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隅”为西藏错那县属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古代藏语中,门隅被赞美为“别隅吉莫炯”(sbas yul skyid mo ljongs),意为“隐秘乐土”或者“隐秘乐园”,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就置于吐蕃王朝统治之下。广大门隅地区本是我们无可争议的可爱家乡,但1947年刚获得民族独立后的印度新统治者,却捡起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衣钵,从1951年以后就趁解放军抗美援朝、进军西藏等无暇顾及之机,派出军队强行驱赶西藏噶厦(bkav shag)政府在当地的行政官员,逐步蚕食、抢占“门隅”及察隅、珞隅等等我国西藏南部边缘广大地区。但是,无论昔日的英帝国主义,还是现在无理侵占我们家乡的印度扩张主义者,都没能,也无法改变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

       门隅原来为吐蕃王朝属地,然而有些史籍贸然断言,到了吐蕃王朝灭亡之后的分裂割据时期,“门巴族的历史几无所闻,仅存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果真如此吗?据藏文古籍《门隅宗教源流——君民世系起源明灯》(以下简称《门隅明灯》)等史料记载,吐蕃王朝崩溃以后近400年的分裂割据时期,以及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门隅都由吐蕃赞普赤热巴巾和朗达玛的兄弟天子藏玛(lha sras gtsang ma)的后裔统治。吐蕃赞普后裔统治门隅的持续时间,甚至比古格王朝存续的历史还要长。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赞普后裔在门隅各地分别称王,各王之间虽然按辈分或势力形成的了一定的隶属或从属关系,但是未能完全形成像古格王朝一样的统一王朝,而是延续了以“康巴王系”和“弥森王系”为中心的众多王系相对独立并存的态势。另外,西藏古代几乎所有史籍,特别是宗教源流之类史籍,都把天子藏玛褒以虔诚可敬的佛教徒,而无心记述政教相济,甚至娶妻生子等凡人俗事。故而,藏玛及其后繁衍相袭,治理、开发门隅之伟业,亦鲜为人知。

       一、《门隅明灯》的成书年代和作者

       据《门隅明灯》载,“真正确切的年代,在圣者拉旺洛所著的《佛历诸高僧年表汇编》里说过‘必定是赤热巴巾薨难后,朗达玛即王位,维松与天子藏玛立刻前往南方门隅。 此后五年,国王朗达玛被白吉多吉所弑。此后十年,维松王子和永丹王子开始相互征战。’从以上的阳火龙年(836)至现今卫、藏战争之阳土猴年(1668)共计过去833年。 印、藏学者之冠楠木林大班智达所著之《佛教年代史》说‘朗达玛之子维松共传二十代,’至现今阳土猴年,天子藏玛后裔已传至二十一代,现已向二十二代或二十三代相传。”

       《门隅明灯》的成书时间为第十绕迥的土猴年,即1728年。两位作者是天子藏玛的嫡传后裔,都出生于门隅,成长于门隅,熟谙祖辈之谱录、行状别传、正集别集、墓志祭文及稗官野史等。因此,这是一部关于门隅(含珠隅)古代历史,特别是君民世系起源的唯一可信的著作,是其他所有王统世系史、宗教史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认真研读、评介《门隅明灯》实为重要。

       《门隅明灯》是个孤本,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两个版本。除了我们所要评介的西藏档案馆藏本外,从不丹也传出一个版本,名为《王系起源明灯》,原著题阿旺著于阴猴年(1728) 。据介绍,不丹版本的内容与西藏档案馆收藏本基本相同,只是比西藏档案馆收藏本详实,宜作进一步考证。

       西藏档案馆收藏本刊于《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作者为拉尊·阿旺平措和杰布。拉尊·阿旺平措谱系如下:天子藏玛—通列金—赤丹别—那穆贵德—那穆萨庞—梅童—托巴—典巴—统比—确卡多吉—欧—欧珠—坚赞—罗布杰布—嘉措—杰布—索朗班久—曲格—策阳—喇嘛顿珠—噶玛次仁—丹增旺堆—阿旺桑培—阿旺平措(作者)。这是个父子传承至24代的排列,虽然在姓氏无据的几百人名单中,考证、辨别繁衍之复杂骨系并非易事,但我们由此可以基本明了赞普后裔在门隅的存在和繁衍,才能确信拉尊·阿旺平措等人所著史籍内容的可靠性。

