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草原、羊群,金顶、红墙,这片宁静深厚却不失温暖绚丽的高原注定是养育歌者的沃土,而仁钦卓玛正是出生在被誉为“七彩香巴拉”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那自在、喜悦的大地上又一个歌唱的生命诞生、成长。
寻梦的卓玛
山山水水的矗立和流动,把传说和旋律如血液般融入了藏族人的灵魂和肉体。阿爸的弦乐、阿妈的山歌,让仁钦卓玛自幼便深受感染,从而调动着她每一个想要歌唱、舞蹈的神经和细胞。
做一名歌手,这个职业和称谓对幼小的仁钦卓玛来说是陌生的。在相对闭塞的甘南高原小镇,人们都认为歌唱是天然的,如果作为专门的工作是不被理解和认同的。所以,仁钦卓玛在成为一名专业歌手的道路上,机遇是明灯照亮了方向,而行走和成就完全依仗于她渗透骨髓的对音乐的热爱。
仁钦卓玛在少年时代,梦想做一名美丽的白衣护士,这份职业的纯洁和美誉度深深吸引着她。即便是初中毕业时这份梦想也未曾改变过,只可惜她毕业那年当地卫校没有招生计划,才使得卓玛走进了继续学业的甘南州合作一中。
在这个仁钦卓玛当时看来很大的学校里,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的她由向往开始慢慢参与,天赋的好嗓音和独特的艺术灵性很快使她成为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在高中二年级末,一位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老师分配至她的学校,已经广受师生推崇的她很快就赢得了这位新老师的青睐,几经考验,新老师郑重推荐卓玛选择艺术类考试并表示愿意承担起她的辅导工作。大学音乐专业第一次闯入卓玛的视野,让她激动不已。但父母亲不支持她专业学习音乐的态度也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一次,固执的卓玛战胜了听话的卓玛,她瞒着父母在合作先后跟随两位老师学习唱歌,到了考试时也没敢告诉父母,跟着一位同学的妈妈到省城兰州参加了影响她一生的大学入学考试和音乐专业考试。
尽管仁钦卓玛也常常感恩于家乡的神山圣水和至亲父母给予她一副高亢而不失甜美的嗓子,尽管下定决心要考音乐专业后几乎每个深夜和凌晨里都陪伴蜡烛在反复练声,但面对考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面对迷一般的音乐理论知识,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无助。也许正是这跌入低谷的通透,让仁钦卓玛不再有太多奢望,放下包袱,把考场变成自己的舞台尽情歌唱。结果是幸运而又幸福的,正是“放下”让仁钦卓玛完全凭自己的演唱条件被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破格录取,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也是开创她演唱事业的起点。
木已成舟,当远方的父母得知这一结果时,也只能欣然接受并为女儿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