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仓央嘉措,不管您懂不懂藏文化和藏传佛教,都应该有这么几个常识性的基本认识。然后,再来讨论,可能才显得不那么无知:
1、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巴(戒律派,汉语俗称黄教)的宗教领袖。而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巴(戒律派),就是以持戒严谨而立世,僧众坚决不能沾染红尘,否则就得脱下袈裟还俗。——而仓央嘉措一生都未脱下过袈裟。
2、在藏传佛的传承和传统中,达赖喇嘛,是格鲁巴两大活佛传承系统之一,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换言之,他是格鲁巴的宗教领袖,是持戒严谨的法王,不可能是花和尚。
3、仓央嘉措,虽然15岁才坐床。但有信史记载,他3岁就被秘密寻访到,并被认定为唯一的转世灵童,按照宗教仪轨,秘密保护起来,按照宗教规矩加以培养。——换言之,他不可能有沾染红尘的少年时期。
4、仓央嘉措,生在西藏门隅一代,家庭是红教出身,按照传统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格鲁巴宗教领袖的修行。门隅一代,现在被认定为门巴族,但历史上没有这个说法。窃以为,不能用今天的民族划分来定义古人。
5、仓央嘉措的诗歌作品,传世不到百余首。格式是“四句六字”,开创了藏族诗歌史上的著名的“四六体”,成为一个新的文学体例。很少见有六句的。而更多行的,绝对是伪作。
6、仓央嘉措的诗歌作品,藏文原文就是“古鲁”,汉语意思就是“格言”。而不是“杂鲁”(情歌)。——上世纪三十年代,于道泉先生是第一个把仓央嘉措古鲁六十余首翻译成汉文和英文的,但他也是“情歌”翻译的始作俑者!
7、藏族的伟大作品,都喜欢以“赋比兴”的手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格式创作,以达到口耳相传的传播的最大化效果。比如著名的《水树格言》,就是拿水和树做比喻,来讲道理说问题传思想的。——所以,理解仓央嘉措的诗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8、当下网传的仓央嘉措的作品和所谓“传记”“故事”,绝大部分为胡编乱造!
9、大家阅读、传播,或者转载,研究,千万要避免“以讹传讹”,懂不懂藏文原文,最起码应该读一读译本,再来讨论,才是正道。
10、任何翻译,都带有翻译者的主观认知和偏好。所以,自于道泉先生之后,近百年来,诸多带着先入为主的认识、拿着“藏汉对照字典”翻译的翻译者,很少有人从文化、宗教和传统上去做深的探究,所以才有了汉语语境中“仓央嘉措情歌”这一错误认识,才有了今日汉语语境中的一个“情郎”的肆意传播!——众所周知,这样不尊重一个宗教领袖的传播,不管是不是恶意,都会伤害到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土、裕固等民族的老百姓的心。说严重点,还会伤害民族团结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