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的商海里拼搏——记日喀则地区民族旅游产品总公司总经理格桑

—— 文/尼玛潘多 杨军
 

在后藏日喀则,提起格桑经理,没有人不佩服,因为大家是看着他将这只有50万元固定资产的集体企业,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成为了今天在后藏,乃至在全西藏颇有名气的、以销售民族手工业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格桑本人也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历经风雨,成长为藏民族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从先生 军官 机关干部到老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格桑从中学毕业后不久便当了教书先生,在白朗县一个偏远、简陋的民办小学度过了5个春秋。后来,地区和平机场修建工程开始筹备,因为他长于数学,被调到工程处任财务会计,并正式归入部队,从此他开始了军营生活,那时是1969年。
  如果说教书的经历,给格桑的是稳健、沉着和文化素养,那么军营生活是培养他毅力和胆识的大学,虽然他在当时未能意识到,而几十年后,这一切却帮了他的大忙。
1983年格桑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被分配到地区工业电力局机关。
1984年,一股改革潮悄然涌向雪域高原,后藏日喀则也感受到了丝丝改革的气息。格桑所在的工业电力局,也乘着改革的东风,办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并需要从局机关派一名干部任经理。格桑是党员,又刚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有朝气有魄力,于是领导选中了他。有句俗话:"三年学可以学成一个手艺人,十年不一定学成生意人",下海经商,我能干好么?格桑犹豫过、徘徊过,但他终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胆识和勇挑重担的魄力,愉快地接受了委派,抱着一种不干则罢,要干就一定干出个样子的心态,到民族手工业门市部走马上任了。

万事起头难
如果说格桑在接受委派时,还有信心的话,可是当他看到所谓公司仅仅是一栋价值50万元的空楼和那14名收入无着落的职工,心中不免"咯噔"了一下,但此时已无退路,即使有退路,退怯也不是他的本性,当过兵的格桑有一种不认输的劲。
他四处奔波,找熟人、跑银行,终于争取到了20万元的贷款。
万事开头难。门市部要开张,首先是装修,于是他自己驾驶着大货车到成都采购材料,回来后又指导装修工作,硬是把门面装修成当地一流的商业经营场所。商品来源也是件大事。因为周转资金极缺,开始只能代销商品:五金交化、日用百货、金银手饰,只要能够代销的都上了柜台,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面对大家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格桑觉得干事业光有热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从此,他既当经理,又当驾驶员、采购员,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根本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常年奔波于日喀则-拉萨-西宁-成都之间,他吃最简单的饭菜,住最低廉的旅馆,他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更多更多的事。那时,成都和平里旅馆最低档的9块钱一个床铺,是他经常的住处,在他的表率下,如今公司里的采购员们仍保留着这一习惯,从不在吃住上讲究。谈到创业时的艰辛,格桑似乎不愿掀开那辛酸的回忆簿。在我们的一再恳求下,他讲了其中一小例。那是公司开业不久,格桑驾驶着货车像往常一样在青藏线上跑,天公不作美,哗哗的大雨冲毁了道路。如果退回去在拉萨住上一两天,也许路会好走一点,但想到公司的窘况,他咬咬牙,又踩下了油门。在滂沱的大雨中,车又出了毛病。冒着大雨,顶着高原刺骨的寒风,好不容易才修好了车,这时的他却又冷又饿,只好喝冷水啃干饼在车上打盹……他不住自问"格桑呀,你这是在图什么呀?"常规下,拉萨到格尔木只要一天一夜,格桑这一次却跑了六天六夜!
当初类似的事情可不是一件两件……

管理 信誉并重
从1984年至1989年间,他辗转28万多公里,费尽周折,终于打开了局面。公司转入正常运行,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86年扩大经营规模修建了一栋商业楼,1988年在拉萨分设了一个门市部。摊子大了,公司内部管理很重要,他选送职工到自治区财经学校培训,确保了财务管理的稳定。
为确保商品质量,进货时他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找厂家或找总代理商,并制定了"四不签制度",从而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的购进。亚美商场是民族旅游产品总公司日喀则最大的分公司,"亚美"在藏语的意思是"没有(比它)更棒的",到过亚美的人都说这里确实该属第一:质量没法比。亚美售出的商品,从来就讲究以质量求生存。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插进一段,有一次,格桑参加一个商品订货会,于是他找到马来西亚永芳集团驻广州公司的总代理,要求签订订购7箱永芳面霜的合同,因为数目少得不能再少而令对方惊讶,但总代理却爽快而又感动地签下了。用格桑的话说,"我们要保证我们卖出去的每一件商品都是正宗的、可靠的"。

