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5日,由青海省平安县巴藏沟乡上郭尔藏族村村民组成的青海阿伊赛迈农民藏族歌舞团,在青海省平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选德率领下,赴兰州市五泉山公园演出。甘肃电视台等当地媒体作了采访报道。在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的演出是这支农民歌舞团走出青海、迈向全国的第一步。
6月18日下午,阿伊赛迈农民藏族歌舞团又为西北民族大学演出。演出过程中,大学生们始终报以热烈的掌声。表演“锅庄舞”的时候,现场的师生和演员一起翩翩起舞,气氛异常热烈。
近期,他们还将在兰州市的东风剧院连续进行商业演出。
对于阿伊赛迈农民藏族歌舞团在兰州市的成功演出,兰州电视台《我在现场》做了专题报道。青海电视台也于6月23日作了报道。都市天地报的摄影记者目前正在跟踪采访。
阿伊赛迈农民藏族歌舞团在兰州市的演出受到了热情的欢迎。甘肃国芳百盛工贸集团公司邀请该团在6月30日、7月1日演出两场;西部欢乐园7月份邀请该团连续举行专场演出(9、10、11、12、16、17、18日);兰州市文化局拟于8月下旬邀请该团在市内广场“黄河风情线”举行专场演出;兰州市城关区也已向该团发出演出邀请。

相关资料:青海阿伊赛迈藏族歌舞团节目单

1、《序曲》
2、舞蹈:《祈祷》
3、舞蹈:《吉祥的祝福》
4、舞蹈:《扎西德勒》
5、男女声独唱:《祝福》
6、舞蹈:《春到高原》
7、舞蹈:《让我们欢歌劲舞》
8、男女独唱:《妈妈的羊皮袄》
9、舞蹈:《欢乐的时光》
10、男声小合唱:《献给阿妈的歌》、《一个妈妈的女儿》
11、舞蹈:《打青稞》
12、大合唱:《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跟着共产党走》
13、舞蹈:《走出大山》
14、男声二重唱:《我的心》
15、《安昭舞》
16、《则柔》
17、男女声对唱:《孔雀来自何方》
18、舞蹈:《姑娘达瓦卓玛》
19、舞蹈酒曲独唱:《北京城里的金宝座》
20、舞蹈:《扎西吉祥舞》
21、舞蹈:《夏天的喜悦》
22、舞蹈:《曲桑卓玛》
23、舞蹈:《扎西更杰》
24、舞蹈:《安昭舞》
25、舞蹈:《遥远的地方》
26、舞蹈:《吉祥的哈达》
27、舞蹈:《山乡春色》
28、舞蹈:《欢腾的草原》
29、合唱:《十送红军》
30、舞蹈:《扎西德勒》
31、男生独唱:《雪域之光》
32、舞蹈:《高原春暖》
33、舞蹈:《巴塘弦子》
34、舞蹈:《阿克强巴》
35、舞蹈:《请你喝一杯》
36、舞蹈:《让我们载歌载舞》
37、男声小合唱:《至尊的度母》
38、舞蹈:《河湟欢歌》
39、男女声对唱:《曲桑卓玛》
40、舞蹈:《圣洁的哈达》
41、舞蹈:《在那草地上》
42、舞蹈:《雪山连北京》
43、舞蹈:《欢乐的海洋》
44、男女声对唱:《扎拉西巴雪》
45、藏族民歌演唱:《早晨的太阳》
46、舞蹈:《苏日梅朵》
47、男声小合唱:《桑杰卓玛》
48、《锅庄舞》
演出联系人: 青海省平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选德
电 话:13309728496 0972-8210700

