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中旬,时任共青团甘南州委副书记的我,出席完甘肃省第六次党代会后, 乘坐时任甘南州州长金巴的车返回合作,在沿途的兰州、临夏、合作等城郊路边,看到了不少露宿在街头野地的“朝佛大棚车队”的牧民群众。金巴州长见此情景后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对我说:“为了改善农牧民群众进藏的条件,州委、州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也设立了甘南州驻拉萨办事处筹备办,但收效不大。希望你们共青团组织在引导牧民青年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人生命运方面有新的作为”。我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牧民,理应有所担当、 也理应有所作为。觉得组织牧民青年到东南沿海参观考察,让他们亲眼看看祖国内地的大好河山,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给内地人们的变化以及亲自接触内地的同龄人,了解他们的所思 所想,必将会带动牧民青年思想观念的变化。
回来不久,我着手抓首次甘南州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的组织准备工作和甘南州青年联合会的恢复筹备工作。并提出了“尊重老年人到拉萨朝佛,组织青年人去内地考察”的口号。 但是,牧民青年自费去内地参观考察首先要过家长这一关。做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难度很大,有必要向民族宗教人士求助。1984年3月初,州上召开“两会”期间,我专门拜访玛曲县召克甲县长,就组织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的事宜征求意见。他说:”你的主观愿望很好,但根据我的体会和对于牧民们的了解,你们成功的概率很低,我劝你别干了”。
1984年4月,在甘南州委的重视下,中断19年之久的甘南州青年联合会得以恢复,我 被选为州青联主席。我向新一届州青联第一次常委会议,提请了组织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和主动与内地某地级市青联结为友好青联的议题,常委们一致同意,并决定参观团由23人组成,其中牧民青年20人、州县带队干部3人。决定由我担任参观团团长,负责向上级汇报及与内地青联组织联系协调等工作,州青联常委、玛曲团县委书记吴拜和州青联委员、玛曲县尼玛乡秀玛村委会主任扬旦二人担任副团长,负责落实参观团人员遴选等工作。我在常委会上还就各县今后陆续组织农牧民青年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以及采取各种切实措施帮助农牧民青年转变观念,早日脱贫致富提出了倡议,进行了动员。
州、县两级的组织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州青联联系拟参观地的内地青联组织都非常欢迎藏族兄弟前来参观考察。我和州青联副秘书长汪洋跑州级机关宣传解释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称赞,如我刚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时任州经贸委主任罗发辉高度赞赏我的观点,并个人捐款200元让牧民青年们路上吃个饭;州体委桑吉主任答应从单位招待所为牧民青年们免费提供住宿;州科委赵维新主任答应单位所属太阳能洗澡室为牧民青年们免费提供洗澡等。玛曲团县委的工作进展也比较快,20名牧民男青年遴选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但在收取每个牧民青年500元的费用时,有几个家长提出孩子去拉萨同意承担费用,但到内地参观不予承担。我亲自去玛曲做有不同意见的家长的工作,并承诺参观途中去浙江普陀山朝佛等,效果仍不理想。大家分析认为,如果嘉木样或贡唐仓哪位主席出面说个话,有希望能够成行。不久前召开的甘南州政协会议上,州青联被增补为州政协的界别团体,我被增补为州政协委员,因此,我到兰州找省政协嘉木样副主席,因为他也是省青联副主席。我向嘉木样主席汇报了我的来意,他听后非常高兴,肯定我们组织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的活动很有意义。他希望参观团成员的家长们都支持孩子参加此次参观考察活动,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承诺参观团路经兰州时只要他在兰州, 一定去驻地看望大家。
第二天,我乘班车赶到了玛曲县。让团县委同志把嘉木样主席的指示传达给县城附近的家长们,之后报名人数徒增。对此,我再三强调了这次参观团的人员遴选条件和参观考察的目标要求不能降低,通过参观考察,要达到让牧民青年们开阔眼界,并带动其他牧民转变思想观念的目的。这次赴内地参观,我们要求大家着装一定要朴实、整洁、得 体,一定要让内地及外国朋友看到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安多藏族汉子的形象和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并希望每个成员把学说普通话作为此次考察的一项任务。
