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供奉马鞍


成吉思汗陵供奉马鞍局部


道孚县协德乡麻尼石堆里发现的大鹏金翅鸟守护牦牛的图形


道孚县八美镇雀儿村拉姆收藏的今日藏区马鞍


拉姆收藏的马鞍特写


拉姆和村长热科介绍马鞍

        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供奉着一副成吉思汗“狩猎马鞍”(通高29厘米,59厘米)。该马鞍于1983—1984年间在日本各地展出过。出人意料的是,这副马鞍前面的图案,是二龙戏珠。而这颗宝珠是由六颗海螺组成。宝珠的下边是大鹏金翅鸟守护牦牛的图形(见内蒙古博物馆编《内蒙古历史文物》103页,1987年5月刊)。
        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向记者介绍:这种由六颗海螺组成的宝珠以及大鹏金翅鸟守护牦牛的图形,是川西藏区苯教特有的图形,在汉族地区及蒙古地区从来没有这种图形。蒙古地区也不产牦牛。
        2012年7月8日,温玉成教授在甘孜州道孚县协德乡(噶达)作考古调查时,在玛尼堆中采集到一块石刻,刻的就是大鹏金翅鸟守护牦牛的图形,时代判断为宋代。2012年9月28日,记者在道孚县八美镇雀儿村藏民拥错家,看到一副现代马鞍,上面的图形也是与“狩猎马鞍”一脉相承的二龙戏珠图案,宝珠也是由六颗海螺组成。
        温玉成教授指出: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马鞍图形表明,成吉思汗可能到过川西藏区。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这里隐藏着众多人士所不知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