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

有人说,斯瓦特是东方的瑞士;有人说,天堂掉落了一角,落到地上便是斯瓦特;有人干脆说,斯瓦特就是第七重天。还有人说,斯瓦特就是《山海经》中提到的“沃之野”和“都广之野”,是“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百兽相与群居”的人间仙境。总之,斯瓦特是一块得天独厚的美丽地方。

斯瓦特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佛教的圣地,是犍陀罗艺术的摇篮。中国古代高僧法显、惠生、玄奘、慧超及和使节宋云、王玄策等都来到这里朝圣。斯瓦特的高僧大德和使臣也络绎不绝前来中国传教,通好。

斯瓦特在佛教密宗经典的“二十四圣地”中名列第三,是密教中的空行女之国,是收藏密教最高深经典之处,并且是藏传佛教祖师之一莲花生的故乡,因此,这里也是藏传佛教信徒的向往之地。邬坚巴·仁钦贝等许多大师,也不惮辛劳,长途跋涉,到斯瓦特朝拜。


玄奘笔下的瞢揭厘城

现在的斯瓦特是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一个县,但历史上的斯瓦特,其疆域要广阔得多。斯瓦特呈狭长的形状,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少,斯瓦特河贯流其间。斯瓦特河发源于北部的卡拉姆雪山,朝西南方向穿过整个斯瓦特河谷,最后汇入喀布尔河。斯瓦特河下游的谷地较宽,中上游狭窄,河谷两边都是山地。北部是一片崇山峻岭,被称为Swat Kohistan,音译斯瓦特科希斯坦,即斯瓦特山地。最高峰法勒克西尔峰(Falaksir)高6259米。河谷南部是伊勒姆山,海拔较低(2811米),四季绿意盎然。

斯瓦特四季分明,春、夏两季雨水充沛,冬季有雪。斯瓦特河及其众多的支流,以及无数的溪涧、湖泊、泉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斯瓦特夏季炎热,但较其他地区的酷暑而言,是十分宜人的了。冬季,因四周高山为冰雪覆盖,颇为寒冷,但较之斯卡杜等地,好得多了。

斯瓦特的山地有茂密的松树、杉树、雪松,森林中有各种野生动物和禽鸟。在古代,还有虎、豹、熊、狼、野猪、鹿等。不过现在除了山羊和豺狗外,其他野兽已经很罕见了。斯瓦特还出产高质量的祖母绿,山谷森林盛产各种药草,还有蜂蜜。当地出产桑椹、梨、苹果、橙、桔、李、桃等水果,核桃和软枣尤为著名。斯瓦特还是花的国度,水仙尤多。特别是佛教古迹周围的地方,被称为水仙之地。

斯瓦特河流众多,土地肥沃,宜农宜牧。除水稻外,还种植小麦、荞麦、黍类和油莱。

斯瓦特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便是各地旅行者向往之处。宋云(敦煌人,北魏时期著名僧人)称那里“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土气和暖,地方数千,民物殷阜,匹临淄之神州,原田 ,等咸阳之上土。”他还称赞那里“土地肥美,人物丰饶,百谷尽登,五果繁熟,夜闻钟声,遍满世界。土饶异花,冬夏相接,道俗采之,上佛供养。”玄奘也盛赞斯瓦特“山谷相属,川泽连原……林树蓊郁,花果茂盛。寒暑和畅,风雨顺序。”

赛杜谢里夫和明高拉是斯瓦特一对姐妹城。赛杜谢里夫是斯瓦特的首府,而毗邻的明高拉是交通和商业的中心。考古学家们在明高拉发掘出城市和佛寺遗址,认为这里很可能就是玄奘记述的瞢揭厘城的所在地。玄奘称,“其王多治瞢揭厘城,城周十六七里,居人殷盛”,是古代斯瓦特的首府和佛教的中心。


