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求松 

       (1)

       求松,玉树囊谦人。

       在过去的六年里,他用行动,让我看到了发心正的力量。

       2010年4月,玉树地震。6月,带着藏族大学生的爱心款和祝福,我去了玉树,结识了求松。

       那时,求松创办的玉树本土公益机构——关爱生命协会,协助外来公益机构发放救灾物资、设立免费午餐点、免费医疗点,也办起了招收超龄失学青年的利民学堂。

2010年 利民学堂 学生 

       2010年,利民学堂,两三顶帐篷,四五个志愿者老师,十几个知识饥渴的学生。 

       2016年,利民学堂变成了利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00多,专职老师十几个。玉树州还批了5亩地建校,今年年底,学生们将搬进崭新的学校。

2016年 利民学堂 学生

       十月初,到玉树采访,去找求松老师。

       他带我看在建的新校舍:这是宿舍,四个人住;这是厕所,一个楼道两间;这是图书室,四周都是窗;……。

       我像个被原谅了的逃兵,跟在后面,只有发出赞叹声的脸面。

       (2)

       2010年7月,关爱生命协会正式成立。我被任命为协会秘书长。

       半年后,我回到学校,协会的事参与的越来越少。一年后,新的协会简介上,我被贬为了副秘书长。

       两年后,我从学校毕业,投简历找工作,忙碌为温饱,协会的事情啥也没顾上。那年关爱生命协会更名为利民协会,我也丢了副秘书长的职位。

关爱生命协会成立发布会

       就这样,过去6年,我看着求松老师带着一帮人,一寸一步往前挪。而我只在外围打转,像一个逃兵,但又逃不干净,心里总念着。

       2014年,去玉树采访,一个吃撑的夜晚,出门散步消食。

       在格萨尔雕塑下面,我与七八个威武的小伙子相对而行,到了跟前,我小心翼翼的让路。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壮小伙,停住,脱帽,喊着“老师好”,向我鞠躬。后面的几个也跟着脱帽,喊“老师好。”

       仔细一瞧,原来都是利民学堂的学生,5年前教过他们识汉字。现在都学得本事,找到了各自的活路。

       5年过去,满目疮痍的玉树,已经崭新鲜亮,但这帮跟我年龄相仿的人,还记得那个上课爱讲段子的老师。

       (3)

       2010年在玉树的时日,上午给学生上课,下午我就得跟着求松老师到处跑。

求松老师在给同学们上课

       跑政府部门,要钱要物要支持,求松老师不卑不亢,有什么说什么。跟着去的多了,我发现,不夸张不欺瞒的说,总能得到最实在的支持。

       跑公益机构,要钱要人要援助,求松老师坦坦荡荡,没什么有什么,一五一十的说,爱心机构的专业志愿者们,喜欢这种实在。

       跑学生家里,讲事说理送温暖,求松老师一副谈生意的样子,不可怜不谄媚,你的义务我的责任,说的清清楚楚。

       当时常看成功学书籍的我,一次雨后午夜,我跟求松老师说,你谈事不讲技巧,难成事。

       求松老师说,事情没有成和败,只有发心正不正。发心为人好,并付出实践,早晚能成。

       那时,我并不信。

       (4)

       2016年,在新校舍楼底,求松老师讲起自己拖欠施工老板的款项。因为建校资金全部来自爱心捐款,所以什么时候凑齐,谁都说不准。

近期 求松和阿若罗格

       很多朋友支招,这个借口可以拖半年,那个文件可以拖一年,这个问题可以拖两年……

       但最后,求松老师没听这些建议,老老实实的把情况告诉了老板。

       听当时在场的志愿者说,那一刻,老板愣了一下,他有点不敢相信这样的实在话。然后,思索片刻,欣然签了合同。

       回蓉路上,与蒋大林聊起这事,蒋说,毫无私欲的状态,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能打动人。

       与“神奇魅力”的观点不同,求松老师说,别人信你帮你,因为你的发心正。

       从2010年做公益开始,求松老师身边总是聚集着好人,把自己全部的能量,汇聚到了利民学堂。

       蒋大林说,一个人好无私欲时,身边的人,就不会与他计较什么,甚至会选择同行。

       (5)

       夜跑听《罗辑思维》,老罗讲第二次鸦片战争。讲到最末,老罗总结说,清政府输,不是因为实力悬殊,而是因为目标不明晰不确定,没有目标感。

       “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没有目标,全世界对你构成戕害。应急反应,永远都是在积累毒素,哪怕做对了。”

       我认同这个道理。

       换到求松老师的语态中,“目标感”就是“发心”。

       老罗说术,要有目标感。

       求松讲道,要坚定利他的目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