1984年9月16日晚,在合作召开了首次甘南州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欢送座谈会,在合作的州青联副主席、常委都参加了座谈会。我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州青联组织参观团的初衷及准备过程、拟参观的主要地方和选择合适的地级市青联结为友好青联的设想等情况。主管副 州长赵振业和从夏河专程赶来的省青联常委、州青联副主席、夏河县副县长德哇仓在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第二天早晨,德哇仓主席又去合作车站与大家一一握手, 预祝大家一路顺风,参观考察取得圆满成功。下午5点多钟,省青联主席马少青陪同嘉木样主席来参观团在兰州的驻地看望大家,牧民青年们聆听了两位主席的嘱托。因为,我兑现了 对他们的承诺,他们对我的尊敬也更进了一步。我们在已有参观考察中的注意事项、纪律要求的基础上,正式讨论确定了这次考察的主题为如何牧民青年们进城经商、务工、居住,送孩 子在城里念书,努力学习普通话。参观途中,我们适时召开参观团内部会议,围绕考察主题谈收获、谈感受及以后的打算。
参观完杭州后,经宁波去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玩了两天半,除半天的烧香拜佛外,其余时间自由组合、自行活动。大家喜欢找我交谈,其中旦巴和勒格甲先后约我到海边巨石 上畅谈了数小时。我也是个牧民孩子,既然人家敞开心扉与我交流,我当然求之不得。我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同父母之间的代差,家庭婚姻子女问题以及各自求知求福的打算等。我从一个牧民孩子成长过程的桩桩往事和体会与他们交流,尽我所能给他们出了一些主意。而且后来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成了朋友。现在,旦巴和勒格甲早已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稍有名气的牧民企业家和全藏区著名的歌手。参观团中的11名成员,是来自玛曲县尼玛乡 的牧民。1986年夏季,我邀请省青联主席马少青到玛曲看望参观团的成员们,尼玛乡的成员们在帐圈内以草原牧民独特的方式接待我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内,11名成员中的9名成员已进了县城,有的经商、务工,有的购房居住或陪孩子在县城念书。后来据时任甘南州委统战部部长王旦巴说:“中央统战部部长丁关根一行来藏区视察后给中央政治局的书面报告中表扬了甘南州团委、青联组织牧民青年开展的自费参观考察、改善牧民居住条件、引导牧民青年进城经商、务工等工作”。2018年,是我退休的第二年,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党组书记、主任马占元对我说:“你作为咱们单位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三年多来在咱们单位没有任何管钱管项目的职能和单位给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未配备一名专职干部的条件下,你亲力亲为抓武山县滩歌镇两个帮扶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前一段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表彰大会上咱们单位获得了省委颁发的‘民心奖’。最近,省委有关部门在对于已完成脱贫任务的省直机关安排新的扶贫帮扶任务时,考虑到咱们单位的扶贫帮扶日常工作有一位藏族领导在抓,故将咱们单位新的扶贫帮扶任务调整到了玛曲县曼尔玛镇。办党组充分肯定你退休前的各项工作成绩。还想返聘你协助我们抓曼尔玛镇的扶贫帮扶工作”。我对他说:“退休前我作了一次大手术,若身体状况允许的话,我一定协助单位积极参与家乡草原牧区两个深度贫困村的扶贫帮扶工作”。巧合的是曼尔玛镇镇长冉娜是34年前甘南州首次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成员尕尔加木的小儿子,镇长哥哥是河曲马场场长。使我更加欣慰的是,截止2018年的保守统计,20位成员都到县城买了房子,其中四人成了国家干部,其余成员中有担任村“两委”领导的,大部分成了当地有一定实力或影响力的老板。他们的子女中22名成了国家干部,其中县级4名,科级5名,他们的孙子辈受教育和就业的情况更好,可以说他们本人及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接着参观考察了上海、苏州后来到无锡。无锡市青联吴建选主席及秘书长朱伟增出面接待,与我们座谈交流,朱秘书长在五天时间全程陪同我们参观考察。无锡的太湖景色美如仙 境,牧民青年们特别喜欢无锡,无锡是我们所有考察地方中参观考察时间最长的地方。与无锡青联及乡镇企业届的朋友们的交流都很愉快,觉得收获很大,我们参观团内部在无锡召开了 两次座谈讨论会议,都觉得无锡县作为全国乡镇企业冠军县名副其实,认为“上有天堂,下 有苏杭”应当改为“下有锡杭”,并建议我选择无锡市青联与甘南州青联结成友好青联。我 采纳大家的意见,代表甘南州青联向朱伟增秘书长提出了两市州青联结为友好青联的意向。 当我们离开无锡时,吴建选主席来送别我们,并正式答复我们,无锡市团委青联领导同意两市州青联结成友好青联。并商定回去后抓紧向各自的党政领导汇报,待领导同意后,响应团 中央、全国青联关于“开展东西互助活动”的倡议,先由无锡派人去甘南洽谈互助项目。
两市州青联结成友好青联后,无锡市青联先后组织援建了象征两地青年友谊的合作市城 标——羚羊雕塑;甘南州200多人经市青联的协调联系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及一些企业,以优惠条件接受了国民学历教育进修、短期培训或挂职锻炼;无锡市青联委员带头并组织全市团员青年捐款60万元修建了夏河博拉无锡希望小学和舟曲立节无锡希望小学等等。2016年7月,合作市城标——羚羊雕塑落成30周年之际,由建造羚羊雕塑时的市 青联主席杨福良带领雕塑作者陈钢等22名无锡市老青联委员组成的“重走甘南路,再续民族情”考察团,来甘南与我们欢聚,在羚羊雕塑前合影、去博拉无锡希望小学看望师生们。 他们回去后又给博拉无锡希望小学组织捐献了被褥,文具等价值十五万元的学习和生活用 品 。
