁匠)、“莎吉”(鞋匠)、“崩热”(掏粪)、“达米”(吹鼓手)四种人被视为下贱人,他们被视为“不可接触者”,也叫贱民。这些人在社会上受歧视最深,是最低下的社会阶层。夏尔巴人社会的种姓制,或许是受了尼泊尔种姓制的影响。过去夏尔巴人与其他民族不通婚,可他们与异种姓的尼泊尔境内的夏尔巴人,则不受国籍和地域的限制,互相通婚。

三、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

夏尔巴地区以牧业为主,畜牧业是其生活的重要来源。境内外夏尔巴人家几乎家家有牛羊,畜类以犏牛、黄牛为主,也有一些山羊、绵羊,还有少量的牦牛。境外夏尔巴人除有上述畜种外,还有较多的水牛。

农业次之。夏尔巴地区主要以牧业为主,但生活和生产资料大多来源于农业。农业技术很落后,许多地方至今刀耕火种,剪穗收获,木棒打场。由于农具质劣量少,直接影响农业产量,土壤肥力不能充分利用,施肥也只限于草木灰和牛羊粪。以前粮食大都不能自给,还要依靠牧业产品从尼泊尔换来大米和日常用品。目前境内由于耕作技术改进,肥粪充足,国家大力扶持,生产状况已大大改观。

牲畜技术比较落后,不懂改良品种和改良牧草,也没有打草储叶的习惯,没有抵御天然灾害的能力。游牧方式与我国藏族极为相似,牧场则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换,一般春冬在山下,夏天雨季搬到较高的山上,秋后又往下移动。每年春耕前还要集中在农田地上放牧半月左右,用以积粪备耕。

夏尔巴地区的手工业很落后,以前除为农牧业服务的一点铁器制作和竹器编织生产外,几乎是空白,就是制革、染色、缝纫、木工、首饰等必要的手工业都要依靠外地。铁器制作有专业铁匠,他们打制的“郭边”刀,呈弯月形,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半尺左右,长的可达一尺,都是一个刀鞘,大小两刀相配。这些铁匠还能锻造小型农具和农牧业生活用品。此外,编织是当地最普遍的家庭手工业,产品大都自产自销。

如今境内夏尔巴人中有部分人经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他们大都是从事转手买卖的行商,除少量物物交换外,大多使用金钱作媒介。从前通尼币、藏币,现在开设门面的坐商逐渐增多,通用人民币、尼币。他们的副业成品大多是自用,剩余的通过物物交换,换回大米和日用品。近些年来,以副业产品作为商品出卖的逐渐增多。境内夏尔巴人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已经放弃了传统的生产和居住方式,开始经商买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住上了钢筋混泥土结构的砖瓦房。

四、语言与艺术

在夏尔巴文化当中,除语言文字、饮食服装、宗教信仰等方面与藏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文化艺术、民间文学、教育等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夏尔巴民间歌曲不但用藏语演唱,而且在曲调上也与藏族歌曲区别不大。舞蹈也是如此,特别是寺庙中的“切姆”舞与藏区寺庙跳的完全相同。尼泊尔夏尔巴人的绘画才能多表现于唐卡绘画和寺庙壁画等方面,在绘画内容、手法、颜料等方面与藏族绘画相似。夏尔巴人好歌善舞,逢年过节或客人到家,都是一家老少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跳舞,有时可通宵达旦。夏尔巴人在保持原先藏族区域文化即康区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融合了很多尼泊尔和西藏东南部的区域文化成分,形成了来自这三个部分的夏尔巴文化,使夏尔巴人的语言、艺术、社会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点。这种文化上的整合在夏尔巴人的音乐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夏尔巴人的音乐中融汇了尼泊尔音乐和西藏音乐及他们原先的传统的康区音乐,这三种音乐成分经过长期的相互渗透、影响和人为的有机的结合,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三种音乐成分特点的并存,多不同于这三种音乐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音乐风格是夏尔巴人在特殊的地域、文化、生活环境中不断创新和艺术创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的,成为夏尔巴人自己独有的音乐形态。

