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守精神沙渚:刚杰•索木东诗歌的抒情品质

 

卓玛

 

【摘  要】刚杰•索木东的诗歌是一种离散写作。他将这种文化认同与冲突、文化差异与融合细细爬梳并意象化地呈现出来,其中的冲突、差异、融合等外在力量来源于诗人隐秘的“文化弃儿”心态,而这种心态影响了诗人灵魂深处的诗学取向,即一种“不安感”,并构成其抒情诗的独特品质。

【关键词】刚杰•索木东;诗歌;抒情品质

 

        刚杰•索木东是甘南卓尼藏人,长期“旅居”于金城兰州。正如他在散文《老木屋》中所言,伴随故乡老木屋的倒塌、拆除,“我们真正的流浪,才刚刚开始……”于是,多年来,刚杰•索木东更多地在文字中流浪,用分行的诗歌作为路标,一点一点接近他精神中的故园。因为他散文中运用的“流浪”一词赋予我的某种感觉,我尝试将刚杰•索木东的写作划定在“离散写作”的范畴。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这可能是接近索木东诗歌的其中一种路径。“离散”(Diaspora)最初专指犹太人被驱逐、离散到世界各地,后来词义扩展到可以指各民族的人们因为各种原因的迁移、移民,而“离散写作”更多的是对故园的怀想,对由于迁徙导致的语言和文化冲突和融合的体现。索木东是一位高产诗人,在他的自选集中所选的90首诗歌几乎都是所谓“离散写作”最鲜明的注脚,围绕着这样几个主题展开:故乡、母亲、思念、归乡、草原、甘南、卓尼、雪域、青藏、四季……一个简单的统计就可以发现,索木东诗歌世界的坐标系几乎是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建立的,几乎交织在故乡和思乡这样一个聚焦点上。如果停留在这个点上,我们很容易做出索木东的诗歌写作是单义性的抒情诗的基本判断。但如果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索木东的诗歌常常轻盈中见沉重,娓语中藏机锋,理性智识的灰皮蒙着炽热深情的火炭。在他的诗歌中,关于“离散”的书写呈现出种种深刻内蕴。

        首先,在刚杰•索木东的世界里,他寄居的都市与故乡甘南是一对相对的存在。在都市里,他是一个“学数学出身,却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滚烫的热血”常常“被一座座城市彻底降温”;面对故乡,他是那个常常用注视的目光为故乡“披上一件御寒的衣裳”的人。这种状态,构成刚杰•索木东诗歌的一种底色,即在汉语诗歌中完成对于自身的体认,同时呈现文化、认同等差异的存在。同时,在刚杰•索木东的诗歌里,他是以一种将故乡中心化,都市边缘化的方式来完成其文化认同的。在这部诗集中,刚杰•索木东的自选诗作几乎都是一种鲜明的故乡写作,要么就是故乡与母亲、草原同义的主题。纵观他大部分的创作,也是以甘南主题为主的写作。可见,在刚杰•索木东的精神世界里,故乡甘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所在,某种关于生命与爱的精神原乡所在,所以诗人才这样倾诉:

 

                ……

                不能把奢侈和繁华带给你

                甘南,日日夜夜的寂寥

                已够我一辈子去守望

                大雪落入帐篷

                那闪电般穿过草地的骏马

                是对生命的最有力提示

                终生相许的誓言

                从草地最深处驱散冬季的凄凉

                        ——《故乡是甘南》

 

        在刚杰•索木东的“离散写作”中,诗人在将故乡中心化的同时,也将最深切的情感投入到了故乡身上。因此,凡以甘南为主题的诗作,诗人的情感表达几乎都是以一种深沉、激越的语态实现的:

 

                ……

                故乡啊,甘南

                一堆篝火燃起一匹马的寂寞

                贴近热身子是你痛心的贫穷

                ……

                大草原上的牛羊啊

                是盖上眸子的白色月光

                ……

                贫穷的故乡啊

                谁一次次在遥望的城里

                为你披上一件御寒的衣裳

                        ——《故乡是甘南》

 

