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绵阳诗联举办的迎春诗会中,一位名叫渠底塔的老人吟唱的藏乡山寨情歌《黄柏树儿紫柏巅》,使人恍如听到《康定情歌》。令人赞叹的是,这首《黄柏树儿紫柏巅》山歌,和另外1000多首平武虎牙藏乡的民歌及藏乡舞曲,被渠底塔集录成书,名为《藏乡神韵》,最近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渠底塔老人今年74岁,自小生长在平武县虎牙藏乡的山寨里,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在他5岁时,父亲病逝。渠底塔打小就在母亲哼唱的“好男儿当自强,自幼奋发进学堂,金榜题名状元郎,光耀祖宗为国是栋梁”的《格达舞曲》中长大。渠底塔也在跳起名为《阿色劳》的生产舞曲中,体会到了母亲为生活“忙里又忙外,日日披星戴月出”的艰辛。
儿时过年时,渠底塔跟随能歌善舞的二姐觉莫曹翻山越岭,在虎牙藏乡的山寨里唱歌跳舞。在渠底塔儿时的记忆中,虎牙藏乡的山寨里,到处是歌的海洋,满目是舞的翩跹。
后来为求学,渠底塔走出石头垒砌的家乡山寨,先后到了平武县城、江油、绵阳读书。1960年,渠底塔从绵阳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平武水晶医院工作。三年后,渠底塔调至平武藏区医院工作。1976年,渠底塔参加高山野生中草药调查时,在平武王朗的山林中,遭黑熊咬断左手食指。从此,渠底塔只得放下手术刀,先后在平武藏区区委、平武县监察局、党校、人大等单位工作。
工作之余,渠底塔仍爱唱家乡山歌。无论单位联欢还是外出学习联谊,渠底塔总是激情唱响虎牙藏乡情歌《郎骑白马过高桥》等,还给朋友们介绍,藏乡情歌和《康定情歌》一样,内涵辽阔,情深意长、感人至深,只是会唱的人太少了。
1999年6月,渠底塔退休后,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为保护家乡的歌舞得以传承,他开始不辞辛劳地收集整理文史资料。为此,渠底塔每年都要几进几出虎牙藏乡。
老一辈人告诉渠底塔,虎牙藏族热爱歌舞,虎牙藏乡是舞蹈的王国、歌的海洋,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器物、生产劳动、饮食习俗、风俗礼仪、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节庆欢乐、迎来送往、团聚分别等,都用歌舞来表现,跳不完、唱不尽。但是,渠底塔感到,这些数千年自然形成的民族歌舞,在过去没得到重视,仅存的歌舞,从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来看,仍只有原风原貌、原腔原调的记录。若再不及时记录整理,虎牙藏乡的歌舞真的就会消失在山林里了。
于是,渠底塔继续深入基层和民众,采集收录相关的历史资料。2011年底,《藏乡神韵》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平武藏族舞蹈、歌曲、民族民歌、民间山歌一千多首。渠底塔还请虎牙小学的退休教师张震川,耗时两个多月,将36种藏歌和20多种不同唱法的民间山歌谱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