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布杰“咻……咻,咻……咻”地呼喊起来时,一群精灵相继下山。它们热情地围拢在多布杰的身旁,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盆子。多布杰知道这些猴子们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每天的餐前水果就是当地产的小苹果……由于常年与这些藏酋猴相处,多布杰和猴子们“亲密无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猴王”。

       与猴群的初次相遇

       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有一个名叫“甲噶东赞”的生态景区,生活在这里的2000多只野生藏酋猴成为景区最大的特色。而这群猴子间,有一个65岁的“猴头”。

      藏酋猴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属于猕猴的一种,在西藏分布于察雅、工布江达、贡觉、芒康等地。它们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兼食昆虫、蛙、鸟卵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也会到农作物区取食。甲噶东赞的猴子们除了自己觅食,还很幸福地享受到专人喂食的待遇。给它们带来美食的人就是65岁的多布杰,他是甲噶东赞景区里藏酋猴的饲养员。

      早在14年前,作为工布江达县仲莎乡护林员的多布杰,就已经与生活在这里的藏酋猴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护林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多布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林中穿梭巡视,这就使得他与藏酋猴碰面的机会多了很多。双方初次面对面时,彼此心中多少都有些忐忑。然而,或许是西藏这片宽厚土地赋予了这里的生灵共有的简单善良,又或许是看多布杰并无恶意,这些猴子们与他从彼此试探性地接触,到亲密地打成一片,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从那时起,多布杰就会带上一些吃的,上山与猴子们分享。后来,伴随着旅游开发的进程,仲莎乡林则村后的一个山谷地带设立了甲噶东赞生态景区,多布杰也成为甲噶东赞藏酋猴群饲养员的不二人选。给这些早已熟悉的伙伴们喂食成为多布杰的工作内容。

       多布杰住在距离甲噶东赞约三公里外的比久村。多布杰有两个儿子,分家后,他和妻子与大儿子次仁多杰一起住。每天早晨,当甲噶东赞还沉睡在群山的怀抱里时,多布杰已经起床,吃罢早餐,便会开着皮卡车去景区喂食。

       由于常年与这些藏酋猴相处,多布杰和猴子们“亲密无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猴王”。

       日久懂猴心

       多布杰这个“猴王”头衔可不是徒有虚名的,他对猴子们的习性了如指掌,猴子们也能听明白他的意思,人与猴的默契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他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方相传是财神甲噶东赞所掌管的财神宝箱的放置之处,人们称那“宝箱”为财神山。进入10月,太阳会在11点左右从财神山身后照进山谷。多布杰开着皮卡车即将到达财神山旁的那片草坝子时,他会按着汽车喇叭给出信号,山上开始骚动,树动枝摇。

       当多布杰“咻……咻,咻……咻”地呼喊起来时,一群精灵相继下山。它们热情地围拢在多布杰的身旁,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盆子。多布杰知道这些猴子们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每天的餐前水果就是当地产的小苹果。正餐则是装在麻袋中的青稞粒,铺洒一地,供猴子们捡拾。由于青稞颗粒较小,猴子们吃起来并不轻松,看着它们费劲地从地上捡起青稞粒的憨态,多布杰也常常忍俊不禁。

       多布杰说,这里的藏酋猴有三个群落,一个红脸群落以及两个白脸群落,共计2000多只,猴群为“一夫多妻”制,猴王以及其他公猴维系着整个群落的秩序和安全。食物充足时三个猴群会遵循一个“约定”,每天只有一个群落下山吃食,进入冬季,山上的食物少了,“约定”被饥饿打破。三个群落往往会同时下山觅食,这样便会出现打斗,“猴数众多”的红脸群落总会占上风,以致当这个群落在进食时,其他群落会远远地候着,这时,多布杰就会把其他猴群引往山谷,给它们喂食。这些猴子就像是多布杰的孩子,他实在不忍心看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挨饿。有时,多布杰还会抱起一只小猴子,亲手剥花生喂到它嘴里,那场景像极了一个父亲宠溺着自己心爱的子女。

       据多布杰介绍,藏酋猴的野性很大,沾染“人气”较重的猴子是无法融入猴群的。这方面,多布杰曾受到过“教训”。那是在十几年前,一只受伤的猴子被他带回家养了一年多后,试图回归猴群,却遭到严重排斥,并付出惨痛代价——这只猴子被撕扯的画面始终警醒着多布杰。

       当再一次,一只刚刚出生,还没有手掌大的幼猴被多布杰带回家时,它吃了三天的牛奶和煮豌豆就被放回,看似残忍的放逐让这只幼猴成功回到了群落。多年后,一只成年壮猴总会在多布杰脚边蹭衣索食。多布杰当然认得它就是自己当年救助过的那只脸特别红的小猴子。在甲噶东赞的2000多只藏酋猴中,只有这些红脸猴子拥有自己的藏语名字——“玛惹” ,翻译成汉语意为“小红”。

       人猴情未了

       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多布杰,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因为舍不得这份14年的感情。

       多布杰说与这些猴子相处与和人相处没有什么区别,它们同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样明白谁是对自己好的人。而猴子之间的相处更是无异于人类,同样有母子情深,有夫妻和睦,有朋友互助,当然也少不了争执与打斗。每一天,来到这些猴子的身边,多布杰感觉自己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小世界,可旁观可融入,精彩纷呈。

       在这世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情永远都不可能长久,多布杰多年来的付出,猴子们当然并非无动于衷,坦然享受。它们对于多布杰的依赖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14年了,他们早已成为难以分离的伙伴,每一天的相聚也成为改不掉的习惯。

       然而,多布杰也知道,已经65岁的自己以后会越来越没有精力去照顾这些猴子。多布杰早已有了继承人的盘算——他的大儿子次仁多杰成为他心中的首选。

       今年37岁的次仁多杰是比久村的村长,当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儿的时候,就经常跟随父亲来给猴子喂食。他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也能理解父亲对这些猴子的感情。如今,只要村上的工作不忙,他就会来到景区给父亲帮忙。

       父子俩的行动也影响到了次仁多杰的女儿尼玛卓玛。今年7岁的小卓玛在爷爷和爸爸的影响下,也特别喜欢那些猴子。她经常会缠着爷爷,要求跟着去景区喂猴子。猴子们跟小姑娘也一点儿都不生分,总是亲昵地直接从她手里抢东西吃。

       多布杰希望能把与猴子之间的这份单纯感情延续下去,儿子次仁多杰和孙女尼玛卓玛的表现让他无比欣慰。除此之外,一直以来,多布杰还有一个梦想:希望人与猴子能和谐相处,没有隔阂。

       但愿那一天不再遥远。

       (本文摘自《西藏人文地理》2012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