        与此同时,刚杰•索木东的都市写作却呈现出故乡写作时所没有的冷峻和忧虑,仅仅以诗人的近作来看,诗歌中这种故乡与都市的冲突感就十分强烈:

 

                ……

                必将于夜的深处

                感受温暖

                被一点一点抽光

                必将于,漫长的

                都市的街灯里

                看到自己

                苍白的脸

                这个时候,最容易

                想起故乡,想起

                那些真实的脸庞

                黑得出奇

                ……

                        ——《夜,黑得出奇》

 

        在都市充满光污染的夜空里,诗人清晰可见的苍白脸庞却抽象而充满虚无感,联想到故乡黑得出奇的夜空,那些面庞却真实可触。这种充满张力的描摹来自现实的体验和心理感觉的挪移。都市清晰可见的面容是虚无的,故乡黑得出奇的面庞却真实可感。诗人对故乡的深刻体认和都市生存的荒芜感彼此挪移为这种充满张力的感受。在另一首诗歌中,诗人的这种差异化认识更为强烈:

 

                漫天黄沙里

                春天的故事

                不再以鲜花为媒

                腐烂着的河床上

                正堆满一具具

                工业的尸身

 

                尚能听到,一声鸟鸣

                啼醒凄惨的黎明

                而农事已远

                拄杖而立的

                应当还是

                比岁月还要迷茫的

                我们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

                背起行囊

                就可以远走他乡

                而失去故乡的大地上

                已经无处安放

                你我的目光

                        ——《无处安放的行囊》

 

        整首诗歌中,诗人一直以一种忧伤和冷峻面对着这样一幅荒诞的都市图景。“腐烂的河床”,“工业的尸身”,这种萧索背后工业文明这一异质性的元素显然是以入侵者的姿态强行闯入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作为离散写作的某种特质,诗人不会回避这种充满冲突和差异的现实。这种冲突恰恰是诗人注目之处。

        这种差异在他的另一首诗歌中被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这首诗与汉字有关。索绪尔认为:“语言既然是音响形象的堆栈,文字就是这些形象的可以捉摸的形式。”尤其是汉字,就是很有趣的图画式的表意文字。例如简化字在台湾人眼里,就是受伤的汉字。而在母语非汉语的人们眼中,汉字具有高度的形象性。诗人刚杰•索木东的《途中,撕碎的几个汉字》,即是如此:

 

                一场微凉的春雨里

                再次遭遇

                邂逅,这个有趣的字眼时

                地球的另一端

                一些炮火,暧昧地诠释

                明目张胆的强奸

                和一场隐晦的政治

 

                而我可爱的祖国

                脆弱的民众

                就在不远处

                被一包盐巴

                轻轻击倒在地

 

                清明,这个被遗忘了出处的日子

                这个本该和微雨

                并排而立的节气

                此刻,却无法给你

                一种能被淋湿的真实

 

                透过那些

                比表情还要丰富的言语

                只能在佯装的冷漠里

                看到一个又一个方块汉字

                正被撕碎

                端庄的外衣

 

        此诗写于2011年4月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危机之时。诗歌并无特别深刻的内涵,有趣的是诗人眼中见到“邂逅”二字所引发的视觉想象。“邂逅”本意指偶遇、不期而遇,颇有浪漫意味,加之偏旁“辶”延绵、曲折,能引发偶遇缱绻、缠绵的感觉,然而诗人由这两个字却联想到政治、恐慌,“邂逅”这两个汉字在形象上缱绻、缠绵的感觉被残酷的现实代替,诗人有意识地将“邂逅”这个充满古典意蕴的偶遇,置于兵戎相见的现代政治格局和技术理性的心理恐慌之中,充满荒谬感。这种由汉字的视觉感受引发的想象极大地延伸了作为普通人的感受触角,并使这种感觉敏锐化了。这种敏锐更多地来源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因此,刚杰•索木东的离散写作在笔者看来是一种富有价值的写作。因为如果仅仅是书写故乡之情,容易流于平庸;如果仅仅贬斥都市,容易流于浮泛,恰恰是居于其间的离散写作,能将这种文化认同与冲突、文化差异与融合细细爬梳并意象化地加以呈现,个中细腻,恰是诗人诗艺锤炼所致。