法显游历的乌苌国

考古发掘证明,斯瓦特的人类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在公元前1500—1000年间,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梨俱吠陀》中第一次记下了斯瓦特河的名字。在《梨俱吠陀》中,斯瓦特河被称作Suvastu,本意为“白水”,汉文音译为苏婆伐堵或须婆私堵。当时流传着一首诗赞颂了斯瓦特河流域的肥沃和当地人纯朴慷慨的诗:

沙耶婆,这众多礼物的慷慨施主,

将一匹强壮的骏马为我赶到须婆私堵的渡口,

他还送给我二百一十头牛。

在梵文中,斯瓦特被称作Udyana(Uddiyana),意为花园,汉译乌苌、乌长、乌场、乌仗那、邬坚、乌金,等等。《摩诃范季本生经》就提到斯瓦特河谷有一个Uddiyana县,那里出产的羊毛毯非常著名。

佛教盛行的时代及佛教艺术是斯瓦特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法显、宋云、玄奘、慧超等中国高僧和使节见证了这一光辉时代。他们的记述,以及中国历代史书的记载,为斯瓦特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翔实的材料。

法显于5世纪初游历乌苌国时,见那里“佛法甚盛”,“凡有五百僧伽蓝,皆小乘学。”尽管佛祖释迦牟尼并没有亲自到过斯瓦特,但在佛教传说中,佛祖不仅到过那里,还在那里大显神通,降伏了给斯瓦特河带来洪水的恶龙——阿波罗逻龙。佛本生经中的一些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在斯瓦特,几乎处处都有圣迹。法显见到的,就有佛足迹、佛祖晾衣石、度恶龙处,以及佛祖为菩萨时割肉贸鸽的地方。法显还在乌苌国夏坐。宋云和惠生到乌苌国时,那里已是大乘教之中心。他们在那里巡礼了龙王寺、陀罗寺、笼盖佛祖足迹的佛塔等多处圣迹,还在佛陀投身饲饿虎的遗迹处建立佛塔。回国时,还携回了170部佛经,均为大乘妙典。宋云之后,玄奘详细记述了众多的佛教圣迹,如忍辱仙遗迹、如来足迹、如来濯衣石、摩诃伐那伽蓝、摩愉伽蓝、上军王 堵波,等等。

斯瓦特诞生了许多佛教大师,也有多人来中国传教。其中,那连提黎耶舍(Narendrayasas,490—589)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活到一百岁,经历了三个皇朝——北齐、北周和隋朝。他于北齐天宝七年(556)来到邺城,受到北齐文宣帝的礼遇,翻译佛经,兴建寺院,十分风光。后北周取代了北齐,皇帝是反对佛教的,大举毁佛,那连提黎耶舍不得不改著俗装,潜伏民间避难。隋朝兴起后,隋文帝又是信奉佛教的,那连提黎耶舍再次受到皇帝礼遇,继续译经,又风光起来。

斯瓦特最有名的人物是密教大师莲花生。公元751年,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入藏传播密法,从而开创了西藏的喇嘛教。

到了唐朝,斯瓦特受到了来自大食的威胁。面对大食的威胁利诱,乌苌国不为所动。为此,唐玄宗特地给予表彰,遣使册封那里的国王。但到13世纪,当西藏高僧邬坚巴·仁钦贝去那里朝拜时,情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仁钦贝(1230—1309)是我国西藏主巴噶举派的著名喇嘛和大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因为去过邬坚而被称作“邬坚巴”,即“邬坚人”或“乌仗那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后来一次又一次战争,终于使辉煌了许多世纪的佛教完全消失,只剩下若干遗迹供后人凭吊。


斯瓦特国王

有迹象表明,斯瓦特与中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那里的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与远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颇为相像。中国仰韶文化中的两种器物,即钻孔的半月形石刀及玉珠,也见于斯瓦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现物中。意大利考古学家乔治·斯特科尔(Giorgio Stacul)提到了在斯瓦特山谷发现的碧玉制品、有孔石斧和发夹。他特别提到一块玉制的逗号形状的垂饰,认为其原型出自中国北部的新石器文化。他还指出发夹上的珠子的形状表明是商朝通用的一种类型。