       二、藏玛流落门隅的经过及其后裔

       《门隅明灯》一书把天子藏玛流落门隅的原因及经过,记述的非常清晰、生动,令人可信。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孙赤祖德赞(802—841,俗称赤热巴巾)在位期间为吐蕃政教伟业贡献突出,后世,特别是佛教信徒,将其与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并列尊称为“祖孙三法王”。但是,赤热巴巾过分推崇佛教和抑制苯教,过分加重臣民负担,加之吐蕃对周边地区的频繁、过度用兵,甚至有时穷兵黩武,导致后期王朝内外都面临尖锐复杂的矛盾。这时吐蕃一些大臣纠合某些赞普世族及其他一些不满现实的权贵,密谋弑君灭佛。藏玛是赤热巴巾之弟(也有称藏玛为长兄),是赞普世系中第一个出家人。大臣卫·达纳坚等密谋者们认为,虽然赤热巴巾无嗣,但是如果他死,崇佛的藏玛很可能即赞普之位。因此,他们就以重金贿赂占卜卦师,唆使其散布“藏玛在朝,国运凶险,应流放门隅”的谣言,同时,他们散布首席大臣和赞普宠妃的绯闻,使得天子藏玛流放门隅,首臣焚亡,宠妃自尽。赞普赤热巴巾接着也被谋杀。《门隅明灯》中对这些事件,特别是对弑杀赞普的记载,比其他史籍更具体、生动。

       赤热巴巾被谋杀后,其继位者朗达玛不久也被刺杀。这一系列事件,彻底改变了吐蕃社会的走势,彻底改变了后来藏民族的命运。

       藏玛被流放后主仆五人途径帕里,来到了巴卓那木汤嘎(sba gro gnas thang dkar)地方 。其间邂逅一容颜殊丽、豆蔻年华之女郎,藏玛遂与其结为爱侣。天子藏玛来到门隅时,彼女生下一私生子,有人云:“此乃疑为藏玛之子也。”据传,巴卓王系和汀普卓氏世家大族便是其(私生子)后裔。藏玛等主仆此后又先后经过了曲颇、曲莫(意为雄河、雌河或公河、母河)、旺堆颇章、故日曲河,越过藏果日山等当今不丹(珠隅)的许多地方。

       当藏玛主仆打听到门隅“拉沃隅松”(lha vog yul gsum,此地便是门隅的中心地带)地方人烟、村庄稠密,土地肥沃时,便来到拉沃隅松的“别卡尔”(dpal mkhar)塞堡。这时他们听说吐蕃暴君贼臣正在狼狈为奸,毁灭佛法善律,迫害贤臣良民,觉得拉沃隅松别卡尔距离吐番腹地较近,不宜在此定居。于是,他们改变建都别卡尔的初衷,来到距离“别卡尔”不远的“仲朵松赞卡尔”(vbrong dmo gsum btsan mkhar)塞堡,在观测、勘察何处适宜建都时,只见“弥森巴”(mi zin pa)地方为河水和岩体所环抱,地处要冲,地势险要,遂于此地安顿下来。“彼处有一人家,主人为阿米·顿珠杰 。天子问顿珠杰:‘尔等至此,已历几代?族系与祖籍源自何方?’顿珠杰答曰:‘吾等父母之辈自蕃隅而来,祖辈系莲花生大师亲炙弟子阿米·强秋哲贵,为朗·拉斯(rlangs lha gzigs)之后裔。原籍恰波玉地方 ,后因父兄之间不和,未及治理属民,故迁至此地。’”天子听信这一介绍,于是借宿该户。后业天子藏玛娶阿米·顿珠杰之女索朗诵白金为妃,生有赤弥赖旺秋(khri mi lhavi dbang phyug)及通列金(mthong legs can)二子。及到成人,即统治门隅各地零星散落之人烟、村落,建筑王宫,并以吐蕃法王后裔而著称于世。其后,赤弥赖旺秋被拉沃野千里隅松臣民迎请为王,并返回到其父王当年不敢定都的寺方称王。几代之后,赤弥赖旺秋的后世子孙定都于拉欧康巴(lhavu kham pa)地方,著名的康巴尊长(jo wo)之称谓由此得名(即康巴王系)。通列金仍据“弥森巴”王宫塞堡,其后世之子孙繁衍为“弥森巴”王等诸多王系。