        更深一步地探索,这种表现为冲突、差异、融合等外在力量的离散写作,来源于索木东的某种“弃儿”心态:

             

                ……

                更多的时候,我们

                写下故乡、母亲和那些

                献给大地的诗句

                永远都像一个弃儿

                一个没有长大的弃儿

                满世界寻找,可以果腹的

                那口乳汁

                ……

                        ——《惟有孩子能带我们越过鸿沟》

 

        在他大量的主题接近的诗作中,这首诗容易被忽视。但笔者认为这首诗在诗人创作的心理链条中是那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孤儿”抑或“弃儿”,这在主题学中是一个常见的母题。与狄更斯、亨利•菲尔丁笔下的具体形象不同,索木东笔下的“弃儿”与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笔下离散主题中的“弃儿”形象有一定相似性。这是在一种文化的“离散”状态下体现出的深刻的无可归依之感。体现这种“弃儿”心态的诗作,在《能带我回家的那把钥匙丢了》(以下简称《钥匙》)及其有一定数量的“归乡”主题的诗作中即能探及。《钥匙》一诗与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构成一种仿写的互文性关系,所不同的是,梁小斌愤懑而索木东忧伤。前者的发问是具有时代心理特征的,而索木东的感慨更触及私人化的情感与灵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运用了非常重要的“归乡”模式,以此体现“我”与“故乡”的亲密与疏离,其间难言的隐痛至今散发着审美的魅力并持续地产生着阐释的意义。无论有意无意,索木东都有一定篇幅的“归乡”题材诗歌,加之它们与他近期发表的散文《故乡在,故乡不再》构成的一种对话,更清晰地勾画出索木东的“弃儿”心态,如果进一步确认,则可称之为一种“文化弃儿”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今天这种文化杂糅语境中比较典型,尤其体现在少数族裔背景的作家身上。他们是对于文化身份的日益复杂化,文化冲突与交融中的种种现象最为敏感的人。索木东是主动反映这种心态的其中一位重要诗人。

        冲突、融合等外在力量来源于索木东隐秘的“文化弃儿”心态,而由这种心态导致的“不安感”,则凸显了现代诗人灵魂深处的诗学取向,即“不安而不是放松”的抒情特质。 关于这一点,胡戈•弗里德里希有深刻的认识:“对于古典时代和后古典时代直至18世纪的生活文化来说,欢乐是展示社会精英中有智慧者、有信仰者、骑士、廷臣和有教养者达到了完满的灵魂峰值。悲伤如果不是暂时性的,就被视为消极价值,在神学家眼中就是罪。自18世纪前浪漫主义的受苦情绪开始,这一关系发生了逆转。欢乐和欣喜从文学中消失了。忧郁多愁和厌世感伤取代了它们的位置。这两者都不需要缘由,它们从自身中获取滋养,成为了灵魂的高贵表达。”“诗人的自我圣化,真实的或操演出的对痛苦、忧伤、世界虚无的体验,释放出了有利于抒情诗的力量。”之所以要着重引出这一段论述,是因为当代藏族汉语诗歌还有相当多的诗作满足于表达这种“欢乐”,抑或让诗作成为某一佛理的注脚,在诗学的探索中并无助推力。这一点我们在欣赏了诸多当代藏歌,再来体验莱昂纳德•科恩显然就可以理解。

        以笔者对刚杰•索木东诗歌的把握,诗人显然是有意地与现实,与庸常刻意保持着距离,这也就可以解释他有意地,也命定地选择了这种“不安感”,以此保持一种锐度,可以在这个被波德莱尔定义为“灵魂的日渐消瘦,物质的逐步掌权”的“进步”时代努力保持生命的痛感。

