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主体是古代的吐蕃人,公元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在其后不断的征战中融合了古羌集团中的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和古鲜卑集团的吐谷浑以及部分汉族,形成了今天的藏族。

       藏区是泛指包括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个省区在内的藏族自治地方,即现今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的果洛、玉树、海北、黄南、海南藏族自治州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肃省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还包括五省区内自治州、县以外地区的一些藏族自治乡。

       一、三大藏区

       藏区按方言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藏区,居住于各地域内的藏族分别称为卫藏藏族、康巴藏族、安多藏族。藏区有典:“法域卫藏、人域康巴、马域安多”即“卫藏的宗教、康巴的人、安多的马”。

       (一)卫藏藏族

       卫藏地区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西藏自治区除去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不丹、锡金的部分邻近地区。卫,又称前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当雄县除外)、山南和林芝西部(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四县);藏,又称后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北方小部除外)。历史上,前藏是达赖的地盘,后藏是班禅的地盘。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

       卫藏地区是藏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闻名全藏,是举行盛大法会、高僧辈出的地方;另有后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前藏山南的桑耶寺等诸多主要寺庙,宗教兴盛,因而被称为“法域”。

       (二)康巴藏族

       康巴藏区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那曲地区东部(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嘉黎五县)、林芝市东部(察隅、波密、墨脱三县),青海省的玉树州(治多县西部除外),云南省的迪庆州,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州部分(小金、金川等)及凉山州的木里县。康巴藏区即康区,旧称“朵甘思”地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现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康巴藏族。

       康区历史上处在汉藏过渡地带,在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康巴男人恩怨分明,彪悍神勇,崇尚横刀立马;康巴女人们,却是难以言状的妩媚。因而康巴被称为“人域”。

       (三)安多藏族

       安多藏区范围大致相当于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及海西五州、四川省的阿坝州北部(若尔盖、红原和阿坝县等)、甘肃省的甘南州及武威市的天祝县。安多历史上称为“朵思麻”,是从“朵甘思”(今康区)分出来的。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安多藏族。

       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族和汉族影响极大,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等方面,也有这两个民族的明显特点。安多一带是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是藏地的最主要牧区,多出良马,因而被称为“马域”。

       另外,按照西藏传统的地理观念,整个藏地由高至低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大区域,有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茹、下多康六岗的说法。

       阿里三围,指“古格崖围”、“布让雪围”、“艺域湖围”。地域在今西藏狮泉河、象泉河流域及马泉河上游一带,大体相当于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现在有两围(阿里地区)在我国境内,拉达克在印控克什米尔。

       卫藏四茹,指拉萨河流域的“伍茹”、雅隆河流域的“约茹”、 年楚河流域及其以西以北的“叶茹”和“茹拉”。“伍茹”和“约茹”合称为“卫”;“叶茹”和“茹拉”合称为“藏”。“卫”和“藏”合称为“卫藏”。

       多康六岗,“多”为安多,“康”为康巴,所谓“岗”是藏语对两水之间高原的称呼,六岗就是这片地区的六个高原。即,怒江与澜沧江间的“察洼岗”,澜沧江与金沙江间的“玛康岗”,金沙江与雅砻江上游间的“色莫岗”, 金沙江与雅砻江中下游间的“勃波岗”、雅砻江上游与黄河之间的“玛朵岗”,以及雅砻江中游与大渡河间的“木雅惹岗”。

       二、特殊支系

      除了三大藏区,还有几个比较特殊的藏族支系,也是藏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工布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华锐藏族、卓仓藏族、夏尔巴人等。

       (一)工布藏族

       工布藏族主要在今天西藏的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工布”一词为古时部族名,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普雅隆王系外,有十二小邦”,工布即为十二小邦之一。工布服在西藏服饰中独具一格,不论男女都爱穿一种称为“果秀”的长坎肩。这种服装无领无袖,套头穿着,多为黑色和紫色。前后两片衣襟通过腰带系在一起,再配上腰带和领口的精美装饰,夏天以氆氇缝制,冬天以毛皮缝制,十分适合在高山耸立、森林密布环境中生活的人穿着。工布帽是圆筒型的,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与“果秀”十分相配。

       工布地区处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海拔低,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除藏族外,还生活着门巴、珞巴等十多个民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民风古朴,民间工艺众多,是西藏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嘉绒藏族

       嘉绒地区藏语全称“嘉尔木擦瓦绒”,是一个综合山名、水名与自然环境的名称。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墨尔多神山,“嘉尔木” 即此山之山神;“擦瓦”:居住在擦曲河流域的人;“绒”:农业河谷区。嘉绒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区域包括今天阿坝州和甘孜州境内岷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

       嘉绒成为藏族一个独具特色分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语言、建筑、习俗等方面。唐代吐蕃东进,驻军于大渡河、岷江一带,据险而守,军队与当地嘉良、东女、附国等各土著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嘉绒藏族。

       石碉建筑是嘉绒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古碉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丹巴素有“千碉之府”的美称,每座石碉上都有历史演进的烙印。这种石碉是战、居两用的垒石建筑。此外,丹巴地区以出美女而闻名,康巴之花多出自丹巴。