       天子藏玛及其随从到达门隅后,首先便据塞筑堡。建筑塞堡式的王宫,是当时他们在门隅站稳脚跟,扩大控制势力范围的首要任务。在冷兵器时代,占山为王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建筑王宫塞堡。他们先后建筑的王宫塞堡有:别琼图木囊卡尔、迦萨卡尔、哲蚌卡尔、森卡尔(扎西岗)、卡岭卡尔、别卡尔(拉沃隅松)、阔隆堆卡尔、夏尔托姆卡尔、擦色卡尔、噢杂荣卡尔、萨岭甲仓木卡尔、贡日曲局卡尔、堆弄卡尔、岗松堆卡尔、夏尔昌玛曲局卡尔、德阿穆宗、瞥卡尔、德让宗、夏尔达隆梅热萨登卡尔、惹迪杰卡尔等。这些王宫塞堡遍布门隅各地,其中拉沃隅松别卡尔一带,是当时门隅人口最稠密,村落最集中的政治、宗教和经济的中心。拉沃隅松就是后来的达旺、羌卡尔宗和森格宗一带。后来的森格宗、德让宗和达隆宗宗府治所,也是当时藏玛后裔特别是藏玛长子赤弥赖旺秋王系所建的重要王宫塞堡。这就说明:一是藏玛后裔对门隅的统治触角,伸向门隅的各个地方,甚至超过了今天我们所说的门隅(珠隅)范围;二是拉沃隅松,即今天的达旺一带是他们繁衍生息,实施政教活动的中心,也是门巴族和门巴文化的发祥地,从地缘文化角度讲,可以称为昌玛曲流域文化。

       藏玛后裔之多,着实难以计数,仅《门隅明灯》一书能查找到辈分传承可据的男性后裔,如赤弥赖旺秋和通列金系统有名或者有姓可查的各自多达200人左右。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以康巴王系及弥森巴王系为中心的众多大大小小的君王、尊长支系。这些君王、尊长都以吐蕃赞普后裔的显赫身世和崇高威望,长期维系着对门隅的有效管理和统治,其中一些君王、尊长在开发、治理和统一门隅、扩疆守土的伟业中功绩卓著、声名显赫。《门隅明灯》记述的就是约公元9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也就是从天子藏玛到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第四世梅热活佛·洛追嘉措时期(俗称梅热喇嘛)之间的门隅历史。

       三、弥森巴王王系

       在藏玛后裔中有不少君王(尊长、至尊)很有作为。藏玛之子通列金为首位“弥森巴”地方王。通列金长子赤丹贝(khri brtan dpal)之子那穆贵德(gnam bskos lde),为天命王之意)纵览父辈王族文书档案,包括先祖赞普圣哲之典籍,仿照先人遗规,学习、运用祖辈赞普和王(尊长)的统治经验,将门隅绝大部分土著居民、村落和地方收为治下,实行王道统治。原先门隅人烟稀少,村落不多,加上没有首领,人们之间争执、械斗不息,缺乏安全感。“由于前世祈愿所致,如今人们纷纷来至弥森巴王宫迎请首领。” 那穆贵德见众人来王宫便问:“尔等至此,为何事?”众人禀曰:“闻悉此处有吐蕃大法王之后裔,特来恳迎为吾辈之君王。”那穆贵德闻后大喜,连声称极善之缘!于是让其长子贡日杰镇守弥森巴王宫(即王位),次子拉桑塔尔、三子朗萨庞、四子贝通列依各地臣民之请,分别前往阿里 、尼玛秋日和麦董桑(也称侗桑)等地为王。那穆贵德反复教导诸王子“治理臣民,行慈悲、仁爱之道”,并为诸王子祈愿祝福,让王子们以各自所愿携带家什、用具和其他所需物品前往各地。他们成年当政,势力强盛,声名显赫,威震四方。