除众多佛教僧侣的往来外,斯瓦特与中国官方也有着古老而密切的往来。据我国史籍记载,北魏景明三年(502)、永平三年(510)九月、永平四年(511)二月及冬十月、神龟元年(518)秋七月,乌苌国都曾遣使朝贡。宋云518年的出使,应是对乌苌国遣使的回访。宋云是一位出色的外交使节,他会见了斯瓦特国王,向国王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引起了国王对中国的仰慕与向往。后来,正光元年(520)五月和正光二年(521)五月,乌苌国又遣使朝贡。

在唐代,贞观十六年(642),乌苌王达摩因诃斯遣使者献龙脑香,《达摩贡方物献表》至今仍保存于《全唐文》中。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乌长又遣使朝贡。开元八年(720)四月,唐玄宗还遣使册立乌长国王,赐彩缎二百段。

唐代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斯瓦特与中国的往来少有记载,但前往该地朝拜的西藏高僧颇多,藏文典籍对此有不少记载。


斯瓦特博物馆:佛陀的脚印


佛足印石

斯瓦特博物馆是斯瓦特的标志,那里的藏品,浓缩了斯瓦特古老悠久的文明。

参观博物馆是主要行程,进入博物馆正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放在正中的佛足印石。这是一块黑色的巨石,已裂成两半,上镌大足印一双。汉文史籍对佛足印石的记载,以斯瓦特的佛足印石为最早,记载也最多。佛足印石本在斯瓦特河上游的迪拉特村,后移至此,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正厅中摆放的精品,还有三尊石雕佛像,3世纪的浮雕佛像和7—8世纪的金刚波尼浮雕,都是从斯瓦特各处佛教遗址移来的。

除正厅外,博物馆还有7个展厅。其中G—1展厅展示了各种石器、陶器、陶偶、骨针、骨串珠、青铜箭头、铁矛头、铁针,等等,还有骨灰瓮。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00年不等,充分反映了斯瓦特的古老文明。

馆内最丰富的是佛教艺术品,占了三个展厅,各种佛教艺术珍品应有尽有。最有特色的是石板浮雕,内容丰富,不仅有堵波和各种柱式,还有从摩耶夫人入梦、佛陀降生、学步、上学、比箭、沉思、出家、布道,涅 、直至使者向各地分送佛舍利的全套佛传故事。展厅中的石雕像和灰泥塑像,不仅有表示各种手印的佛陀像和佛头,还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金刚波尼、般遮迦与哈哩帝像。

G5展厅中展示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9世纪的世俗文物,有各种古币、箭头、矛头、斧头、刀、手镯、铜镜、油灯,有各种项链、戒指和石雕首饰盘。此外,还有红陶玩具,有人偶,也有动物。其中有一套公元前4世纪的红陶人像模具,极为精致。


佛教遗迹:寻找佛陀的身影


莲花生大师

斯瓦特有许多佛教遗迹,大量遗迹分布于以明高拉为中心的斯瓦特河两岸,一部分分布于斯瓦特河上游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布特格拉1号(Butkara I)、布特格拉3号、赛杜堵波”(Saidu Stupa)、巴利格拉姆堵波、莱奥本尔堵波、欣格尔达尔堵波(Shingardar Stupa)等数十处。因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很少几处。

首先去的是离博物馆最近的赛杜堵波。从遗址看,这里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寺庙和一座堵波,分别建在两个平台上。遗址的庙宇部分长36米,宽32米,其平台比堵波的平台高3米。庙宇中间是院子,东西两侧各有10个小房间,南面也有房间。遗址西南角有一个较大的房间,可能是会堂。遗址的堵波部分在庙宇西边,有一个主堵波,其基座长21米,宽20米。在主堵波的西面和东西两侧,有许多小堵波。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及钱币,认为寺庙和堵波的年代大约为公元1世纪至5世纪。通过遗址规模和斯瓦特博物馆中珍藏的物品,可以想见当年的兴盛景象。

