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康巴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厚重、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沉淀,在甘孜州众多非遗项目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古老艺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非遗感悟艺术带给我们的独特享受。

       阿西土陶烧制技艺

       阿西土陶既是独特的藏族手工艺产品,也是稻城亚丁“四绝”之一。据经书记载,游牧时代,现今的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出产土陶,由于土陶体重、不便携带等原因,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在农耕时代时,生活条件改善,居所固定,曾被冷落的手工烧制土陶倍受欢迎,土陶烧制技艺延续至今逾千年悠久历史。

       后来,人们把阿西村出产的土陶习称为阿西土陶。阿西土陶做工精细,烧制技艺高超,目前保持着手传、口传两种,受宗教影响,有传男不传女的习惯。

       稻城县赤土乡有一很长的红色土岩层,乡因以名为赤土。此红土成分特别,含有氧化铝及微量元素,粘性强而透气性好,是制陶器的绝佳原料。

       生活在附近的阿西村人自古就利用此土制作陶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在阿西形成了一套完美而特殊的黑陶烧制技艺,出现了一批世代传承的制陶世家和能工巧匠,创制出了许多制作古朴精美,造型奇巧多样,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强实用性和观赏性的黑陶器皿。

       阿西土陶外观古朴、形状多样,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兼具生活实用价值与审美欣赏价值;从整体上看,黑陶制品坯质较细腻,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紫、青等色泽,有“黑如漆”之誉。

       壶体主干镶嵌小白细瓷片,黑白分明,装饰性强,醒目别致而生动,在视觉上具有一定冲击力;壶体下部纹饰,以抽象刻画纹为主 ,图案平行线、方格菱形等形,从细部上来看也别有情趣。

       德格藏文书法

       德格藏文书法称为“德真”,它不同于卫藏、安多等地的书法,文字的楷书、草书都独具特色,在整个藏区广为流传,至今在康巴地区的不少学者都遵循德格书法的谋篇和布局,有“德格书法是全藏区所有书法集汇拼合的精华”的美誉。

       德格书法历经700多年的历程,是在寺院教学与运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美术形式。最初的德格书法主要集中在各大教派的不同寺庙之内,僧侣们从扎巴到喇嘛的寺院学习的不同阶段,除了必修每天的佛教功课外,学习藏文书写也是必须要求的学习内容,这就成为了德格书法自成流派的基础。

       同时,在自古以来的德格地区,德格土司制度一贯奉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使德格藏文书法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僧侣中的大喇嘛中不乏字体写得很好的,在学习交流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一种书写风格,即德格书法的形成。德格藏文书法讲究书体线条的遒劲、字头的舒展奔放,字体结构的疏密对比关系以及书写布局的精巧美观,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均表现出轻快明朗、凝重而灵动,舒放而练达的独特风格。

       木雅锅庄

       木雅藏区有句俗语“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木雅民间舞蹈就有多少调,高原上有多少棵树,木雅民间舞蹈就有多少个词多少个舞姿”。木雅民间舞蹈藏语称为“木雅郭卓”。能歌善舞的       木雅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锅庄舞也是木雅人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木雅郭卓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特色藏族民间歌舞,历史悠久,据多年专家的考察与了解中木雅民间舞蹈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距今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唐代,随着吐蕃势力的南渐,木雅民间舞蹈逐渐成熟,演化成藏族典型的圆圈舞。

       每逢婚嫁、新房落成、喜庆日子,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或于草坪、或于脱粒场、或于家中,大家围聚成圈,男女各为一队,圈中或垒石熬茶、或燃烧篝火、或于一桌上置酒壶酒碗。起舞时,由一位技艺服众的人领歌,舞者低首俯身,随歌曲内容,相互或牵手、或扶腰,按顺时针方向边歌边舞。

       其基本动作规律是“三踏一靠”。就舞蹈韵律而言,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的“颤份儿”和力的下“沉”方面。舞者姿态低矮而力量下沉,使得膝关节的上下颤动为下强下弱,形成“柔颤”的韵味,因而舞步柔韧轻盈;同时,整体力量的下沉又使舞者踏地平稳,当舞者跨腿靠的动作变化时,主力腿的颤动则又由柔变为朝下弱而向上强的“跪颤”。整个舞蹈虽动作组合单一却韵味无穷。

       麦宿木雕传统制作技艺

       麦宿传统木雕以各种木材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通常雕刻师对木质的选择十分慎重,要求木纤维的横向结构要紧密、木质要细腻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且纹理细密、色泽光亮,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麦宿传统木雕主要采用檀香木、白树、桦树木、衫木等。

       麦宿木雕其雕刻技法可分为混雕、剔地雕、线雕、透空雕、贴雕等。麦宿木雕从应用及装饰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工艺品雕刻。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

       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

       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格萨尔石刻往往绚丽多彩,令人感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