夏尔巴人的藏语讲得十分生动,比喻、格言、谚语都非常丰富,口头文学很多,特别是在中老年人当中,过去有些能说会道的人,善于演唱《格萨尔》或讲述《米拉日巴》、《玛尔巴》等著名藏传佛教僧人的故事。夏尔巴人很重视藏文教育,他们不仅和其他一些使用藏语文的民族一起建立藏文学校,而且还在自己的家乡单独办起了藏文学校。夏尔巴人为推动喜玛拉雅山南侧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夏尔巴人的语言较杂,有藏语又有尼语(即绒语,尼泊尔山地人的语言)。夏尔巴人不但没有非藏文的“自己的文字”,通用的文字是藏文,也没有非藏语的另外一种语言,其语言与藏语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别。说话的语气类似藏语的康方言,少量词语不同于藏语(属于尼泊尔绒语),语法结构与藏语相同,属于藏语方言,发音卷舌与藏语音相似。中央民族大学1972年对夏尔巴语110个词语的调查结果表明,夏尔巴语与藏语相同的词有81个,占73.6%。与他们攀谈起来更觉得亲切,一口流利的藏语十分易懂,与藏族谈话没有什么语言障碍。随着时代发展,夏尔巴年轻人中懂尼泊尔文和英文的人越来越多。

五、宗教文化

夏尔巴人虔诚信仰着藏传佛教,在尼泊尔夏尔巴地区保留着更多的藏传佛教古老教派,如宁玛派和噶玛派的寺院。至今,在尼泊尔还有一些被人们传说是当年莲花生、玛尔巴、米拉日巴等著名大师静修过的山洞,仍然受到夏尔巴人的虔诚膜拜。多数夏尔巴人信奉萨迦派和噶举派,少数人信奉格鲁派和宁玛派。萨迦派和噶举派的信徒们可以居家结婚,并不住在寺庙,而是耕种着寺庙的土地。他们只是轮流去寺庙烧香、摆供和念经,与民间的关系密切。他们经常应群众的邀请去念经占卜,参加盖房、结婚、出远门等重要的仪式。事前都要请人占卜星算,以图吉利。如果亲人去世,都要先请喇嘛念经。有的边远地区还信仰苯教。据尼泊尔有关单位1985年的不完全统计,仅在夏尔巴人聚居的素伦昆布地区就有相当规模的藏传佛教寺院三十余座,其他村间小庙不计其数。

夏尔巴人奉信藏传佛教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一切吉凶祸福都有因果报应,所以要多修福德,崇神敬佛。遇有疑难时请喇嘛念经占卜,遇天灾时请喇嘛祈雨求晴,息风止雹。他们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一生的苦乐都是神意的安排。他们很多人会念经,以佛教作为行动的准则,以当喇嘛为做人的理想。所以和藏族一样,喇嘛在夏尔巴人中享有特殊地位,受人尊敬。他们虽不怎么信奉格鲁派教义,但达赖和班禅在他们心中同样有着极高的权威。

六、生活与习俗

(1)食物

夏尔巴人饮用酥油茶和藏酒。夏尔巴人的主食有玉米、大米、糌粑、土豆、面条、油饼等。夏尔巴人还比较喜欢吃菜,以炒菜佐食,常见佐料有小茴香、辣椒、洋葱、大蒜等,尤以辣椒、小茴香为不缺的调味品。这些佐料大都是用石臼捣碎,粘着菜或饭团吃。每顿饭都伴以两三个菜,偏爱土豆。菜类中最爱食用土豆、鸡蛋、牛羊肉。他们不打猎,不吃兽肉。喜爱喝酥油茶、甜茶、玉米酒、青稞酒。他们喜熟食,不吃生肉,不吃鱼、狗肉。他们没有喂猪的习惯,但吃猪肉;不会杀牛,但食牛肉。

(2)衣着

夏尔巴男子穿羊毛织成的白色短外套,沿边镶有黑色羊毛,叫作“普都”。头戴“次仁金嘎”帽或尼式长方形小高帽,腰间插一把叫“廓边”的弯月形刀。女子穿色彩鲜艳的长袖衫,下身围一条花筒裙,外面罩一件手工制作的羊毛坎肩,叫“帕多”。好梳一根长长的带红穗的发辫,还喜欢戴金玉耳环。夏尔巴男子都蓄短发,不留辫子,发丝微卷,所戴耳环比藏族男性耳环略小。妇女从小就要戴一小型耳环,待成年婚后换成男方赠给的大金质耳环。她们喜欢戒指、银镯、玉镯等各种饰物,有的佩有金“嘎乌”(护身符)。

(3)居住

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在住房习惯上也与我国的藏族极为相似,一般爱建两层石木结构阁楼建筑,平均高度6米左右。阁楼上层住人,一般分隔成二间,阁楼下层贮物、堆柴草、圈养牲畜。一般家庭都有厕所,如果没有厕所,大小便也远离房舍周围。厕所建在上层,直通地面。这和阿坝一带羌族人的居住风俗一模一样。