       弥森巴王通列金次子贡嘎杰布及其胞弟贝杰塔尔,被迎请至阔隆地方为上下阔隆王。贡嘎杰布在上阔隆建筑王宫塞堡,强有力地统治所有属地臣民。贡嘎杰布纳妃四位,得子五个。长妃贝珍吉恃长蛮横,妒忌次妃,甚至违忤国王。众王妃之间恃强凌弱、善恶博弈的生动故事似乎隐现出著名藏戏《卓娃桑姆》的身影。贡嘎杰布王的五位王子长大成人后,英年强悍,国势兴盛。因此之故,父王贡嘎杰布便得意妄为,随意创制,向臣民横征暴敛,加重差税劳役,如对上域征收肉食税,对下域征收渔业税,对商贾、路人征收过路、住栈税等。众臣民苦不堪言,决意反叛,遂揭竿而起把贡嘎杰布王父子均从王宫中驱赶了出去,只能回到弥森巴宫暂居。无独有偶,大约在这个时期,在整个吐蕃境内发生了平民大起义。这是在门隅发生臣民起义、反叛的首例记载。当然,后来也极少发现这类记载。

       此后不久,从前那些迎请首领的人们听说在天子藏玛的后裔之中,贡嘎杰布王及其王子们尚在,便前来弥森巴王宫,向贡嘎杰布请求道:“我等之处,因无首领而争执、械斗不息,为解除此等困苦,特迎请诸王子为各地之首领。”贡嘎杰布王让长子通列贝跟随自己驻跸之各地,其他三王子依照各地臣民之所愿,迎请为首领。睿智勇武的贡嘎杰布王等到三位王子离去赴任后,便思忖王侄、弥森巴王那穆贵德对于自己久居弥森巴王宫的感受。于是,贡嘎杰布及长子通列贝、次子赞果杰三人便来到日雄唐迈地方落脚,建立基业,邻近臣民百姓,悉数自然归附为属民。贡嘎杰布父子还以文武并举、恩威并重等谋略,将诸多村落、百姓收为治下。当时他们权重威盛,“甚至把巨石穿凿为孔,拴以猛虎,以代犬守门。其遗迹,至今可见” 。

       贡嘎杰布王的其他三个儿子耶德·桑德赞、东德·别德赞和邦玛·喀布德赞及其后裔也有突出的作为。耶德·桑德赞被臣民们迎请到萨岭坚附近,建筑王宫塞堡,继承王位。桑德赞之子耶德·苏纳足智多谋,聪慧过人,统治贡日河流域两岸之所有部族、臣民百姓。后来在普纳也建筑王宫,收取路税,权势强盛。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各种纷争和纠纷也日益增多,以往土地、山林之争,经诉至耶德·苏纳后得到妥善划分、处置的佳话一直传颂至后世。耶德氏后代耶德·阳翩被朋玛地方臣民迎请为郄苯(首领)。他天资聪慧,足智多谋,威震四方,保护属民免遭偷盗、抢劫。臣民百姓将耶德·阳翩称颂为“耶德保护神”,闻名遐迩,权势强盛。东德·别德赞被请至桑龙 之巴堆东卡尔塞堡,据此为王宫,统治该地臣民。其王孙东德·阿萨朗勇武超群,行为如大成就者般脱俗非凡,其于悬崖峭壁处使用铁钉固定铁链修筑之栈道等,至今在错那县浪波乡“奈萨玛”圣地清晰可见。阿萨朗创举空前,统治色弥地方的所有山水、土地和村落,权势强盛,声名显赫,他所创制的差税制度,至后世还在实行。当初东德·阿萨朗统辖地域有一部分今天仍在我方控制之下。邦玛·喀布德赞来到岗索堆地方建筑邦玛王宫作为都城,统治零星的庄户百姓。后因岗索堆地处偏僻,归附臣民不多,生计较为窘迫。邦玛·喀布德赞王的二王子贝拉塔尔与大昭寺、桑耶寺的三位大修行者带领两个仆人,前往大昭寺、桑耶寺朝圣。当他同两位大修行者返回,途中到达夏尔特木邦 时,两位大修行者对邦玛·贝拉塔尔大加赞颂,称邦玛·贝拉塔尔为“拉尊”。当人们问为什么称其为“拉尊”时,年长的大修行者回答说,“这位拉尊曲则是原先倡建桑耶寺的国王赤松德赞之后裔,故称其为拉尊。”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便请邦玛·贝拉塔尔留下,当地臣民对邦玛·贝拉塔尔敬奉备至。他还控制和管理印度事务,“帕布”(ba spu)是用印度语(疑为印度语官员、长官之意)给他取的名字,被称为“特木邦帕布”。后邦玛·喀布德赞王父子由邦玛王宫出发,到卡岭地方尽头闷且以下,向当地民众宣传自己的高贵门第及历史,于是获得了这一带零星部族、民众的大力拥戴,印度的人们亦对他们敬奉至极,印度事务由他们父子统治(管理)。

