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研究人员今年冬季在拉萨林周县发现了2只鹬科鸟类——黑腹滨鹬,系西藏鸟类分布新记录种。这一新发现的相关文章也已刊登在《动物学杂志》上,文章第一作者为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工程师陈越。鸟类分布新记录种的发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记者进行了了解。

  初步推断为旅鸟

  途经拉萨河流域“歇脚”

  每年10月至来年4月,是拉萨河流域越冬水鸟的主要迁徙期,出于个人爱好,陈越和同事每年会在这个季节到拉萨周边的湿地观鸟。“本次发现黑腹滨鹬,也是周末观鸟时偶然发现的。”陈越告诉记者。

  今年入冬后,她们在拉萨市林周县卡孜乡海拔3805米的卡孜水库观鸟时,观察到了2只鹬科鸟类。“发现时,黑腹滨鹬于河边滩涂活动,周围有扇尾沙锥、凤头麦鸡和白腰草鹬。”陈越介绍,“这两只全身呈灰色,喙为黑色且嘴端下弯,有白色眉纹,背部呈灰色,腹部为白色;飞行时,腰为白色,尾羽两侧为白色;体长约20厘米,经鉴定为黑腹滨鹬。”

  黑腹滨鹬分类上隶属鸻形目鹬科滨鹬属,分布广泛,全球共计10个亚种,我国记载的有5个亚种。大部分种类雌雄羽色相似,但是冬羽与夏羽有区别。本次发现黑腹滨鹬时间属于非繁殖期,所以形态鉴别特征不明显。“由于黑腹滨鹬的亚种区分主要是根据繁殖期腹部黑斑等信息确定,这次发现是在其非繁殖期。再加上未采集DNA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这次发现的黑腹滨鹬亚种尚待进一步研究,其居留型初步推断为旅鸟。”陈越说。

  关于黑腹滨鹬的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保护级别,记者也作了了解,黑腹滨鹬多栖息于冻原、高原和平原地区的湖泊、河流、水塘、河口等水域岸边的附近沼泽与草地上,常成群活动于水边沙滩、泥地或水边浅水处。性活跃,善奔跑,常沿水边跑跑停停,飞行快而直。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等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为5-8月。属于 “三有动物”;IUCN红色名录为无危物种。

  据初步推断,这次发现的黑腹滨鹬为旅鸟,可能是在蒙古、西伯利亚等区域繁殖完成后,迁徙至印度过冬。途经拉萨河流域“歇脚”。

  林周区域

  是越冬迁徙鸟类的主要通道之一

  本次发现属于偶然发现,黑腹滨鹬在该区域具体的迁徙时间和迁徙地点,还有待更多的观察发现。陈越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对其加强一些关注,为今后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依据。”

  在拉萨林周县发现黑腹滨鹬分布新记录,意味着什么? 陈越表示:“在该区域发现黑腹滨鹬,对更新保护区物种名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林周区域是越冬迁徙鸟类的主要通道之一,是越冬水鸟迁徙期的主要停歇地和迁徙路线,未来,还会有更多其他在西藏未被记录的迁徙鸟类,在该区域陆续被发现。”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西藏科研人员和鸟类工作者的增加,西藏还是有很多类似的鸟类被发现,如:有科研人员在色林措发现了彩鹮,其他的还有豆雁、灰头麦鸡、绿鹭等,不过,鸟类的分布新记录种发现区主要还是集中在墨脱区域,雅江中游区域相对较少。

  业内专家建议,当地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该区域的重视,加强对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为越冬水鸟提供良好的越冬地和停歇地。