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民族大学学生自发组织“民族风情文化周”活动。此次民族风情文化周的组织者之一芝兰是云南民大社团联合会秘书长,她表示,包括自己在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表演自己的民族歌舞、不太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希望借这些活动来保护和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
在活动现场,平时很少穿民族服装的青年学生们都穿上了各民族的服装,还不时用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族语言交流。部分不会说本民族语言的学生,也在竭力开口说,有时还会请教其他同学。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
在云南民族大学,还有很多学生正在积极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而努力。来自迪庆藏族女生思娜雍宗是其中之一。她所在的藏族文化研究协会,如今已有300余人的规模,而且全部是民大的在校学生。平时,思娜雍宗会和其他藏族学生一起,教其他民族的学生唱藏族歌、跳藏族舞,有时还会为大家做酥油茶,同学间相互学习,相处融洽。
此次“民族风情文化周”将一直持续到本月19日,随后几天,还将举行民族服饰、习俗、工艺品等展示,以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公共区域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介绍与体验;民族电影播放、民族文化摄影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讲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讲座;经典民歌教学、打跳晚会等民族风情系列活动。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重点民族院校之一。在校本科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50%以上,对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很优越的资源优势。目前,该校已拥有纳西文化研习会、傈僳族文化研究发展学会、白族文化发展研究协会、壮族文化研究学会、傣族文化交流协会、拉祜族文化传承学习协会、藏族文化研究协会等10个少数民族文化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