       贡嘎杰布的长子通列贝王之曾孙璋布塔尔(sbrang po thar)将其父王之贵重财物悉数席卷而逃,后来到东部的童卡地方扩张势力,以雄强如大成就者的风范,将当地的所有部族收为治下,并统治印度事务, 权势强盛煊赫,其后裔赓续不绝。

       天子藏玛之王子通列金王的第七代后裔为曲嘎多吉。他即王位后与印度的颇荣然杂(pho rong rva dza)王交战,并大获全胜,因此从那时以来便统治印度事务。曲嘎多吉之子嘉措被卡岭地方臣民迎请为王,在此建筑王宫塞堡,统治印度事务,四周庄户均来归顺,权势显赫。

       四、康巴王王系

       如上所云,藏玛流落到门隅,其后裔形成了以长子赤弥赖旺秋及其后裔形成的康巴王王系和以次子通列金及其后裔所形成的弥森巴王王系。由于《门隅明灯》一书作者之一的拉尊·阿旺平措属藏玛之王子通列金王王系,所以该书对藏玛长子赤弥赖旺秋王后裔之“王业”几乎无涉。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将赤弥赖旺秋后裔之传承、分布情况及其大致方位作一简要考证、评介。

       藏玛长子赤弥赖旺秋应拉沃隅松地方臣民之邀,前往别卡尔宫就任首领。从赤弥赖旺秋开始,其王位传承依次为拉衮—扎西洽次旺朗杰—班久桑布—朗卡索南。到朗卡索南七子之中的长子贡嘎杰时,政权迁至拉欧 康巴地方并建都称王,形成著称于世的康巴王王系。尊琼、坚赞查巴和古努是第七、八、九代康巴王。

       康巴王系的主要支系是瑞布卡尔宫(ros po mkhar)之如王系和别尔卡宫之夏尔策(shar tshes)王系。坚赞查巴之长子杰布塔尔为瑞布卡尔宫之色如王,形成色如王王系。 坚赞查巴次子伦珠为别尔卡宫之夏尔策王。 坚赞查巴之三子古努继承父王基业,为第九任康巴王。夏尔策王伦珠繁衍众多后裔,王位由伦珠传子觉沃·桑炯,觉沃·桑炯传长子桑多吉, 其后依次即位的是觉沃·塔尔杰、扎西塔尔杰、扎西桑、萨增、桑杰查巴、噶玛和平措,所有夏尔策王名前均冠以觉沃,依次继承父王基业。别尔卡宫之夏尔策王从伦珠至平措共传十代。噶玛多吉与桑杰查巴之子噶玛应当是同一个人。噶玛多吉和平措的后裔分别据上别尔卡宫和下别尔卡宫称王。

       觉沃·桑炯之四子扎乌(kravu)与玖拉喜措(skyavu la rgya mtsho)应为同一个人。 扎乌(玖拉嘉措)被贡日 地方臣民迎请为王,前往热尼 ,为贡日王。其王子拉玛继承王位,后裔传至八代后,王位断嗣。扎乌旁系繁衍在贡日被称为觉沃·康巴的,均为其后裔。

