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批准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

       甘南州新入选项目共有3个,分别是“龙头琴弹唱”“龙神赛会”和“万人扯绳赛”;扩展项目2个,分别是甘南州文化馆“甘南锅庄舞”和舟曲县“东山转灯”

       截至目前,甘南州共有1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总数居甘肃全省前列。其中第一批2项,第二批5项,第三批1项,第五批5项。

       近年来,国家级非遗名录批准数量逐批减少,而更加重视国家级名录项目的质量和实质性保护,引导各地改变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认识误区。同时,在名录评审导向上由注重项目自身“有重大价值且濒危”,更加关注体现大众实践、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和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项目。

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jpg       1.曲艺类“龙头琴弹唱”

       “龙头琴弹唱”是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曲艺曲种。龙头琴,藏语称(东令)来源于古代藏区的扎年琴,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的及唱、念、弹、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

       玛曲龙头琴弹唱主要分布于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各乡镇,并流布于四川、青海等地的藏区。

       玛曲龙头琴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当时将今藏族同胞用于弹唱伴奏的龙头琴称之为“阿里琴”。清乾隆年间,安多藏区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清末第四世嘉木样大师创作了大量的词曲,在安多藏区民间逐渐开始了传播。随后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玛曲龙头琴弹唱在艺术表现上有四个基本点:一是多样性。说唱内容丰富,既有历史、史诗片段,又有日常生活、人文风光等等;表演形式多:有词、有唱、有舞、有唱、有舞。二是正规性和随意性。正规性即有固定时问和地点,而随意性则不分时间、地点可随时弹唱。三是民众性。是玛曲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成了人们在茶余饭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一种主要方式。四是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弹唱是表演和演唱相结合,弹唱者可站可坐,不拘束。

       玛曲龙头琴弹唱是维护藏区民族团结发展的基石。具有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地位,而藏区弹唱是各民族融汇交流、社会和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玛龙头琴弹唱是格萨尔王史书的传承和发扬载体。玛曲县是格萨尔王的发祥地,自古就有“卓格岭地”之称,被学术界评为“格萨尔风物最集中和最具动态地区之一”,并因此留下诸多神话传说,专门说唱《格萨尔王传》的玛曲民间艺人以说唱的形式广泛流传并世代传承下来。

       龙头琴弹唱是祖国民族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明珠,是兼具民歌和古典史诗品性的综合艺术品种,是祖国民族艺术中绚丽的花朵,保护继承和发展这颗耀眼的明珠,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jpg       2.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万人扯绳赛”

       “万人扯绳赛”是一项流传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大型民间游艺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起初,万人扯绳赛是军中一种强体游戏。明代时朝廷命沐英带兵来洮州平判,英部军中常以此活动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廷实行屯田戍边制,英部士兵留在了洮州,从此万人扯绳就由军中转为民间,成了一项民间游艺活动。参与群众以临潭县群众为主,旁涉周边地区2州1市9县的群众,辐射地域面积为3.16万平方公里。所用绳索直径14厘米,长1808米,重约10.05吨。2008年,临潭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

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jpg       3.传统舞蹈类“甘南锅庄舞”

       “甘南锅庄舞”是安多藏区流行的一种古老歌舞,藏族特色舞“卓”是甘南锅庄舞最早的源头,起源于游牧社会,在甘南州夏河县和碌曲县等地广泛流传,是“一种氏族部落娱神的祭坛礼仪和盟誓文化有关的舞蹈新态”,当时的跳法比较拘谨,多垂头、附胸、束手而舞,情绪压抑沉闷,宗教色彩很浓。

       “锅庄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人类歌舞艺术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人类的基本情感,轻松自如的舞步,充满了阳光温暖的气息,让人身心愉悦,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很受全国各地群众的欢迎。”甘南岗拉梅朵锅庄队爱好者、组织者吉合毛吉说:“如今的甘南锅庄,历史文化悠久,类型多样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把原始和现代结合起来,可以说,通过锅庄舞就可以了解甘南的历史文化生活。”

       “锅庄是凝聚人气和精神的艺术,在地广人稀的藏族聚居区,是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展示希望和理想的平台。”著名作家、学者尕藏才丹说:“甘南锅庄旋律优美干净,生活气息浓郁,是藏族舞蹈的旗帜,是大众化、情绪化的藏族舞蹈,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推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4.jpg       4.民俗类“龙神赛会”

       “龙神赛会”是临潭县内规模最大、牵动地域最广的一次庙会活动,参与群众有来自周边的乡镇及相邻县市的各族群众,活动方式又自有其特殊内容,充满了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该项目201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其实质是来自江南地区的移民们不忘祖先功绩、体现尚武精神的一个活动。是集中了藏族特点和江南古风的民俗活动,向我们讲述了明初江南移民在洮岷大地上艰难的生存之路。

       洮州人民借庙会之机尽情娱乐,借娱神之机以娱人,充分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不但满足了汉藏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促进洮州的龙神庙会集庙会、集会、娱神、娱人于一体,在洮州大地上传承、流转,成为生活在临潭大地上汉藏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东山转灯”是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部山区的一种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民俗文化活动。是扎灯、剪纸、制炮等民间手工艺和文学、书法、绘画、乐舞等艺术形式高度融合的多元文化综合体。目前主要分布于舟曲县东山镇的韩沟、石家山、真节、坪里、店子湾、湾里、罗家、鲁家等八个行政村。

甘南州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5.jpg        5.民俗类“东山转灯”

       “东山转灯”自唐代以来,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初,是为抵御蝗灾而采取的祭祀、驱蝗的简单措施,经历代发展,逐渐演变为集扎灯、灌蜡、制炮、剪纸、绘画、文学、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形式。踩道字体从九叠篆到如今的隶书篆体,所踩字形从“福、禄、寿、喜”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都充分印证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东山转灯的举办方式为“五年三度”,即连续举办三年、暂停两年,每五年为一循环。其目的是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便于活动长久延续。举办时间从每年腊月开始至正月十七结束。主要内容包括办会、迎旗起灯、转灯踩道、迎灯、议事等环节。其表现形式具有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文化形式多样的特点。

       东山转灯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体现了东山人的非凡创造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推进乡村治理提供了“东山经验”,同时充分展现了东山人勇敢善良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东山转灯仪式完整,规模庞大、组织严密,会长、头灯、头行人等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传承者。其中的扎灯、剪纸、灌蜡、绘画、乐舞以及踩字的心诀脚法等均以师带徒的方式,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东山转灯民俗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东山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求变的历史见证,具备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和弘扬东山转灯民俗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群众生活,遏制不良风气,增进情感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