在北京和天津,主要参观了首都的名胜古通,两市的市容市貌及著名商场,特别是通过参观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等景点,使牧民青年们更加热爱伟大祖国,更加敬仰首都北京。参观团离开北京返回兰州的前一天晚上,召开了路途中的最后 一次会议,对于参观考察活动进行了初步总结。
这次考察共45天时间,每人花费400元、原每人收取的500元中各退还了100元。参观考察了10个城市,与当地青联或企业届的朋友座谈交流11次;与无锡市青联领导商定两市州结为友好青联。考察途中围绕考察主题召开内部会议8次,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参观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看到了自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考察主题定得好,如果不改善牧民居住条件、牧民青年不进城经商、务工、牧民孩子不到县城里接受正规教育,牧区的落后面貌将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大家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学习发达地区同龄人的进取精神与创业经验,从自身做起,主动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和个人的人生命运。
按照考察行程的安排,我提前一天启程来落实省城兰州的活动。省青联就甘肃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团省委、省青联联合召开座谈会议已做了协调安排。1986年10月28日下午,上述5家单位领导与参观团成员在团省委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我汇报了组织参观团的初衷、过程和大家的感想收获,以及与无锡市青联结为友好青联等情况,杨旦代表牧民青年们发了言。省上5个单位领导都先后发言肯定这次参观考察活动选择的时机好,在社会上乃至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必将对牧区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省政协副主席贡 唐仓讲话。他说:“今天我看到你们的衣着打扮和精神面貌非常高兴,你们才是我希望中的现代藏族青年,这次参观团前面冠以‘首次’二字,你们不仅是甘南州的首次,也是全藏区的首次。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但集体外出自费参观旅行在内地也尚未兴起,藏区就更谈不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甘肃的拉卜楞、青海的黄南隆吾等藏族地区开始出现了一种好的苗头,个别善于经营有了一定钱的藏族人把钱花在到城里参观旅行享受生活上,或者送子女到城里求学上,甚至在城里购房等投资上,这是社会进步的好现象。在当前条件下,能够成功组织甘南州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甘南州青联办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好事”。他竖起两个大拇指表扬我“思想观念先进,为民情怀实诚”。晚上贡唐仓主席在兰州饭店设宴招待了参观团成员。并安排我在此后不久召开的“全省政协委员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大会经验介绍。
10月30日下午,我们参观团一行回到了合作,甘南州委书记王应国在州委会议室亲自主持召开了欢迎牧民青年自费参观团座谈会。听了我的汇报后,他充分肯定州青联组织这次参观活动很有意义。他说:“你们的参观活动情况昨天的香港《大公报》都做了报道,说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藏族牧民青年自费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产生了非常好的国际影响”。接着指出:“我们最近接待了中央工作组,他们听了州县的汇报后比较满意,但到玛曲等基层看了牧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情况后,情绪变低沉,指出新中国成立30多年了,牧民仍然过着游牧的生活,生活质量并无大的改观,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我们都感到压力很大”。他要求团州委、州青联继续发扬成绩,多组织农牧区团员青年走出甘南,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踏实工作,为改变农牧区落后面貌做出更大贡献。王应国在会上表态:州委同意甘南州青联与无锡市青联结成友好青联,支持两地青年多开展东西互助活动,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新的贡献。
注:文章来源于《甘南州文史资料》第21集,2018.11.中国文史出版社
才宝甲,藏族,1957年12月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甘加镇仁艾村。197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曾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法治政府研究论文等70余篇,出版著作有《社会变革中的政府法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