布特格拉1号也很近,步行便可抵达。这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堵波遗址,中间是一座大堵波,周围有许多小堵波和僧舍,北边有一处颇大的建筑。从考古学家们绘制的平面图来看,各种建筑密密麻麻。考古学家称,大堵波经过5次修建,其建筑也相应分为5个时期,从遗址可以看出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砖石建筑的风格演变过程。大堵波中间部分的直径达11.44米,外围部分有好几层,显然是后来修建所致。这里发现了大量佛陀、菩萨和金刚波尼的雕像,以及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的浮雕。有些已被移走,有的尚存残像。多年前我在当地出版的画册中看到一座石兽雕像,对此印象很深。这次看到了石兽的原物,但甚矮小,不似原先想中的那么高大威猛。我还看到一块绿色片岩石板,中间有孔,应是堵波上伞或相轮的残余。

根据从布特格拉1号出土的公元前3世纪的钱币,以及碎陶片上雕刻的Dharmarajika的字样,有学者认为这是阿育王下令建造的珍藏佛陀舍利的堵波之一。从形制上着,布特格拉1号堵波没有基座,更接近于塔克西拉的达摩罗吉卡堵波。

布特格拉1号的旁边就是布特格拉2号,是一处古代墓葬遗址,发掘后已经回填,地面已辟为菜地。

布特格拉3号就比较远了,在一座小山上,旁边有一条季节性溪流。这里颇有特色,是一处小堵波遗址。遗址长54米,宽48米,年代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考古学家说,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6个地下佛殿,每个佛殿都由一个门廊和后面的洞窟组成。我看到3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小堵波,均建在洞窟内。但洞窟的顶已无存,洞窟壁也已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欣格尔达尔堵波。据说,这就是玄奘记述的上军王堵波。《大唐西域记》称:“昔如来将寂灭,告诸大众:‘我涅后,乌仗那国上军王宜与舍利之分。’” 佛祖寂灭后,上军王到得晚了些,受到他人轻鄙,差一点分不到佛舍利。后“天人大众重宣如来顾名之言”,上军王才分得一份佛舍利,持归本国。据说上军王以大象负舍利归,走到这里,大象倒地死去,变成石头,上军王就在旁边建起了堵波。在斯瓦特,这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堵波,但顶部的竿和伞已无存。堵波基坛呈正方形,长宽均为79米,但已遭破坏。堵波用石块砌成,高27米,上部经过维修。

斯瓦特还有岩刻大佛,位于贾汉阿巴德村附近的山上。1996去的时候,我在斯瓦特博物馆工作人员哈迪汗陪同,前往瞻仰。那里不通公路,汽车只能远远的停在公路上。我们步行走过田畴,来到山脚下,再沿着羊肠小径上山。途中处处可闻潺潺的流水声,又值梨花盛开,景色极美。但爬山颇不易,到大佛底下时,己是大汗淋漓、气喘不止了。由于佛像雕于山崖上,保存较为先好。佛像高7米,坐在一个高高的基座上。据考证,该佛像可能雕于公元7—8世纪。


雨雪卡拉姆

当地有句俗话:“到了斯瓦特而没有去卡拉姆,就像嘴唇已经沾到了酒杯却没有品尝美酒。”从我住得地方到卡拉姆,路程仅100公里,当天即可返回。因此,在斯瓦特访问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准备去卡拉姆一游。

卡拉姆是斯瓦特额上的明珠。乌特洛特(Utrot)河与乌苏(Ushu)河在此合流,成为斯瓦特河源头。卡拉姆谷地地势宽广,呈卵圆形。周围群峰耸峙,一片冰峰雪岭的壮丽景色。主峰法拉克西尔峰海拔6259米,终年积雪,晶莹璀璨。众多的溪涧、湖泊和泉水,使卡拉姆谷地更添秀色。斯瓦特河上源就是玄奘记述的佛祖收伏阿波逻罗龙王的地方。玄奘盛赞那里的雪景,称“春夏含冻,晨夕飞雪。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我们到达的当天夜里,天空响起了雷声。可能是在山谷中的原因,雷声特别响亮,但并没有下雨。因此,我在日记中只写下了“是夜雷声甚巨”几个字。

