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1.jpg      2023年11月25日,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纳金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作家协会、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西藏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特邀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次仁罗布,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李洪川,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沛萍,《西藏文学》办公室主任土登塔杰,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普布昌居出席研讨会,还有区文联代表、《邦锦梅朵》编辑部代表以及西藏大学文学院师生70余人参加。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联络员、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颜亮主持。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是继诗集《半个月亮》之后出版的第二本诗集,于2022年被选入西藏自治区作品扶持项目。从纳穆卓玛分享诗集《拉萨月光》创作前后的所感所想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诗歌的真切热爱,这一份执着和笃定是诗人持续创作的源远之力。可以说,这一诗集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2.jpg诗集《拉萨月光》作者纳穆卓玛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就诗集《拉萨月光》的主旨内容、情感取向、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享。次仁罗布表示,在西藏当下诗歌创作的作家群里,纳穆卓玛是一位成绩突出,且个性鲜明的诗人。从《半个月亮》到《拉萨月光》,她的诗歌始终延续着一种抒情性,当读者进入其中,会产生许多无法释怀的感动。而且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琐碎来表现人与物之间共生存的和谐关系,以勾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更高的人类情感的追求。李洪川指出,诗集中“风”这一意象出现多次,诗人将自己的哲思和感悟写进“风”里,以完成内心世界的宣泄,从而向大自然传达其深深的渴望和诉求,以及对雪域高原的热爱与敬重。诗集中通过对女性的描写,展示了真实、立体的农牧区妇女形象,突出了她们善良、娴熟、坚韧的品质。胡沛萍认为这本诗集整体上具有清新、典雅、朴实的特点。具体来看,在风格方面,其诗句纯净、情感平稳,并无奇谈怪论;语言方面,虽然运用口语化、通俗化的字或词,但仍然具有新意和诗意;诗集中多处细节描写折射出诗人温和、柔软、阳光的性格特点,可谓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普布昌居讲到,诗歌本来就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诗人要将这种“不可言说”的东西表达出来是有难度的,但是纳穆卓玛在创作过程中为找寻自己的言说方式做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成绩。重要的是,诗人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感受、新表达倾注在字里行间,由此使《拉萨月光》有了别样的、丰富的感受力。另外,这本诗集运用汉藏文的排版模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同时也在藏文世界里产生了更加玄妙的理解和思考。还有区文联代表、《邦锦梅朵》编辑部代表、西藏大学文学院本硕博学生代表依次分享了阅读《拉萨月光》的体会和感悟。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3.jpg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次仁罗布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4.jpg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李洪川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5.jpg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沛萍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6.jpg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普布昌居

      《诗经》有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年末进入倒计时之际,纳穆卓玛诗歌《拉萨月光》研讨会在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圆满落下帷幕,经过各位专家和同学们精彩的评议,让在座的年轻学子深深体会到了诗集《拉萨月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诗性表达,这样一本情感充盈又细腻的诗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反省,并开拓了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7.jpg众人向纳穆卓玛献花、献哈达表示祝贺

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8.jpg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