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定在疑惑“鸟葬”是个什么鬼,不要心急,容我娓娓道来,在藏区有一种特有丧葬方式叫做天葬,是藏民族最高级别的葬礼,也被称作“鸟葬”

关于藏民族天葬的起源,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认为天葬是藏族先民自古传承下来的风俗,随着佛教的传入形成了如今的天葬方式;二是认为天葬分为原始天葬和人为天葬,原始天葬源自远古时期食人的陋习,而人为天葬则由藏地的原始宗教苯教演化而来;三是目前得到最多认同的观点,学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天葬是起源于印度。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在藏区创立了希解和觉宇两教派,并在藏区大力的推广天葬仪式,佛教徒们认为天葬和佛教的“舍身布施”(佛祖割肉喂鹰)理念一致,便也认可了这种葬俗。

说到涉藏地区的天葬,不管在老一辈的讲述下还是你我道听途说,天葬当中重要角色当然是天葬师和秃鹫,藏族人认为秃鹫是大德和菩萨的化身,秃鹫在他们的心目中不是死亡的象征,相反是吉祥的预兆,除了在天葬台能看到成群的秃鹫,平时很少见到,据说在释迦牟尼佛时代,鹫鸟头顶上原来也是有羽毛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一群鹫鸟经常在佛陀讲经的精舍上空盘旋,遇到佛陀一个人外出散步,鹫鸟们常常在他后面跟着走,有时还用头碰佛陀的手,佛陀问鹫鸟,莫非你们也想皈依佛门吗?鹫鸟们点头作答。佛陀便用手抚摸鹫鸟,经其摸过之后,鹫鸟头上的羽毛纷纷脱落,成了秃顶。后来,人们将佛陀精舍旁的一座山峰称为“灵鹫峰”所以现在天葬当中的大鸟就叫做秃鹫,秃鹫不仅能生吞活剥各类动物的肉体,还能把骨头嚼咽一尽。高原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没有秃鹫的肠胃,就不要去咀嚼金丸银蛋。”可见秃鹫的胃功能有多厉害,它们还有一个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长处,即对粪便的处理。不管吞食了什么食物,秃鹫它都不会留一星半迹残渣在地面上。排泄都在高高的天空,在数千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在翱翔之中。高原强劲的气流把它排泄的杂物风化得无影无踪,干干净净,不让一星渣子撒落地面,还有秃鹫不像其他鹰类,它从不吃活物,只吃死物,这也是藏民族敬仰它、选择它的原故。还有一个被人重视的原因,即让身体回归世界四大元素之中的“风”中。让秃鹫来天葬,也象征着回归大自然的用意。

天葬当中的天葬师就有两种,一种是世代传下来的天葬师,另一种则是由高僧大德指定某某人为天葬师,然后他就在上师跟前发愿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作为天葬师,天葬师的形象同常人无异,天葬师的长相不仅不比普通人差,而且绝大多数都长的端庄英俊。

前几日,我的爷爷安详的走了,84岁,寿终正寝,爸爸和叔叔请寺庙僧人打卦,说的是除了不能水葬,其他的都可以,爷爷生前和蔼可亲,朝拜礼佛,当即我叔叔和爸爸就表示要天葬,僧人就说三天后凌晨4点送葬最为适宜,在这三天内做我们必须做好各种法事,在爷爷的灵堂前必须三天不间断点燃酥油灯,所以这三天不分昼夜,我们都有人在守夜,但由于巴塘没有天葬台,要到理塘去,天葬师都是我们妈妈家乡的人,所以要同天葬师一同到理塘天葬台进行天葬仪式,三日后凌晨,我们将爷爷的遗体,捆绑成盘坐的样子包裹好,我和哥哥、叔叔一共7人去往理塘天葬台,路上叔叔联系了理塘那边的活佛,我们一到理塘天葬台,活佛先念经,念完打卦看天葬位置,再进行一系列的仪式,然后打一根木桩,把头系在木桩上,说这样灵魂才不会乱跑。(理塘天葬台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按年龄分在山的高处天葬还是低处天葬,年龄大在高处,年龄小在低处。另一种说法是按照修行来定位置,修行越高葬的位置也越高,爷爷被安排在第二高地上,第一高地是高僧大德)我们燃起火堆燃烧用糌粑制成的烟来制造浓烟,吸引了成百上千的秃鹫。这些秃鹫一看到浓烟飞速赶来,在空中盘旋,我们和秃鹫都安静的等待活佛的超度,一切都仿佛在遵循这某种秩序,爷爷要以赤裸的模样敬畏大地,退衣物,念真言,应了那就古语,于一无所有中来、复一无所有中去,此时跟我们一起过来天葬师换上专门的天葬衣服,之后天葬师就将爷爷的尸体进行了肢解,将尸体切成碎块,秃鹫们一拥而上,不一会就只剩下了人骨,天葬师最后将骨头砸烂和着糍粑喂食给秃鹫,就在秃鹫重新升空,在耀眼的阳光里盘旋。随着凡胎肉体消亡,爷爷灵魂却得到了升华。天葬,葬的是实物,不灭的是精神。

路上返回巴塘时,天葬师对我们说:逝者已逝,不必再将他捆绑于这人世间,还说:不论是王权富贵,功成名就之辈,亦或是布衣庶民、无名庸碌之流,死亡都是不可回避的最终结局,死亡也是生命的轮回。当灵魂有了归处,那么死亡便也成了一种修行。

1711966444130369.jpg

罗桑达杰,笔名觉泽,藏族,四川巴塘人,巴塘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