相关资料:上郭尔、唐寺尔组建藏族歌舞队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不,2004年4月里的一天,青海省平安县巴藏沟乡上郭尔、唐寺尔两支藏族歌舞队,在省城西宁市新宁广场演出了一台节奏明快、热烈奔放的藏族歌舞节目。
这台节目来之不易,是中共平安县委宣传部王选德副部长在海拔2800多米的山村蹲点40多天,克服重重困难抓排出来的。
上郭尔、唐寺尔是平安县巴藏沟乡的两个藏族村,这两个村地处青海高原海拔2800米以上拉脊山脉高耸入云、被藏族群众崇拜为圣山的阿伊赛迈山山谷。这里的农牧民自古以来就有逢年过节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传统。2004年2月21日,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在听取了平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选德的汇报之后,兴趣盎然地来到上郭尔、唐寺尔进行调研,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调研,将两个村确定为全省文化增收、宣传思想工作虚功实作的试点,委托平安县委宣传部抓这项工作,并且在培训、购置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实际的支持,希望藏族歌舞走文化增收、文化致富的道路。阿伊赛迈农民藏族歌舞队共有76人,为了外出演出方便,现分为2个分队。平安县委宣传部先后从省文化馆、青海省海南州民族歌舞团等处邀请辅导老师10多名,排练新的歌舞节目30多个,并对原有的30多个节目进行了规范性辅导,使表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4月份歌舞队应省委宣传部邀请,到省会西宁,在新宁广场、中心广场演出2场,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新闻媒体也予以大力宣传报道,评价歌舞表演“具有一定专业水平”。5月1日至7日,在青海省郁金香节期间,在西宁南山公园、文化公园演出8场,迈出了文化增收的实质性步伐,观众达20多万,大家评价歌舞具有“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宗教氛围”、“比专业的还要好看”、“带着泥土味”、“别开生面”。

相关资料:民族歌舞,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记阿伊赛迈歌舞队

在刚刚结束的郁金香节上,来自青海省平安县的阿伊赛迈藏族歌舞队以其优美、淳朴的舞姿、歌声吸引了古城西宁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目光。但谁也不会想到,这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民族歌舞队里的演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这以前队里有些姑娘小伙甚至没有走出过大山一步。
演出结束后,这些姑娘小伙们告别了节日的欢歌笑语、城里的繁华热闹,悄悄返回了大山--平安县巴藏沟乡。但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一粒要靠自己的舞姿和歌声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种子!
这支带着泥土芬芳的民族歌舞队,这些憨厚朴实的脑山农民们,是怎么舞出大山、舞进省城、舞向更广的世界?

“日子红火了就想乐一乐”

阿伊赛迈山脚下的上郭尔、唐寺尔是平安县巴藏沟乡的两个藏族村。他们能歌善舞的先祖是从遥远的草原迁徙到这里过农耕生活的。70岁的藏族老人田朋措告诉记者,过去日子过得苦,想着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哪有心情唱和跳,村里也难听到歌声和不多见到舞蹈。如今不同了,特别是这几年,家家都已不再为吃喝发愁了,可农闲 时又觉得少了些乐趣。

红火的日子怎样往红火里过?

2003年春节前,唐寺尔村的几个年轻人建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大家演些节目,活跃活跃村里人的气氛。村支书马华本、村长李巷欠一听十二分地支持,并在村民大会上选出了一些姑娘、小伙组成歌舞队。
没有服装,村民们自己凑钱买简单的演出服;没有人教新歌舞,他们便自己从邻县找老师。
凭着一股热情、一种爱好,成立没多久的唐寺尔村歌舞队当年春节就跳红了巴藏沟。并于大年初九第一次走出大山到县城演出 。县城的群众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他们。也是在这一年国庆节期间,唐寺尔村歌舞队在海东地区文艺调演中首获成功,得了个优秀奖。继而,近邻上郭尔村也舞起来了。

“我们遇上了好时光、好政策”