        作为现代诗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去个人化,是对激情与谵妄的祛魅,呈现为对词语的加工雕镂,对诗行诗节的精确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诗学体验,索木东以诗人较为独特的方式完成着他的现代性表达,从而完成其“不安感”的诗学追求。

        首先,索木东善于制造短句。《残缺的世界(组诗)》《塔尔寺》等就是这样的代表作。这种短句的运用能够造成语势的顿挫,有力的慢节奏更能添加沉郁之感。这与诗人内在的“不安感”形成呼应:

 

                再次来到的六月

                丁香已经凋谢了

                万片叶子的脉络里

                我依旧无法洞悉

                菩提的开示

                或者,佛陀的谒语

 

                穿过一场阴雨

                就会抵达一缕阳光

                穿越一座雪山

                我却回不到

                命定的青藏

 

                神圣的经卷中

                衮本贤巴林

                绛红色的僧衣

                正在隐去

                喧闹的塔尔寺

                我只能空手而来

                空手而去

                        ——《塔尔寺》

 

        细读索木东的诗歌,其短句形制制造的最大话语效果即是如此。诗人的“文化弃儿”心态以某种“不安感”呈现为其诗学取向的原动力。短句形制在这里成为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段,它带来的顿挫与沉郁成为索木东诗歌具有辨识度的风格标识之一。纵观其他藏族汉语诗人,还存在其他变化。例如同为甘南诗人的扎西才让,就擅长以口语的节奏,民间习语的表达方式来凸显诗人与某种主体话语的疏离。扎西才让笔下有一个私用意象是“阿卓”,是以一位美好的女性形象呈现的。在关于“阿卓”的吟咏中,扎西才让更倾向于用同样美好的谣曲来展示“阿卓”形象。其组诗《到卓庄去找阿卓》是一组集中书写“阿卓”的诗作,其中的《情歌》就是以民谣形式对韵脚的刻意为之:

 

                像鱼一样游走的,是心上的姑娘。

                像恨一样凝固的,是爱情的时光。

                像寂灭一样安静的,是而今的月光。

                我的情歌,如珊瑚的忧伤。

                在红尘里传唱,在爱欲里消亡。

 

        全诗押“ang”韵,这样整齐的韵脚显然受到了民歌的启发,就如诗歌的标题《情歌》一样,扎西才让很有可能是借用某一种情歌的调式来写的,诗歌的浅浅哀伤加上韵脚带来的余音,总是能叩击人的心灵。另一首《格河》亦是如此。这首小诗韵律感很强,全诗五行,隔行换韵,韵脚几乎成为诗歌的骨架,以清晰的元音传达出清新的韵味,民谣式的词语对应在极短的篇幅里竟然隐藏叙事的企图,诗人体现出四两拨千斤的语言功力。索木东与扎西才让在短句上的探索使藏族汉语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力。

        其次,索木东善于动态化叙述。根据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朱光潜先生对此有辩证的批评。在索木东诗作中,诗的“宜于叙述动作”的艺术却得到了较为鲜明的确证。《青稞点头的地方》开篇四行,就是以动作引领全篇的:

 

                青稞点头的路口

                风把四季的门次第打开

                一段路在脚不能到达的地方

                把零落的肋骨仔细收藏

 

        四个动作的叙述连贯起的是从有形之物到无形之物的过渡,从“青稞”所象征的生命到“肋骨”所象征的死亡,动作的叙述逐步由实变虚。也在四行之中抻拉、延宕出由生至死的宽阔的时间维度。

 

                一盆牛粪火燃起的冬天

                阿妈刚把最后一粒种子

                连同秋天一起收起

                一场大雪

                已经迫不及待地落满草原

                ……

                        ——《甘南:用四季的四种方式怀念》

 