我很担心天气变化影响我的计划,但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却是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没有丝毫变天的迹象。

我们八点钟准时出发,沿斯瓦特河向北行进。但离开赛杜谢里夫后不久,便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天色也变得非常阴沉。雨下下停停,我们冒雨前行,不一会儿,便到了小镇巴林。我们在这里停车喝茶。

巴林镇距赛杜62公里。巴林也是这一片较为宽阔而美丽的河谷地带的名称。好几条支流在这里汇入斯瓦特河,此外还有许多瀑布和湖泊,处处都是赏心悦目的地方。可惜,晦暗的天气使我们无法欣赏这里的美景。
从茶馆出来,我们继续驱车前进。海拔不断升高,峡谷两边的山也更高了。天气也更坏了,大雨如注,随后,雨中便夹杂着雪花和冰珠,打在车身上,铿锵有声。

3月底的斯瓦特,积雪尚未融化。有的地方,冬季积雪和雪崩造成的冰川,从山上一直泻入河中,冰川的末端直抵水面。还有一段公路,完全被雪崩掩埋,积雪像小山一样。当地人用人力从雪中开辟出一条窄窄的通道,供小型车辆行驶。我们的车就从这窄道中通过,两边都是高高的雪墙。

当我们赶到卡拉姆镇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地一片混沌。再往前走已经没有意义了,随后便驱车返回。

要欣赏卡拉姆的景色,最好是在夏天。当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流金烁火的酷暑中时,到卡拉姆欣赏雪山,无异是进入了天堂。这一次,我们没有看到雪山美景,却看到了笼罩天地的大雪,也算不虚此行,为我的斯瓦特之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斯瓦特国王

有迹象表明,斯瓦特与中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那里的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与远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颇为相像。中国仰韶文化中的两种器物,即钻孔的半月形石刀及玉珠,也见于斯瓦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现物中。意大利考古学家乔治·斯特科尔(Giorgio Stacul)提到了在斯瓦特山谷发现的碧玉制品、有孔石斧和发夹。他特别提到一块玉制的逗号形状的垂饰,认为其原型出自中国北部的新石器文化。他还指出发夹上的珠子的形状表明是商朝通用的一种类型。

除众多佛教僧侣的往来外,斯瓦特与中国官方也有着古老而密切的往来。据我国史籍记载,北魏景明三年(502)、永平三年(510)九月、永平四年(511)二月及冬十月、神龟元年(518)秋七月,乌苌国都曾遣使朝贡。宋云518年的出使,应是对乌苌国遣使的回访。宋云是一位出色的外交使节,他会见了斯瓦特国王,向国王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引起了国王对中国的仰慕与向往。后来,正光元年(520)五月和正光二年(521)五月,乌苌国又遣使朝贡。

在唐代,贞观十六年(642),乌苌王达摩因诃斯遣使者献龙脑香,《达摩贡方物献表》至今仍保存于《全唐文》中。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乌长又遣使朝贡。开元八年(720)四月,唐玄宗还遣使册立乌长国王,赐彩缎二百段。

唐代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斯瓦特与中国的往来少有记载,但前往该地朝拜的西藏高僧颇多,藏文典籍对此有不少记载。


斯瓦特博物馆:佛陀的脚印


佛足印石

斯瓦特博物馆是斯瓦特的标志,那里的藏品,浓缩了斯瓦特古老悠久的文明。

参观博物馆是主要行程,进入博物馆正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放在正中的佛足印石。这是一块黑色的巨石,已裂成两半,上镌大足印一双。汉文史籍对佛足印石的记载,以斯瓦特的佛足印石为最早,记载也最多。佛足印石本在斯瓦特河上游的迪拉特村,后移至此,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正厅中摆放的精品,还有三尊石雕佛像,3世纪的浮雕佛像和7—8世纪的金刚波尼浮雕,都是从斯瓦特各处佛教遗址移来的。

