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计划从2022年起至2024年结束,利用3年的时间,对四川全省14个世居少数民族古籍存量及现状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通过普查,真正摸清家底,助力今后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和利用。同时,便于今后多挖掘整理出版蕴含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的古籍资料,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让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
会场全景
近日,四川省藏文古籍普查实操培训班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开班,标志着西南民族大学、凉山州(木里县、越西县、甘洛县、冕宁县)、喜马拉雅文库,以及甘孜州18个县(市)的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启动。
刘康飞
甘孜州藏研所所长、甘孜州编译中心主任刘康飞在开班动员仪式上指出,本次藏文古籍普查,省州大力支持,机会难得,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学懂弄通中央和省州关于民族宗教古籍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全州及相关县(市)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
陈治
甘孜州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陈治强调要以此次集中培训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掌握本次藏文古籍普查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充分认识全州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高质量推进全州藏文古籍普查工作。
高兴香
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古籍办高兴香就如何开展好此次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抓住机遇,认真普查,为摸清四川省藏文古籍家底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普查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通力协作,形成藏文古籍普查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配备得力人员,提供工作条件,为普查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普查工作如期完成。三是要科学普查,精准施策,要抓紧组建得力的工作团队,落实专人负责,立即开展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好第一手材料。要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普查经费支付标准,坚持厉行节约,专款专用,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制度,加强经费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使有限的经费产生最大效益。
会场一角
本次培训还邀请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先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馆员尼夏、四川民族学院教授噶玛降村、阿坝州藏文编译局副局长扎西罗吾等具有古籍工作经验的专家,在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上将围绕藏文古籍普查登记要点、藏文古籍普查实践分析、甘孜州藏文古籍文献的现状与保护、藏文古籍普查登记标准解读、藏文古籍普查登记实际操作教学等知识进行全面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