开阔思路打开新局面
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美丽的珠穆朗玛峰、众多名寺古刹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金银手饰和藏靴藏帽以及各种宗教器皿是藏民族喜爱的生活用品,如果在完善原有民族手工业商品体系的基础上,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不仅可以使民族传统手工业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可以通过旅游者购买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来进一步宣传、展示藏族文化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格桑想。于是,格桑创办了自己的金银器加工厂和综合加工厂,生产金银饰品、民族服装和礼盒,虫草、牛鞭等旅游纪念品。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不仅打开了销路,而且被国家轻工部、纺织工业部、国家民委、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他还把在全藏颇有名气的日喀则银制品介绍到山南、拉萨等地。如今,他在拉萨的分公司又下设三个门市部,在山南也创建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分公司。日喀则地区民族旅游产品总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635.7万元,公司发展到目前,拥有3个子公司,1个综合加工厂,2个金银加工车间,12个手工业加工点,8个销售门市部分布在日喀则、拉萨、山南;在成都和西宁设有分公司和采购站,产品经营种类达800多种,职工的年收入从13年前的926元增加到了8000元,成为日喀则地区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商业企业,也是地区出了名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1997年,他成功地兼并了日喀则市家俱厂,如今能批量生产有藏民族特色的藏式家俱;1998年他又把眼光投向藏族餐饮文化,创办了一家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的藏餐馆,以正宗的藏族餐饮文化吸引顾客;
1998年7月,他在原有的金银手饰展厅的基础上,投资开设了珠宝城,并投下了质量保险。

内部增强凝聚力 对外注重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民族旅游产品总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为适应市场要求,格桑首先从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入手,牢固树立"顾客就是上帝,信誉就是效益"的观念,广泛开展"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优质服务"等活动。另一个方面,他不松懈对员工的素质培训,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刻不忘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依靠、关心、爱护职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到1996年,共提取职工养老保险金14.8万元,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为找准市场信息,他注重加强市场信息反馈工作,随时掌握全区各地、县的主要市场供求信息,然后制定公司进货计划,调查公司加工产品,积极开展上门订货、送货上门等多种经营业务,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他采用"双层承包经营制",把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注重企业形象,也是他在实践中摸索的道理,为此,他让所有员工着上统一服装展现公司的精神面貌,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投资助学。1995年为白朗县巴扎乡民办学校捐献1万3千元,1996年为白朗县白岗乡民办小学投资1万元,个人累计出资扶贫救灾捐资1万8千多元,不仅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不普通的普通人
格桑是后藏企业家中最成功的一个,荣誉也纷至沓来。他和他的企业多次被评为地区和自治区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1990年他本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任命为"全国轻工业先进工作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过他,称他是"被推下海的格桑"。如今被推下海的格桑还真喜欢上了这个让他乘风破浪的天地,面对荣誉他显得更加冷静,因为他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去年,他在北京开会,有机会与新疆、延边和内蒙古等地的企业家交流,大开眼界,灵感也顿时迸发,他要成立民族手工业集团公司,并尽快使股票上市。从北京回来后,他一头扎入调查论证中,对日喀则地区各县市民族手工业的特点进行了解,通过立项、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以民族旅游产品总公司为龙头的建立地区民族手工业集团公司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格桑是个成功者,可是他的生活没有因为成功而改变,他至今仍然拿着机关工资,他的衣着和许多人一样,没有名牌、没有高档,一身普通的西服。
很多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善意地劝他好好装修一下办公室,提高办公用品的档次,对此,他只笑不答。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的企业家,他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十几年走南闯北的经历告诉他,其它民族的企业家能做的事他格桑棗一个地道的藏族企业家也一定能够做到。
格桑,一个用行动证明自己力量的人。
格桑,一个用行为感染着他人的企业家。 (来源:中国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