除正厅外,博物馆还有7个展厅。其中G—1展厅展示了各种石器、陶器、陶偶、骨针、骨串珠、青铜箭头、铁矛头、铁针,等等,还有骨灰瓮。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00年不等,充分反映了斯瓦特的古老文明。

馆内最丰富的是佛教艺术品,占了三个展厅,各种佛教艺术珍品应有尽有。最有特色的是石板浮雕,内容丰富,不仅有堵波和各种柱式,还有从摩耶夫人入梦、佛陀降生、学步、上学、比箭、沉思、出家、布道,涅 、直至使者向各地分送佛舍利的全套佛传故事。展厅中的石雕像和灰泥塑像,不仅有表示各种手印的佛陀像和佛头,还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金刚波尼、般遮迦与哈哩帝像。

G5展厅中展示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9世纪的世俗文物,有各种古币、箭头、矛头、斧头、刀、手镯、铜镜、油灯,有各种项链、戒指和石雕首饰盘。此外,还有红陶玩具,有人偶,也有动物。其中有一套公元前4世纪的红陶人像模具,极为精致。


佛教遗迹:寻找佛陀的身影


莲花生大师

斯瓦特有许多佛教遗迹,大量遗迹分布于以明高拉为中心的斯瓦特河两岸,一部分分布于斯瓦特河上游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布特格拉1号(Butkara I)、布特格拉3号、赛杜堵波”(Saidu Stupa)、巴利格拉姆堵波、莱奥本尔堵波、欣格尔达尔堵波(Shingardar Stupa)等数十处。因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很少几处。

首先去的是离博物馆最近的赛杜堵波。从遗址看,这里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寺庙和一座堵波,分别建在两个平台上。遗址的庙宇部分长36米,宽32米,其平台比堵波的平台高3米。庙宇中间是院子,东西两侧各有10个小房间,南面也有房间。遗址西南角有一个较大的房间,可能是会堂。遗址的堵波部分在庙宇西边,有一个主堵波,其基座长21米,宽20米。在主堵波的西面和东西两侧,有许多小堵波。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及钱币,认为寺庙和堵波的年代大约为公元1世纪至5世纪。通过遗址规模和斯瓦特博物馆中珍藏的物品,可以想见当年的兴盛景象。

布特格拉1号也很近,步行便可抵达。这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堵波遗址,中间是一座大堵波,周围有许多小堵波和僧舍,北边有一处颇大的建筑。从考古学家们绘制的平面图来看,各种建筑密密麻麻。考古学家称,大堵波经过5次修建,其建筑也相应分为5个时期,从遗址可以看出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砖石建筑的风格演变过程。大堵波中间部分的直径达11.44米,外围部分有好几层,显然是后来修建所致。这里发现了大量佛陀、菩萨和金刚波尼的雕像,以及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的浮雕。有些已被移走,有的尚存残像。多年前我在当地出版的画册中看到一座石兽雕像,对此印象很深。这次看到了石兽的原物,但甚矮小,不似原先想中的那么高大威猛。我还看到一块绿色片岩石板,中间有孔,应是堵波上伞或相轮的残余。

根据从布特格拉1号出土的公元前3世纪的钱币,以及碎陶片上雕刻的Dharmarajika的字样,有学者认为这是阿育王下令建造的珍藏佛陀舍利的堵波之一。从形制上着,布特格拉1号堵波没有基座,更接近于塔克西拉的达摩罗吉卡堵波。

布特格拉1号的旁边就是布特格拉2号,是一处古代墓葬遗址,发掘后已经回填,地面已辟为菜地。

布特格拉3号就比较远了,在一座小山上,旁边有一条季节性溪流。这里颇有特色,是一处小堵波遗址。遗址长54米,宽48米,年代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考古学家说,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6个地下佛殿,每个佛殿都由一个门廊和后面的洞窟组成。我看到3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小堵波,均建在洞窟内。但洞窟的顶已无存,洞窟壁也已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欣格尔达尔堵波。据说,这就是玄奘记述的上军王堵波。《大唐西域记》称:“昔如来将寂灭,告诸大众:‘我涅后,乌仗那国上军王宜与舍利之分。’” 佛祖寂灭后,上军王到得晚了些,受到他人轻鄙,差一点分不到佛舍利。后“天人大众重宣如来顾名之言”,上军王才分得一份佛舍利,持归本国。据说上军王以大象负舍利归,走到这里,大象倒地死去,变成石头,上军王就在旁边建起了堵波。在斯瓦特,这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堵波,但顶部的竿和伞已无存。堵波基坛呈正方形,长宽均为79米,但已遭破坏。堵波用石块砌成,高27米,上部经过维修。

