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援藏干部文良安散文集《心灵的高度》

衡量一本书有无社会意义,有无思想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艺术,而是取决于生活,取决于对生活的领悟。对生活理解越深,作品就越有力度。那些所谓“表现主义”或是“印象主义”的说法,都只是对艺术理解的个别符号,不足以代表或表现生活精彩的全部。只有经受得住时间和艺术恒久考验的作品,才会散发出重金属般的光泽。《心灵的高度》是一部将镜头对准西藏,以山南为地标,走上精神高地的大书。

作者文良安是湖南省委宣传部选派西藏,支援山南地区经济建设的干部。在他眼里,山南是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援手可及的湛蓝色的天空,和像哈达一样飘逸的白云,令人神往;连绵不绝的绿的山腰白的山尖,孕育着淳朴、豪爽、信奉六字真言的西藏同胞,令人赞叹。同时,山南经济、交通、信息的相对落后,又令人揪心。因此,他3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追求的是昂扬向上的精神。他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刻意放大落后面,一味地去披露所谓阴暗面。而是把西藏最健康最美好的一面,通过拙朴的笔触,智者的眼光,把自己的见闻、感悟和心血揉入其中,奉献给大家。让大家在慢慢的欣赏中,领悟西藏古老的文化和魅力。

作者把山南当作第二故乡,以透支生命、透支健康的大无畏勇气,克服语言障碍,深入藏区、熟悉藏民、以便更好地服务西藏。他用手触摸用脚踏用耳听用嘴尝,用全部的心身去体验西藏的生活,去解读一般人难于理解的文化图腾。在净化自己心灵的同时,倾尽全力弘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进而完善自我。他在《无悔的选择》中写道:“援藏真正给予我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于自我的发现和自我的塑造。”在《后记》中说:“高原升华了我的心灵,雪域重塑了我的坚韧”,只有“守住心灵的家园,攀越心灵的高度”,才能真正领悟爱生活、爱藏族同胞的“最幸福的真谛”。为此,他在作品中特辟《感悟人生真谛》一章,使《无悔的选择》、《心灵的高度》、《寂寞是一种美丽的境界》等记录心路历程的篇什,力透纸背。而这些篇什,正是作者走近藏区、走近辽阔;走近藏胞、走近佛风教雨后精神升华的高地。是心灵的真实写照。

品读西藏犹如品尝盛宴。作者对西藏独特的人文环境,独特的人文氛围、独特的人文景观,几乎是用心在诠释。他把全部的闲暇时间,以及闲暇之余全部的精力投入推介西藏的创作中。一年多时间,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一鼓作气写出30多万字,这确实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并且以这种独树一帜的文化服务,为我们打开一扇扇展示西藏的橱窗,吸引大众的眼球,愉悦大众的心灵,从而使更多的人,把更多的目光聚焦西藏。书中不仅有用心触摸的美丽:例如《直面大昭寺》、《我爱美丽的格桑花》、《走近雅鲁藏布江》、《探访贡布日神山》、《情系青藏线》等。甚至对西藏的一些“传奇”也进行了解秘:例如《雪域藏药》、《藏语文的魅力》、《高原虫草》、《多彩的哈达》、《五彩经幡的祝福》、《神秘的天葬》等。单看这些体现藏文化风物特点的标题,就具有解渴的吸引力。我认为,作者这种立意和写法的本身,就是对弘扬西藏文化的贡献。

山南的巨变,固然有山南全体人民自身的努力,但客观地说,确也浸透着大批援藏干部的心血。本书,作者不忘以行者的目光,去品读生活。他时而惜墨如金,时而浓墨重彩,或以光荣榜式的散板,或以长歌的形式,热情讴歌援藏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对这种挂一漏万的讴歌,我以为甚是必要。这批人和作者一样,不讲价钱,不计得失、甘于吃苦、甘于贡献,以工作的实绩,推进着山南地区的变化。他写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也写一起援藏的兄弟们,尤为可喜的是,他隆重推出了优秀援藏干部谭弘发、华学健、傅晓峰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读来确实感人。发掘这些典型,树立这些榜样,为这些默默奉献者树碑立传,这也体现了作者写作的过人之处。

行走是一本大书。毫无疑问,文良安是一名真正的行者。他凭着扎实的学养,饱满的激情,健康的体魄,敏锐的眼光,在品读生活的同时,发现了生活中的精髓,写出了行走的真境界。行者没有终点。占领一个高地,仅仅代表一段历程的结束。而新的征程又昭示我们:如果一开始就把脚步定位于思想的深层面,精神的更高处,那么,这种行走,将摆脱世俗的偏见,更加具有传承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