问及阿伊赛迈歌舞队为啥这么红火时,村民们异口同声:“我们遇上了好时光、好政策。”
今年2月21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曲青山来到这两个村调研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当了解了这两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藏族歌舞表演给村里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时,曲青山认为,两个村的藏族歌舞表演活动抓到了点子上。他指出,要想方设法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真正让农民得到经济效益。不久,省委宣传部在上郭尔和唐寺尔两个村推开了文化增收、文化扶贫、文化脱贫的试点工作。
对此,不少农民议论纷纷:“仅仅是跳个舞唱个歌就能变成钱?就能增收?”“过年过节唱歌跳舞高兴个就行了,哪能把它当饭吃?”“出去下大力气干活都挣不了几个钱,你们唱唱跳跳就能挣到钱?如果耽误了农活可是得不偿失的……”省委宣传部和平安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挨家挨户动员,给村民们讲外面的世界、讲党的富民政策……村民们的心里亮堂了。
两个村的舞蹈队合成一个舞蹈队。从省群众艺术馆、海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请来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为不耽误春耕,队员们是上午耕种下午训练。 4月9日,这支由山区农民组成的歌舞队第一次走进了省城。在西宁市的精彩演出终于打响了:省城的观众对这支来自山乡的演出 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郁金香节上,他们更是用歌声、用舞步向人们展示了平安各民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好日子。
平安县委宣传部的王选德副部长给我们算了笔账:今年4月份以来,阿伊赛迈民族歌舞队收入已达9万多元,除去各种费用,队员人均纯收入400元。
歌舞队风风光光地回村了,每个队员的手里都攥着让人踏实的钞票。
村里人终于对这支歌舞队刮目相看了,他们从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政府的“文化增收”不是说在嘴上的,而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51岁的妇女玛尼吉操着并不怎么流利的汉语感慨:“共产党是真正为我们着想呵,政府的干部为我们能过上好日子这么费心,难得!”

“我们要过好日子”

在唐寺尔、上郭尔两个村采访时, 记者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增收”对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尤其体现在村民精神、思想上的变化。
唐寺尔村党支部书记李巷欠告诉记者,自打歌舞队的姑娘小伙从省城载誉归来,全村人都有了一种自豪感,连保守的老人们整天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再反对把孩子送到歌舞队来。
26岁的拉毛卓玛和丈夫索南尖措都是歌舞队的队员,这次俩人第一次进城。城里几天的经历使她大开眼界,她对丈夫说,外面的世界真好,“文化增收”这条道若能改变我们山村的落后该多好呵。上郭尔村妇联主任才让卓玛骄傲地对记者说出了全村人的希望:“我们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阿伊赛迈歌舞队队长南杰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伙子。以前,他总是跟别人到县城、省城的工地上打工,可拼了命的干也挣不了几个钱。他认为,参加歌舞队的演出,既没有耽误农活也赚了钱,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平安县委宣传部王选德正在四处联系阿伊赛迈歌舞队下一步的演出,准备兵分两路,一队人马安排去省外演出,另一队在西宁、平安等地进行歌舞增收活动。他说,群众对“文化增收”能使他们致富抱很大的希望,我们要将这事办好,不辜负群众的希望。(稿源:青海日报 作者:辛勤)

相关资料:贵南牧民借民族歌舞走出大山闯世界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4月08日电 青海省贵南县的农牧民演员凭借民族歌舞走出了大山草原,上北京、下深圳,不但见了世面,还闯出了一条治富的好路子,这是现今发生在贵南藏乡的新鲜事。 
从沙沟乡石乃亥村第一个藏乡表演队在州庆文艺汇演中拿了特等奖开始,贵南农牧民歌舞表演便不断到省内外演出,受到广泛青睐,土生土长的农牧民便打起了走出省门搞创收的主意。山东济南的民俗演出、郑州和太原的巡回演出及与北京签定的中华民族园藏族景区歌舞表演合同,还有在全国其它大城市和著名游乐景区的演出,使他们名声大振。
 有了名气的藏乡表演队演出合同不断增加,演出规模相应扩大,形式也不断更新,农牧民青年逐渐热衷于这个既开眼界,又能创收的新路子。如今,贵南草原上有180多名农牧民青年正在接受民族舞蹈培训,在北京、四川、深圳、拉萨等地以团队或个人名义进行演出的已有百余人。演出人员出外要签合同,有专人负责外地演出的经营事宜。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 姚斌 李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