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是汉地春季的伊始,却是香巴拉乡城的寒冬。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花还尚未绽放之际,乡城人家依然也有供奉之花——酥油花。在香巴拉乡城,酥油花艺术也拥有着从事的匠人

  酥油花源自西藏最古老的佛教,它是藏传佛教的人们创作的贡品,按照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早先酥油花是以酥油作原料造出的五颜六色的花,用于供奉。后来随着酥油花的发展逐渐成为雕塑艺术,经常用于雕塑佛像、人物、山水、亭台阁楼、飞禽走兽和花卉树木。

  相传酥油花起源于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内供奉。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在宗喀巴大师修行成就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天冠”,身上献了“天衣”,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酥油花也被僧侣们广泛用来做贡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

  如今,酥油花发展成为香巴拉乡城的一种雕塑艺术,规模宏大的规模壮观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成它的独特性。而酥油花的艺术价值也如同它繁琐的工序一样。酥油花的制作都必须经过四道工序,才可制成。

  扎骨架

  扎骨架会依据所想表现的内容的不同,而构建不同的骨架。利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而骨架也只是酥油花的雏形,紧接着的便是“做胚胎”。

  扎骨架会依据所想表现的内容的不同,而构建不同的骨架。利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而骨架也只是酥油花的雏形,紧接着的便是“做胚胎”。

  做胚胎

  做胚胎也分为两步走,首先将陈旧的酥油和草、木、灰反复捶打,直至形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把黑色塑造油泥敷在骨架之上,裹成一个粗糙但准确的造型。

  敷塑

  敷塑是第二道酥油原料,也是制作酥油花中的第三部,也是最难的部分。将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地涂抹在之前的造型上。

  但是由于手掌的温度,酥油经常出现融化的现象,制作人得把室温控制在零度左右,并且时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之中。即便是手上生出冻疮,对信仰的虔诚和艺术至美的追求也完全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酥油花也经常出现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

  装盘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质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可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观瞻玩味。

  酥油花是曾经的供奉之品,是现在的雕塑艺术;是虔诚的信仰,也是香巴拉乡城的文化传承。香巴拉乡城不是粗犷豪爽的狂野之地,而是温柔细腻的心灵原乡。

  香巴拉的人们,在艺术之间、生活之间和传承之间,哺育出最“香巴拉”的人土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