室内陈设简朴,厨房设在中间,有酥油桶、铝锅和各种炊具碗杯等。支架做饭,席地就食。平时住木房,放牧时住牧棚。房屋建筑形式特殊,一般都是人字形,上盖鱼鳞板,四周用石块垒成厚墙。

(4)礼节

夏尔巴人表示敬意的方式有二,一是敬献哈达,一是用头碰在对方的手上或膝盖上。久别一见和逢年节要行一种礼,即大人把小孩的手拿起来放在自己的头额上。另一种是小孩用头磕碰老人的膝盖,也有献哈达的习惯。旧时还有弯腰吐舌低头的习惯,这种现象至今也未完全消除。

他们很重视称谓。对长者一般不呼姓名,都叫其女儿的名字,后面加上阿爸或阿妈。对年纪较大的男性长辈统称“明米”,即“爷”。对年纪较大的女性长辈统称“以米”,即“奶”。直呼姓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对有知识的人尊称“格拉”。对已婚女子叫“措姆”,即嫂子。其余和藏族基本相似。

(5)节日与娱乐

夏尔巴人一年中的节日主要是过新年。夏尔巴人的新年与藏历新年基本相同,西藏境内的夏尔巴人过的是后藏日喀则一带的“索朗罗萨”节,比其他藏区提早一个月,藏历十二月一日是新年初一。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也使用藏历,年节庆典不但时间与藏族相同,而且欢庆习俗也基本与藏族相同。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就是藏历新年,名字也叫“洛萨尔”,藏语“新年”的意思。夏尔巴人一般都重劳动和生计,平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唱歌跳舞。娱乐活动除唱歌跳舞外,还有“擦嘎”、“科比”和打扑克牌。

(6)家庭与婚姻

夏尔巴人的家庭有几个特点:一是存在种姓。以父姓为唯一的姓氏继承线,代代相传。二是不存在大家庭。一般都是四五人的小家庭,最少者独身,多者父母子女十余人。三是重夫权。家庭中的经济大权和与社会的联系都由丈夫做主。四是婆媳关系都比较好。

结婚的形式,一是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男方请别人去女家说亲、送酒、献哈达,经双方同意,即可结婚。一种是女方不同意,就采用抢的形式。将女方抢回来,再找女方父母求情,直至同意后方能结婚。

以前夏尔巴人还有一种两兄弟同妻和一夫多妻的婚姻形式。现在夏尔巴人婚姻方面有几条不成文法规:(一)同姓不通婚。(二)兄弟不共妻。若兄死,其嫂可转嫁胞弟;若弟死,弟媳不得为兄妻,但允许再嫁。(三)不得与“贱民”通婚。(四)姑表亲可通婚。(五)一般不与外族通婚。

(7)生育与丧葬

 夏尔巴青年男女因在婚前有一段自由社交的习俗,有些姑娘未婚生育,孩子则由女家抚养,并不歧视,如确知其生父的,可由父家认领,即使不认领,也由双方亲友出面商量补偿女家的养育费。没有男方认领的小孩,长大后就算作女家的成员。婴儿出生后,要点灯供佛,三四天之内不能面见生人,否则为大不吉利。产妇一般在生育一周后,就要下地参与家务劳动。

夏尔巴人死后的葬法有三种,即火葬、土葬和水葬。最常见的是火葬,很少用水葬。土葬方式则是将死者背放深山岩洞之中,用土将尸体掩埋或将深门砌面封闭。

夏尔巴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超度灵魂。要先请人占卜,确定死者与火、土、水的所谓缘分,然后决定葬法,尸体在家中停放三天。第四天清晨,将尸体背至山中火葬的地方烧化,烧化时间以早晨为吉利。其尸衣如有人索要,也可当场赠人,然后将剩下的残骨磨成粉末,与泥巴搅拌成坨,放置在山岩石洞之内,即算埋葬仪式完毕。

家中死了人,其亲属不可哭泣,哭泣被认为有碍死者走向极乐世界。出葬时,死者最亲近的人还要唱“觉鲁”(即告别歌),一是表示告别亲人,一是传说死者听到亲人的歌声后,就会心情愉快,前途光明。家中亲人不出葬。丧礼也较隆重,邻里也要献哈达。小孩死后,把尸体捆绑成胎儿状,存放在山崖的石穴中或木洞里。

作者简介:切排,男,藏族,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原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