        这首诗开篇以三个动词的连用,恰好与上一首诗歌的抻拉形成对比,三词五行,将季节与物候高度浓缩在三个动词编织的“压缩袋”当中,获得了特殊的审美效果。此外,他诗歌中诸如“怀念被一折再折”“故乡就象折断胸口的肋骨”等诗句因为打破常识的动态化叙述而获得了特殊的陌生化美感。

        再次,索木东善于把握情绪律动。关于节奏与情绪,美学家朱光潜有专节论述,他认为“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节奏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情绪”,能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状态。索木东有一些诗歌是情绪律动比较鲜明的例子。在《黄天在上,我在兰州》中,诗人比较少见地运用标题句的回环反复,引发出对于恶劣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的慨叹,“黄天在上”的讥诮和语义回环的感慨所产生的情绪震荡久久不能平复。《打铁,或者一个久远的印象》所表现出的情绪律动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开篇是类似于解说词的平实说明:

 

                要想炉火烧旺

                那炭,必须来自南山

                必须来自,冬晨

                采伐的青冈

 

                要想风箱胀满

                那劲,必须来自黑夜

                必须来自,雄性

                愤懑的胸膛

                ……

 

        开篇短句平仄分明,音顿和谐,蕴含着平实、安定的精神力度。其后三节,情绪逐步激越,经过锻造的铁器所具有的雄性气质激发了诗人的昂奋情绪。第六节情势突转:“之后经年,打铁的人/突然老了,晨曦里/迸溅的火星,就成了/遥远的念想”,情绪陡然哀婉,直至诗歌末节:“三十年后,再次路过/街坊,那间打铁的屋子/富丽堂皇,迎面而立/一个妖冶的姑娘”至此,曾经淬出火花的生命记忆被一个巨大的尴尬占位,诗人的情绪既有冰点的哀伤,亦有难言的隐痛。现代化进程中,几乎人人都是那个持着前进火把飞速奔跑的人,只有诗人是替人类在庸常之流中看护一座精神纯粹性之沙渚的人,常常面临绝境但绝不妥协。这首诗的情绪律动在索木东的诗歌创作中具有特别的代表意义。

        制造短句、动态化叙述以及情绪律动,这三者构成了索木东凸显其“不安感”的诗学表现,显示了他的抒情诗所具有的独特品质。

        在“离散写作”中蕴含“文化弃儿”心态,由此展开“不安感”的诗学努力,索木东给予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的启示是当我们拥有民族身份、异质文化和话语杂糅等这样重要的精神资源时,我们是安于浅薄地歌颂,欢乐和欣喜?还是要守住精神纯粹性那座沙渚,时刻保持生命的锐度和痛觉?这关乎民族作家对自身符号化与否的价值取向,也关乎民族文学将原本复杂的精神和生活多义性地加以呈现的文学取向。

 

本文系青海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博士)项目:藏族当代诗歌在地化创作 (2015XJG09) 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文中所引刚杰•索木东诗作出自其待出版的诗选《故乡是甘南》及藏人文化网或其博客.

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高明凯.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德]胡戈•弗里德里希,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4.扎西才让.七扇门【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5.朱光潜.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Keep the Peace of Mentality With Courage: The Lyrical  Quality of Gangcan•Gsomsdong

 

Drolma

 

Abstract: the poetry of Gangcan•Gsomsdong is a kind of discrete writing. He sort out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nflic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tegration carefully and embody them imagery, among which the conflict, differences, fusion and other external force comes from the hidden mentality of "cultural foundling" from the poet, and it is the mentality that affects the poet's poetic soul orientation, namely a kind of "anxiety", and constitute its unique quality of lyric poetry.

Key words: Gangcan•Gsomsdong; poetry; lyrical quality

 

原刊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2期

 

 

        卓玛(1973—),女,藏族,青海省天峻县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青藏多民族文学。

 

        刚杰•索木东(1974—),藏族,又名来鑫华,甘肃卓尼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主编。有诗歌、散文、评论、小说散见各类报刊,部分作品收入各种选本,译成多种文字。著有诗集《故乡是甘南》。现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