       觉沃·塔尔杰与到门隅化缘的汤东杰布一起喝过米酒,是同时代的人。如同汤东杰布所预言,觉沃·塔尔杰喜得七子。长子扎西塔尔杰接掌国政,三王子松巴随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出家。二王子索桑、四王子杰布塔尔、五王子桑多吉和六王子贵炯分别占据巴沃侗宫、强卡尔宫、夏尔努宫和正卡尔宫。七子夭折。

       五、德让宗王系

       据一般西藏史籍认为,西藏历史上的宗、谿体制是帕木竹巴政权之大司徒绛曲坚赞创制的。17世纪初叶拉尊·阿旺平措等人著书之时,在门隅是否已经推行宗、谿体制,现今还不得而知。德让宗的“宗”字是相当于行政单位“县”,还是城堡之意呢?目前还难以得出结论。我们暂且把“宗”字当成“城堡”(mkhar)来了解一下德让宗王系。

      藏玛长子赤弥赖旺秋的第五代王位继承人是朗卡索南。朗卡索南之王子左日(btso ri) “被迎请至东方德让地方为首领,他的子孙相沿为德让地方的首领”。德让地方左日王王系共传27代,依次为左日— 朗卡坚赞—坚赞查巴—吉米—朗卡旺—萨增旺—诺杰—杰宗—丹巴旺—绕丹旺布—朗杰丹增—多吉旺秋—赤塔尔杰—查巴杰布—贡嘎查巴—尼玛维色—赞东—罗拜—仁钦—赤尊—扎西桑布,以上21代是王位嫡传王。其后由他们的后裔章琼继承王位,接下来的传承顺序为草琼—色巴蒂—(帕布顿珠)—仁钦—罗拜—西库。

       德让宗王系虽然系统庞大,传位最多,其实也是康巴王系的一个支系。还有其他许多繁衍分支王系,恕不一一述及。

       简述天子藏玛后裔在门隅(含珠隅)的分布情况,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吐蕃赞普的后裔不仅长期统治门隅,而且其统治的触角伸向门隅的所有山山水水、沟沟卡卡,吐蕃文明的阳光普射到门隅各个角落,并不存在被文明世界所遗忘的与世隔绝的所谓“荒蛮野林”和“谁都不管的原始山民”。

       六、后期的门隅赞普后裔

       门隅可谓地灵人杰,历史上在这里出现过许多著称于世的伟人。至今人们普遍知晓的门隅伟人,好像只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其实不然,据笔者所知,除六世达赖喇嘛外,门隅还有许多历史伟人,其中不乏赞普后裔,比如著名的第一世梅热活佛洛桑丹拜准美。他原为康巴王系别尔卡宫王觉沃·塔尔杰的三王子,名叫松巴,后追随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出家,取法名为洛桑丹拜准美(blo bzang bstan pavi sgron me),精研显宗密宗经典,教法讲修成就超绝,在达隆、梅热、萨登记、阿亚侗等地方“建设多座寺院,造福众生”,弘法济民。梅热甘丹孜森寺和萨登扎西方孜林寺 ,皆为洛桑丹拜准美所建。洛桑丹拜准美在99岁高龄时圆寂于梅热甘丹孜林寺,后世将其追认为第一世梅热活佛,迄今共转至九世。洛桑丹拜准美的弟子巴窝东巴·曲杰洛桑丹拜维色成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的弟子,巴窝东巴的侄子丹贝坚赞成为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的弟子。五世达赖喇嘛于1680年颁布的《法旨》(有人称“铁卷文书”或者“诏书”)中所褒扬的“英雄叔侄”指的就是他们两个。

       洛桑丹拜准美的特殊身世和政教活动,不仅把古代赞普世系同后世的活佛转世系统连接起来,而且把藏传佛教前弘期及后弘期各教派在门隅的传播、发展历史连接起来,同时又把门隅(珠隅)和蕃隅(卫藏)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巴桑罗布,原西藏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西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