      (三)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一带,人口约14000人。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与其他地区藏族有所不同。白马藏族讲藏语,却不识藏文,普遍使用汉文。除了信仰苯教和藏传佛教外,白马藏族还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等自然神灵,但他们一般不修庙宇,只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因此,众多的民族学和史学家认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后裔,唐代吐蕃东征,占领了整个氐族地区,大批吐蕃军民随军而来与氐族杂居,使一部分氐族逐渐丧失了固有的文化特征,形成了藏化的氐人,也就是今天白马藏族的祖先。

       白马藏族的文化有双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语言方面有藏语同源词,也有羌语词汇。服饰也很有特色,帽顶前端有一簇锦鸡颈羽装饰并插白色雄鸡尾羽,这是白马藏族的标志。男子插一支,女子插两三支。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表示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几支弯曲的羽毛,象征美丽,这种帽子被当地的白马人称之为“沙嘎”。

       (四)木雅藏族

       在康区木雅一带(甘孜州折多山和雅砻江之间)的藏族因其独特的语言和习俗,也称“木雅藏族”。历史上,“多康六岗”中的木雅惹岗就是指木雅地区,即今康定县折多山以西、道孚县以南、雅江县以东、九龙县以北一带地区。这一地域内居住的藏族,被称之为“木雅娃”。

       雅藏族的来历至今是一个迷,作为康巴藏族的一个分支,被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古代党项羌人与本地土著先民融合繁衍的后裔。强大的蒙古族崛起北方之后,歼灭西夏,使游牧于河套一带的西夏党项上人被迫南迁进入康区木雅一带。

       木雅藏族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这一区域的藏族操一种被称为“绒格”的木雅语。而木雅语又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两个语区。在今甘孜州境内,分布在九龙县的湾坝乡和洪坝乡操的这种语言的藏族自称为“本勒”,属木雅语东部方言区;而分布在九龙县的汤古乡、康定县的沙德乡、六巴乡、普沙绒乡、朋布西乡和雅江县的祝桑乡操这种语言的藏族自称为“木雅”,属西部方言区。东部方言区受汉文化和彝文化的影响较大,而西部方言区受藏文化的影响明显。

       (五)华锐藏族

       “华锐”,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历史上华锐是指湟水以北,河西以东,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通东部、甘肃的天祝、肃南皇城等藏区,其中天祝是华锐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人口约8万。

       形成华锐藏族的主体是吐蕃人,即吐蕃王朝时期吐蕃的一支军队进驻定居后逐渐形成了该地区藏族的主体。清代华锐著名学者松巴益西班觉在其著作《青海史》中认为,吐蕃进入青海最早的是华锐,正是由于吐蕃后裔的背景和对传统文化的较好保存,所以形成了独特的华锐方言,与安多等其他地区的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华锐方言还是属于安多方言区,但华锐方言保存了大量古藏语的词汇,有些用词发音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安多语发音法。

       华锐藏族自称“博”或“华锐嘎布”,男子多穿白色毡袍,反映了华锐藏族特别崇尚白色,并认同与其他地区藏族同出一源的深刻民族观念。从古至今,华锐地区人杰地灵、学者辈出,为藏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六)卓仓藏族

       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平安、湟中等县的藏族自称“卓仓娃”,其生活范围大约方圆一百多公里,有所谓“卓仓隆娃顿”(“卓仓七沟”之意)。有些村庄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与包括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居一村;有的是纯藏族村紧靠着纯汉族村。这里的藏族生活基本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

       据说卓仓藏族最早也是来自西藏。公元9世纪末,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朗达玛被杀后,吐蕃陷入混战,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在各自母系贵族势力的支持下,分别自立为王,割据一方。二儿子沃松来到阿里地区,建立了阿里王系,著名的古格王朝就是他的后代建立起来的。他的第四世孙赤德从后藏来到青海湖一喧,成为当地的首领,并逐渐建立起了势力强大的角厮罗政权,掌控着青海东部和甘肃醅,即古丝绸之路,与宋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角厮罗政权的中心就位于今天的乐都县,“卓仓”这一称为来自于祖先居住地,即今天后藏地区卓沃降地方名,“卓”这“卓沃隆”、“仓”为祖系,“卓仓”这一名称一直没用至今。

       (七)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主要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外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侧,语言为夏尔巴语,但无文字,使用藏语文,人口约4万人,中国西藏境内仅有约1200人。

       关于夏尔巴人的起源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在成吉思汗时代,位于四川甘孜的一支部队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西藏嘎尔定居下来,成为今天的夏尔巴。也有人说夏尔巴是从尼泊尔名叫“夏尔孔布”的地方迁居西藏的移民。夏尔巴人大都同意后者的说法。夏尔巴人有姓无氏,与藏族的姓名没什么区别,一般也不与外族通婚。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主,还保留有较多的原始信仰。

       夏尔巴人由于常年生活在高山地带,是天生的登山向导,为各国登山队提供向导和后勤服务已成为夏尔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有资料显示,夏尔巴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登山者充当向导和挑夫,他们体质她。抗缺氧力强、吃苦耐劳,有许多人经过培训后会讲英语,又有登山技巧,几乎每支登山中都有夏尔巴人。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创下了“三个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珠峰人数最多。珠峰遇难人数最多(约60人),夏尔巴人在人类攀登珠峰史上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