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均为青海馆效果图

青海馆选取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为元素,以昆仑雪峰为载体,以水的恩情为情感内涵,并以博大、包容为空间概念,勾勒出一个敞开式的展示空间。从外看展馆,其主体造型呈古篆书“源”字,其形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原”字,讲述了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专访青海省副省长王令浚
  
今年2月,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憨态可掬地站立在了长江源头,这是“海宝”到过的海拔最高地——5400米,江河的源头是雪山,江河的尽头是大海,“海宝”从东海之滨回到了世界屋脊,回到了真正的老家。它静静屹立在雪山脚下,为我们深刻诠释着“中华水塔三江源”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在关系。

近日,记者专访了青海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省长王令浚。谈起夜宿格拉丹东雪山的感受,他动情地说:“如果不是为了让世博吉祥物‘海宝’落地长江源头,以此扩大青海参加世博会主题‘中华水塔三江源’的影响,还真不敢想象自己会有勇气抵达长江真正的源头”,他向世界观众展现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一个“人无我有”的特色青海。
  
湖泊雪山河流结盟华夏供水系统
  
“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三大江河的源头充满了神秘的猜测和无穷的疑问。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被称为地球“第三极”。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于该区域,它孕育了大半个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三条重要的江河,源头竟如此接近,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三江源地区即是地球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又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的一半,相当于两个山东省或三个浙江省。这块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上,18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占了中国湖泊总数的近一半。湖泊与雪山、河流一起,结盟成一个天造地设的华夏供水系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它不仅支撑和维持着黄河、长江、澜沧江流域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循环系统,而且维持了东南亚地区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气候平衡与稳定,事关中华民族和北半球的生态安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中华水塔三江源’成为青海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这一主题让人们在认识三江源、了解三江源的同时,也能对水与生命、水与城市、水与文明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王令浚说,“正是格拉丹东雪峰第一滴雪水的融化形成了滔滔的长江,上海作为长江的入海口,而青海则是长江的发源地,一头一尾共饮一江水。城市,雪山;城市,自然。是这两头。”
  
淙淙流水皑皑雪峰体验自然特色
  
青海馆选取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为元素,以昆仑雪峰为载体,以水的恩情为情感内涵,并以博大、包容为空间概念,勾勒出一个敞开式的展示空间。从外看展馆,其主体造型呈古篆书“源”字,其形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原”字,讲述了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厂”字头被设计成山峰形象,象征万山之宗——昆仑山,山脊处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小”字则化身为发源于青海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之间的绿色地带,是人工模拟的“中华羊毛草”,这三江源头特有的草种。
  
“和有些兄弟展馆是一个严密的建筑不同,青海馆造型犹如三条江的曲线奔涌而下”,约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开放式的,意味着作为后发展地区的青海拥有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和面对世界的开放心态。用水纹玻璃模拟的三大江河,向着进馆的人群潺潺流淌,它们的源头都指向前方的雪山冰川。“对于所有熟知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名字但从未关心过源头何处的中外观众来说,了解源头,也是了解母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王令浚说,“源出青海”将是青海为世界目光传达的一个核心概念。
  
整个展馆的外部造型,全部采用流畅的曲线,没有生硬的几何线条,突出了自然的特色。外墙的色调用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参观者可以看到清澈的江河之水在脚下淙淙流淌,皑皑的雪峰和自己咫尺相望。展馆有意没有过多采用多媒体手段,而尽量突出自然特色,目的是给参观者一种真实而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在凸显青海“环保立省”、“生态立省”的发展之道。
  
看民族歌舞吃化隆牛肉面
  
记者了解到,在9月16日至20日举行的上海世博会青海省活动周上,将集中展示青海省近年来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和民族文化艺术精品,让国内外观众感受青海的神奇魅力。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多彩家园·和谐青海”主题花车巡游、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魅力三江源摄影展和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将构成青海省活动周主要内容。
  
据介绍,青海活动周的开幕式演出定为民族歌舞《魅力三江源》,还将上演《美丽青海》和《青溜溜的青海》大型歌舞,充分展示青海省的自然景观、民族歌舞、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以生活在青海土地上的汉、藏、土、回、撒拉、蒙古等民族歌舞演出着力突出青海多民族和谐共融的人文氛围。
  
