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中旬,我应青海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的盛情邀请,去西宁参加国际史诗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趁与会代表赴青海湖参观之际,我再次看望了《格萨尔》艺人才让旺堆。自1987年我们认识以后,多次的学术会、艺人演唱会以及单独采访,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近几年来他的身体状况日渐衰弱,又退休在家,所以,只要有机会到西宁,我一定要去看望他。
著名《格萨尔》研究专家杨恩洪 摄影:恰嘎·觉如
18日上午,青海省文联《格萨尔》研究所的娘吾才让和巷欠才让开车送我去才让旺堆宽敞的新家,又一次见到了才让旺堆。去年11月,我去拉萨的途中在西宁停留时,曾专门看望了他。才让旺堆比去年瘦了许多,他的妻子卓玛措说他病的厉害,医生说他的肚子里长了三个瘤子,应该做手术切除,否则会越长越大。但才让旺堆拒绝治疗,现在,他吃不下饭,白天喝茶,晚上只能吃一小碗面汤。
见到我他又兴奋起来,本来我进入他住的小区院子时,看见他坐在自家凉台的小板凳上,呆呆的往外看,不知是否在等我,面部全然没有表情。我进门后,向他献了哈达,他又回赠给我。从他深陷下去的太阳穴及脸颊,灰暗的气色,可以看出如今82岁的他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了。
他见到了我后,精神又来了,叫妻子给他端来茶,喝了一口,润润嘴唇,尽管满口无牙,却依然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我现在身体不好,但是格萨尔还在我的心里,格萨尔是历史,有根有缘,来龙去脉非常清楚,如四大魔王;北方的鲁赤王,霍尔白帐王、南方门国的辛赤王,姜国的萨丹王他们都有各自的历史,每一个英雄,三十大将,都有自己的父母、家族历史,这个是不能改变的。还有霍尔国的三个王,是以帐篷的颜色命名的,白帐王兄弟三人,分别住黑、白、黄三座帐房,长兄住黑帐房,称黑帐王;弟弟住黄帐房,称黄帐王,黄帐王英勇善战,具有精彩的历史和故事……,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没有一点倦意。
他还高兴地告诉我,他最近得了奖,还有1万元奖金。他的获奖证书及奖杯都摆放在柜子上,与其他证书一起,占据了几乎一面墙。而最上边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他心里明白,没有政府的好政策,他一个旧社会的穷艺人怎么可以得到如此多的荣誉和地位。
快到中午了,卓玛措要做饭给我,我拦住了,说一会还有会,就告辞了。临走,才让旺堆从柜子中拿出一条哈达,搭在我的肩上,依依不舍地与我道别,卓玛措送我出来,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这样一位卓有才华的艺人,不知是否还能再次见到他?
今年5月29日,青海省文联《格萨尔》研究所所长黄智在电话里告诉我才让旺堆病逝的消息,使我心痛万分--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格萨尔说唱家。
自2010年起至今的五年间,共有8位老艺人相继辞世,他们是:西藏巴青县艺人曲扎(1954-2010年);西藏丁青县艺人桑珠(1922-2011);青海玉树抄本世家传人布特尕(1932-2011);西藏班戈县艺人玉珠(1925-2012);青海果洛德尔文部落艺人昂日(1939-2012)、嘎日洛(?-2012);青海唐古拉艺人才让旺堆(1930-2014)、果洛玛沁县艺人次多(1930-2014),可以说老一辈艺人传承史诗格萨尔的时代已经终结。我们希望近年来各地涌现的年轻艺人能够继承《格萨尔》说唱传统,把史诗代代传承下去。
才让旺堆的一生经历了幼年时的苦难、中年的坎坷,直到1989年,在他进入晚年时,才得到了应得的荣誉,被请进青海省文联《格萨尔》研究所,开始抢救他的说唱,并享受副研究员的待遇。在众多《格萨尔》说唱艺人中间,才让旺堆是幸运的,他是安置得最好且获得待遇最高的一位民间艺人,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而才让旺堆在他的晚年也为抢救史诗《格萨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存世的由他说唱的史诗共13 部近800小时录音,正在陆续出版,才让旺堆独具特色的《格萨尔》说唱将永存世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2014年11月1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