斯瓦特还有岩刻大佛,位于贾汉阿巴德村附近的山上。1996去的时候,我在斯瓦特博物馆工作人员哈迪汗陪同,前往瞻仰。那里不通公路,汽车只能远远的停在公路上。我们步行走过田畴,来到山脚下,再沿着羊肠小径上山。途中处处可闻潺潺的流水声,又值梨花盛开,景色极美。但爬山颇不易,到大佛底下时,己是大汗淋漓、气喘不止了。由于佛像雕于山崖上,保存较为先好。佛像高7米,坐在一个高高的基座上。据考证,该佛像可能雕于公元7—8世纪。


雨雪卡拉姆

当地有句俗话:“到了斯瓦特而没有去卡拉姆,就像嘴唇已经沾到了酒杯却没有品尝美酒。”从我住得地方到卡拉姆,路程仅100公里,当天即可返回。因此,在斯瓦特访问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准备去卡拉姆一游。

卡拉姆是斯瓦特额上的明珠。乌特洛特(Utrot)河与乌苏(Ushu)河在此合流,成为斯瓦特河源头。卡拉姆谷地地势宽广,呈卵圆形。周围群峰耸峙,一片冰峰雪岭的壮丽景色。主峰法拉克西尔峰海拔6259米,终年积雪,晶莹璀璨。众多的溪涧、湖泊和泉水,使卡拉姆谷地更添秀色。斯瓦特河上源就是玄奘记述的佛祖收伏阿波逻罗龙王的地方。玄奘盛赞那里的雪景,称“春夏含冻,晨夕飞雪。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我们到达的当天夜里,天空响起了雷声。可能是在山谷中的原因,雷声特别响亮,但并没有下雨。因此,我在日记中只写下了“是夜雷声甚巨”几个字。

我很担心天气变化影响我的计划,但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却是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没有丝毫变天的迹象。

我们八点钟准时出发,沿斯瓦特河向北行进。但离开赛杜谢里夫后不久,便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天色也变得非常阴沉。雨下下停停,我们冒雨前行,不一会儿,便到了小镇巴林。我们在这里停车喝茶。

巴林镇距赛杜62公里。巴林也是这一片较为宽阔而美丽的河谷地带的名称。好几条支流在这里汇入斯瓦特河,此外还有许多瀑布和湖泊,处处都是赏心悦目的地方。可惜,晦暗的天气使我们无法欣赏这里的美景。
从茶馆出来,我们继续驱车前进。海拔不断升高,峡谷两边的山也更高了。天气也更坏了,大雨如注,随后,雨中便夹杂着雪花和冰珠,打在车身上,铿锵有声。

3月底的斯瓦特,积雪尚未融化。有的地方,冬季积雪和雪崩造成的冰川,从山上一直泻入河中,冰川的末端直抵水面。还有一段公路,完全被雪崩掩埋,积雪像小山一样。当地人用人力从雪中开辟出一条窄窄的通道,供小型车辆行驶。我们的车就从这窄道中通过,两边都是高高的雪墙。

当我们赶到卡拉姆镇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地一片混沌。再往前走已经没有意义了,随后便驱车返回。

要欣赏卡拉姆的景色,最好是在夏天。当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流金烁火的酷暑中时,到卡拉姆欣赏雪山,无异是进入了天堂。这一次,我们没有看到雪山美景,却看到了笼罩天地的大雪,也算不虚此行,为我的斯瓦特之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