由主题花车和民族服饰、民俗表演、民族风情歌舞组成的方阵每天进行巡游。荟萃青海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热贡艺术、泥塑、土族盘绣等制作工艺,8大类四千多个民间工艺品也将在此期间展出,参观者可以看到由民间艺人带来的现场表演。在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青海“花儿”、藏族拉伊、锅庄舞、撒拉族土族婚礼、土族轮子秋等娱乐性、互动性较强的小型演出均将亮相。
  
此外,以青海化隆牛肉面为主要品种的青海特色饮食,也将飘香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
  
据悉,青海省还推出网上世博,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复原青海实体馆内容;二是展示青海体验馆内容。届时,无法到现场参观展会的世界各地网友,将可轻点鼠标,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周游”青海展馆,同样可以领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体现滚滚江水磅礴气势
  
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追根溯源,通过“源上人家”、“第一滴水”、“母亲河出生的地方”、“极地远眺”和“绿满天涯”等十多个展项,向参观者撩开了我国三大江河发源地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对于城市发展的支持和制约关系。在简洁明朗的载体中既包含着对大众生态理念的启蒙,也折射着对生存与发展关系的深刻启示,寄托着现代人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
  
“蹄类竞骄”是青海馆入馆口侧面墙上的一块透明屏幕,它像一扇窗口,让参观者近距离地看到在广袤原野上自由觅食的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等自然之子。白云悠悠、草色接天,让人想到自然万物共生共荣的关系,想到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对于这个星球的责任……
  
“源出青海”是用钢化玻璃和水纹灯模拟出来的三大江河,体现出滚滚江水奔腾的磅礴气势。
  
从宽广的入口进去,一幅题为“源上人家”的浮雕首先进入参观者视野,浮雕内容是生活在高山草原的牧民一家人。这幅寻常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源上人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了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生命的坚韧、精神的乐观和内心的宁静。
  
一部影视短片“母亲河出生的地方”,以纪实内容和现代手法揭示三大江河与生命、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再现江源地区自然之美,也把观众带进追根溯源、认识母亲河童年时代生活环境的思考之中。
  
以编织的藏毯模拟出三江源特有的植被——中华羊毛草,昭示着青海省生态建设的成就和前景;一个倒挂在馆内的特写冰柱,冰柱尖端是一滴将落未落的水滴,寓意着下游的一切文明、繁荣和昌盛皆起源于此;而参观者也可在电子屏幕上留言,书写出自己参观青海馆的感受和对母亲河的祝福……
  
3月底将完成建设布展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世博会青海馆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展馆主体已建设完成,本月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标志着三江之水已正式“落户”上海世博会。
  
为确保展示方案落地建设,经省政府同意,青海馆从设计到建设分阶段进行。在确定展示方案后,按程序遴选企业开展展示工程施工图设计,并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分别于去年7月9日、29日,组织有关专家对施工图等进行了评审通过。今年1月10日青海馆全面进场施工,2月16日,展馆主体结构完工,是上海世博会省区市馆首批主体结构完工的省份,预计3月底全面完成场馆建设及布展工作。
  
据悉,2008年4月,青海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与上海世博局签署参展协议的省份,青海参展主题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首轮通过评审的主题,青海是招标工作最早完成的省区之一。
  
◎新闻链接

生态立省不盲目追求GDP
  
近年来青海省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龙头的一批生态工程,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从此把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中华民族关切的目光之下,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并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群落。青海全省列为生态保护范围的国土面积已达30多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总面积的一半。
  
“青藏高原蕴藏丰富的资源,因为保护江源不能开采,茂盛的草原因为保护生态不能放牧。三江源地区不提工业化口号,不考察GDP指标。这条水汇成长江6300公里,流经全国1∕5的面积,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1∕3的经济总量。”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作为展示主题,诠释青海的生态地位以及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和理念,既切合青海的实际,也有助于在世博会这一国际性的平台上,展示大美青海;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王令浚认为,这无疑是国内省区市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