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交错的道路是一片土地的平行脉络,连结各地、互通往来,那么来自过往的文化就是深入这片土地的根茎,指向历史、寻根溯源。斗转星移,广袤的阿坝大地上,凝结着世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藏香、羌绣、公式舞、唐卡……时至今日,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阿坝文化的魅力。这些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也深深融入阿坝儿女的传承基因,成为大家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

       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扎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做实“净土”文章,全覆盖开展“净土保护”、全方位培养“净土匠心”、全领域培育“净土品牌”,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让更多的阿坝人从这些蕴含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全覆盖开展“净土保护”

       点燃文化生态保护燎原之势

       2008年11月1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文化部批准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闽南、徽州和热贡之后,我国设立的第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又是崇高的责任和使命。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关部门深入保护区大规模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并按轻重缓急有序开展抢救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借助灾后重建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大战略发展契机,将非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保护区整体性保护有效结合,茂县中国古羌城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等修葺一新,与具有藏羌文化特色的魅力乡镇、旅游精品村寨一起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如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共有世界级非遗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3项,州级非遗名录项目457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700余项,其中州级非遗名录项目个数列全省第一位,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个数列四川全省第二位,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个数列四川全省前三。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州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含实验区)4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域全民覆盖的市州。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文化生态保护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

       全方位培养“净土匠心”

       撑起非遗传承的希望和未来

       “老师,老师!我能在头帕上绣花了……”小姑娘德金措兴奋地向教她非遗课程的老师俄玛说道。金秋时节,走进马尔康市卓克基镇中心小学,学生们在非遗课上认真地练习藏族刺绣。

       俄玛告诉记者,2017年9月,卓克基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唐卡绘画、头帕刺绣、彩带编织等非遗课程,并聘请了5名非遗传承人给学生授课,通过非遗进校园的方式将藏羌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全方位培养“净土匠心”。

       ——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制定了《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绩效考核机制,有效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由中央财政给予2万元/年的传承补助,省级非遗传承人由省财政给予5000元/年的传承补助,州级非遗传承人给予3000元/年的传承补助;

       ——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每年坚持组织羌绣和唐卡传承人、民间艺人参加“西南民族大学非遗传承人普及培训班”和“西南民族大学藏族唐卡普及培训班”等,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的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

       ……

       政策、资金和人才的叠加无疑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遗传承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撑起了全州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和未来。

       全领域培育“净土品牌”

       助力非遗文化在发展中焕发新活力

       嘹亮的酒歌唱起来,轻盈的舞步跳起来……6月12日,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茂县举行。

       传统歌曲《邦锦梅朵》《羌族多声部》、川西藏族山歌《珠桑桑》《丰收舞+羌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作品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为游客和当地群众带来了一道特色的“非遗文化盛宴”,彰显了阿坝州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底蕴。

       近年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类国际性文化展演、展示及比赛活动,不断扩大阿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揭开了非遗的神秘面纱,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成为阿坝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新时代赋予了非遗保护传承新的历史使命。如何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在保护中创新,形成文化产品尤为重要。“经过多年摸索,我们找到了适合本地的生产性保护模式。”阿坝州非遗中心负责人易生告诉记者。

       据介绍,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功打造“阿坝端午祭”活动品牌,红原雅克音乐季、马尔康锅庄节等活动品质进一步提升,乡村民俗活动、民俗旅游等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阿坝县扎崇节、若尔盖县雅敦节、壤塘县壤巴拉节等品牌活动相继开展,“一县一节”民族传统节庆品牌成为阿坝州非遗保护和传承最生动的体现。

       春风浩荡花千树,文化飘香满阿坝。阿坝非遗文化正绽放出新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