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晚8时,五集电视系列片《大美青海》第一集《青海湖》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在青海省各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或是互发短信提醒收看,或是在网上留言发表感言,不少青海人更是全家守着电视等着节目播出。“太好了!”“这样的节目应该多播几次!”“广播上会不会播啊……”热切的关注让这部片子成了青海人的热议话题。看完第一期节目的我省著名学者朱世奎说:“其实,青海湖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但这个片子视角独特,不仅展示了青海湖四季的美景,更阐释了环湖群众爱鸟、护鸟、与鸟和谐相处的真实生活状态,相信这部片子的播出一定会让人们更加关注青海湖,关注青海。”  

        “我爱家乡,我爱青海”

  “《走遍中国》电视剧组的成员辛苦了,谢谢你们让我能在这里释放对青海的独特情怀,我太爱这片土地了!”“我爱家乡,我爱青海!”当很多在外地的青海人看到《大美青海》系列片时,不由得这样感叹。

  “今年过年回家发现西宁的变化真大,晚上看电视发现中央电视台在讲鸟岛,就看了一会儿,青海湖真是太美了!出去上大学后就留在外地工作,我都很久没去过青海湖了。平时,我的同事想去青海旅游总问我青海有什么好地方,我第一个说的就是青海湖。”在北京学习生活了11年的张青林这样告诉记者。

  其实,除了在外地的青海人,青海不少干部群众在得知《大美青海》系列片在央视播出的消息后,纷纷转发消息互相通知。当记者联系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林业环保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时,一说起这部片子,对方马上回答:“今晚播出,第一集就是讲青海湖的!”那份骄傲令人印象深刻。

  “这部片子很好地宣传了青海”

  19日晚8时,中央电视台要播出关于青海湖的电视节目,因为要赶着回来看电视,当天清晨6点,青海省著名民间环保人士、摄影家葛玉修就前往贵德去拍摄大天鹅了,“紧赶慢赶,开头儿还是没看上,不过还好看上了一大半儿。这节目拍得真不错,无论是画面、配乐还是解说词都很感人,节目做得很精细。以一个人物的叙述来表现青海湖四季的美景,还有那些可爱的鸟儿,太棒了!”话语中透出的是激动和兴奋。

  其实,从1995年拍下第一张青海湖的照片开始,葛玉修就与青海湖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用自己的镜头,宣传了十几年青海湖,现在,中央电视台在国际频道宣传青海湖,这样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我们青海人高兴,更让我们骄傲。其实,《走遍中国》栏目也曾拍摄过关于青海湖鸟岛和中华对角羚的节目。但是,这次拍摄的节目更细腻,更有深度,还穿插介绍了不少关于青海湖的人文历史和传说故事,这些神秘的现象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所以,这部片子很好地宣传了青海,对青海旅游业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大帮助。”葛玉修说。

  借势打造青海湖这张金名片

  其实,上世纪7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就在青海湖拍摄了《鸟岛》这部科教片。也正因为这部电影的宣传,澳大利亚鸟类学家罗宾・比格夫人不顾路途遥远,在花甲之年来到这鸟的天堂,观赏这里的美景。当她驱车前往鸟岛,在望远镜中看到一对对飞鸟时,连连感慨:“My birds,my birds(我的鸟,我的鸟)!”

  说起这些往事,朱世奎老人很是兴奋。作为一个青海人,朱世奎老人几十次前往青海湖考察当地人文历史,并出版了《西海古今谈》一书。“我是守在电视机前完完整整看完了这部片子,那些画面现在好像还在眼前。当年的《鸟岛》这部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青海湖。现在,那些从没去过青海的国内外观众如果看到这些画面,一定会因为青海湖而了解青海,关注青海,也一定会想来青海看看中国最美的湖泊。”朱世奎说:“青海是因青海湖而得名,如今青海湖的名气大了,这正是我们发展旅游名省的一个机遇,如果围绕青海湖建一个青海湖国家公园,把我们的这张金名片做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青海湖将来的名气会越来越大!”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青海省推进“四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时期,青海省将着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着力打造青海湖、金银滩-原子城等一批景区,让旅游业成为推动“四个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一宏伟目标提出不久,《大美青海》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这从深处触动了很多青海人。在青海加紧发展的今天,青海人也因此而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